索引号 | 152900000000002/2024-02280 | 发布机构: | 阿拉善盟教育体育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部门文件 |
发文字号: | 阿教体发【2024】25号 | 成文时间: | 2024-09-18 |
公文时效: |
阿拉善盟教育体育局 阿拉善盟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阿拉善盟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布日期:2024-09-18 16:20
- 浏览次数:
各旗教体局、各区社事局(办),残疾人联合会:
为全面推动阿拉善盟特殊教育融合高质量发展,盟教体局、盟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研究制定了《阿拉善盟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阿拉善盟教育体育局 阿拉善盟残疾人联合会
2024年9月18日
阿拉善盟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教育部关于印发〈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教基〔2022〕4号)要求,扎实推进阿拉善盟“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计划顺利实施,全面推进我盟特殊教育普惠融合发展,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结合我盟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核心、阿拉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指导、送教上门为辅助、社会力量为补充,全面优化办学模式,完善课程体系,增强融合教育运行保障能力,提高融合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特殊教育办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评估,应随尽随。依据有关标准对残疾儿童少年身体状况、接受教育和适应学校学习生活能力进行全面规范评估,科学精准安置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特教班就读或送教上门。
(二)坚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树立尊重个体,尊重差异的理念,充分尊重融合教育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实施一人一策教育,实现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更好融入社会生活。
(三)坚持普特融合,提升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实现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全面推进融合教育。
(四)坚持普惠特惠,特教特办。加大支持特殊教育普惠性教育政策和阿拉善特殊教育学校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的力度。针对融合教育实际,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打破普特融合壁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保障融合教育深入实施。
三、主要任务
(一)体制机制建设
1.完善融合教育议事制度。各旗区教体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协调卫健、残联、民政等部门,进一步建立完善融合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融合教育发展支持政策,完善融合教育运行保障体系。
2.优化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各旗区要进一步优化本地区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适时评估本地区特殊儿童身心缺陷程度和认知能力,建议接受教育形式,科学合理安置特殊儿童入学、入园、入托。
3.建立特殊学生评价体系。阿拉善特殊教育学校要依据《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在2024年底前制定《学生评价手册》,根据学生障碍程度、认知能力水平,探究符合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实际的教学评价标准,实施个别化教育评价,激发学生发展潜能和个性特长,促进特殊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加快推进实现资源共享。阿左旗教体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残联、民政、卫健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围绕体育设施设备、教学与训练资源、课程与活动、信息与服务等方面,积极推进阿拉善特殊教育学校综合服务中心资源共享整合工作,努力将综合服务中心打造为残疾人文艺基地和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全盟残疾学生和残疾人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和康复服务。
(二)资源中心建设
1.强化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建好用好阿拉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依托阿拉善特殊教育学校核心力量,配备专业骨干力量,明确工作职责,发挥主导职能,深入全面开展知识理论宣传普及、教师培训、资源开发、教学研究、教学评价、巡回指导等工作,为普通学校和家长提供科学指导和专业咨询服务。
2.科学建立融合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国家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和统一教材要求,针对特殊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特点,科学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不断提高随班就读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优化融合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加强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教育,建立“康教一体”特殊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高特殊儿童少年教育和康复水平。阿拉善特殊教育学校要深入推进国家特殊教育课程校本化,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教具,并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医疗机构康复等方式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实现一体化育人目标。
(三)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
各旗区要加强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建有资源教室的学校要进一步提升资源教室的使用率和使用质量,充分利用资源教室对特殊学生开展个别辅导、心理咨询、康复训练等服务。阿拉善特殊教育学校要对普通学校建设资源教室提供指导,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特殊的学习资源和技术,充分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确保特殊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校各类校园活动。
(四)融合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1.强化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师培育。阿拉善左旗教体行政部门要积极培养融合教育和送教上门“种子”教师,负责全盟融合教育和送教上门巡回指导。安排有特殊学生的普通学校教师到阿拉善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跟岗学习,熟悉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和个别化指导方法,为指导随班就读教师、教学、巡回指导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拓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方式。充分依托“国培计划”和地方各类教师培训项目,探索特殊教育教师医教结合、康教结合培训制度。研究学习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开展特殊教育、康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3.促进送教上门教师队伍建设。送教上门队伍要以巡回指导专家组为指导,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骨干,以热心特殊教育事业的志愿者为补充。阿拉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要制定送教上门志愿者选拔标准和培训标准,发展志愿者参与送教上门工作,并积极做好志愿者培训工作。
(五)融合教育试点培育
根据残疾儿童少年分布、残疾类型和教育需求,积极探索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融合教育方式,努力培育融合试点学校(附件1),以实验校引领全盟融合教育发展,建立长效教育合作机制,逐步形成我盟特色融合教育模式,为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探索提供有力支撑。
四、随班就读指导工作安排
(一)第一阶段摸底排查(2024年9月--2025年1月)。阿拉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通过发放调查表、座谈、访问等形式、对全盟各中小学随班就读情况进行摸底调研,充分了解各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情况。各中小学要与2025年4月底前将特殊儿童少年基本情况调查表(附件2)报阿拉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联系人:刘豪,联系电话13948000303,邮箱:59146471@qq.com),资源中心将根据调查情况为随班就读学生建立档案。
(二)第二阶段筛查评估鉴定(2025年3月--2026年1月)。阿拉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的态度组织专任教师或聘请专家对在册随班就读学生完善筛查、评估、鉴定等工作,并根据残疾儿童身体状况、接受教育和适应学校学习生活能力,提出适宜安置意见,采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一人一案”适宜安置每一名残疾儿童。
(三)第三阶段建档立制(2026年3月--2028年1月)。阿拉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指导随班就读学校建立健全各种档案和各项规章制度,使随班就读工作有“制”可循,有“度”可依,全面保障随班就读工作的一致性和延续性。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旗区要高度重视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工作,结合《阿拉善盟“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抓实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建立健全融合教育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进一步落实教育、民政、卫生、残联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精准施策,特色发展,共同推动融合教育工作,提升融合教育服务质量。
(二)加大宣传引导。各旗区教育、残联部门和各有关学校要通过门户网站、官方微信等媒介,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融合教育宣传工作,营造支持融合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督导评价。完善特殊教育督导,将融合教育实施成效情况纳入开学工作检查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和责任督学要将融合教育纳入督导范围,开展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
附件:1.阿拉善盟融合试点学校名单
2.阿拉善盟特殊儿童少年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件1
阿拉善盟融合试点学校名单
序号 | 旗区 | 学段 | 学校名 |
1 | 阿拉善左旗 | 幼儿园 | 阿拉善左旗第四幼儿园 |
2 | 小学 | 阿拉善左旗第五小学 | |
3 | 初中 | 阿拉善左旗第九中学 | |
4 | 九年一贯制 | 阿左旗第五中学 | |
5 | 阿拉善右旗 | 小学 | 阿拉善右旗直属完全小学 |
6 | 额济纳旗 | 完全中学 | 额济纳旗中学 |
7 | 高新区 | 小学 | 高新区第二小学 |
8 | 孪井滩 | 九年一贯制 | 阿拉善孪井滩学校 |
附件2
阿拉善盟特殊儿童少年基本情况调查表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照片 | |||
残疾类别 | 残疾程度 | 致残原因 | ||||
家庭住址 | 联系电话 | |||||
家庭主要成员 | 家庭成员姓名 | 与学生关系 | 文化程度 | 职业 | 教养态度 | |
随班就读学生个人情况 | 从语言、智力、生活自理、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缺陷等方面如实表述 |
文件下载:阿拉善盟教育体育局阿拉善盟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阿拉善盟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