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风景变“丰”景 千亩葵花迎丰收
- 发布日期:2025-09-12 16:17
- 浏览次数:
- 朗读
初秋时节,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的千亩葵花田迎来丰收季,连片的向日葵褪去青涩,缀满“金盘”,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图景,种植户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奏响秋日“丰收曲”。
走进嘉尔嘎勒赛汉镇科森嘎查种植户李卫的葵花地里,一株株向日葵长势喜人,硕大的花盘沉甸甸地低垂着,饱满的葵花籽紧紧相拥,自动化采收机械在田间来回穿梭,所到之处,葵花盘被精准收割,经过脱粒、筛选等工序,饱满的葵花籽源源不断地被装进袋子,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大大提高采收效率。
嘉尔嘎勒赛汉镇科森嘎查种植户李卫说:“我今年种植2000亩葵花,选用183品种。这个品种葵花颗粒较大,子粒饱满,经过插盘、晾晒、脱粒后,准备发往河北进行加工销售,每亩产量大约在500斤左右。”
葵花生长周期较短、适应性强,具有耐旱、耐盐碱等特点,示范区独特的地理和光热条件,以及完善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种植出的葵花籽粒饱满且色泽亮丽,备受市场青睐。如今,葵花已成为示范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力军,通过持续引导农户科学种植,在统一肥水管理、病虫防治、技术指导、机械作业的前提下,邀请农业技术员及专业人员定期给予指导,助力种植户持续提高种植水平,消除其后顾之忧。
嘉尔嘎勒赛汉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有彪说:“今年,示范区种植葵花大约9000亩,当前葵花的采收工作已陆续展开,预计整个采收工作将持续到九月中旬。我们通过科学种植引导,农业技术员定期指导,教实操、教机械,不仅帮大家提升种植水平,更让农民掌握真本事,打消“种不好、收不顺”的顾虑。”
近年来,示范区锚定乡村振兴目标,以产业结构优化为主线,深化政策引导与资源保障,在严守粮食安全底线的前提下,通过强化项目布局与资金扶持,积极引导农民转向高产高效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并大力推动良种、良法、良机深度融合,持续扩大优质品种与先进农技的推广应用范围,让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成果实实在在惠及群众。
编辑:李彬荷 伊德尔信息来源:示范区融媒体中心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风景变“丰”景 千亩葵花迎丰收- 发布时间:2025-09-12 16:17
- 来源:示范区融媒体中心
初秋时节,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的千亩葵花田迎来丰收季,连片的向日葵褪去青涩,缀满“金盘”,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图景,种植户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奏响秋日“丰收曲”。
走进嘉尔嘎勒赛汉镇科森嘎查种植户李卫的葵花地里,一株株向日葵长势喜人,硕大的花盘沉甸甸地低垂着,饱满的葵花籽紧紧相拥,自动化采收机械在田间来回穿梭,所到之处,葵花盘被精准收割,经过脱粒、筛选等工序,饱满的葵花籽源源不断地被装进袋子,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大大提高采收效率。
嘉尔嘎勒赛汉镇科森嘎查种植户李卫说:“我今年种植2000亩葵花,选用183品种。这个品种葵花颗粒较大,子粒饱满,经过插盘、晾晒、脱粒后,准备发往河北进行加工销售,每亩产量大约在500斤左右。”
葵花生长周期较短、适应性强,具有耐旱、耐盐碱等特点,示范区独特的地理和光热条件,以及完善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种植出的葵花籽粒饱满且色泽亮丽,备受市场青睐。如今,葵花已成为示范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力军,通过持续引导农户科学种植,在统一肥水管理、病虫防治、技术指导、机械作业的前提下,邀请农业技术员及专业人员定期给予指导,助力种植户持续提高种植水平,消除其后顾之忧。
嘉尔嘎勒赛汉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有彪说:“今年,示范区种植葵花大约9000亩,当前葵花的采收工作已陆续展开,预计整个采收工作将持续到九月中旬。我们通过科学种植引导,农业技术员定期指导,教实操、教机械,不仅帮大家提升种植水平,更让农民掌握真本事,打消“种不好、收不顺”的顾虑。”
近年来,示范区锚定乡村振兴目标,以产业结构优化为主线,深化政策引导与资源保障,在严守粮食安全底线的前提下,通过强化项目布局与资金扶持,积极引导农民转向高产高效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并大力推动良种、良法、良机深度融合,持续扩大优质品种与先进农技的推广应用范围,让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成果实实在在惠及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