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52900000000000/2018-00237 | 发布机构: |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盟本级 |
发文字号: | 成文时间: | 2018-11-15 16:02:00 | |
公文时效: |
《阿拉善盟“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方案》释读
- 发布日期:2018-11-15 16:02
- 浏览次数:
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到“互联网+政务服务”,强调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互联网+”首次加到了政府服务上,说明我国政府职能正向着服务型转变。“互联网+”进政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采集、信息监控等技术手段上的创新创意,信息通过互联网被采集、输送,大大舒缓信息传递的资金、人力、时间成本。二是“互联网+政务服务”概念,体现了简政放权中放管结合的理念,让政府的服务功能得到提高。
2016年9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作出总体部署。要求在2017年底前,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底前,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建成覆盖全国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让政府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2018年7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入“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18〕46号),要求各地区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将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列入重点督查内容,全面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打造利企便民的“网上政府”,让办事群众在推进“放管服”改革进程中感受到更多获得感。
8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就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以下简称“放管服”改革),提升审批服务便民化水平,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入“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18〕46号)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盟行署制定了《阿拉善盟“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方案》。要求我盟各级政府、各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和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全盟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一网),线下“只进一扇门”(一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一次),着力解决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切实增强政府治理能力和公信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文件链接: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阿拉善盟“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