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多维发力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走深走实
- 发布日期:2025-09-12 11:36
- 浏览次数:
- 朗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紧盯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的目标要求,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以第42个全盟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为契机,紧紧围绕“融铸北疆、齐心向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主题,通过广泛动员、全域覆盖、上下联动,采取多维发力的方式,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组织领导,汇聚民族发展“源动力”。示范区把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示范区党工委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政治共识。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列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干部教育和“三会一课”等学习活动,共开展16场次,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深化宣传教育,夯实民族团结“引领力”。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期间,机关单位、政务大厅、沿街商铺等通过电子屏、横幅、海报展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营造人人参与、同频共振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电子屏滚动展示60余小时,悬挂横幅、发放海报、宣传资料等200余份。依托微信公众号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等4个专栏,发布政策解读及新闻报道30余条,进一步引导辖区各族群众了解民族知识和民族政策,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创新宣讲方式、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 组织理论宣讲团成员、红石榴志愿服务队,深入企业、学校、个体工商户、社区开展12场次宣讲,以“群众走到哪,宣讲触角就伸到哪”为宣传理念,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讲好“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用“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等感人至深的历史佳话,引导各族群众在共居共乐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农牧区常开长盛,凝聚起同心向党的强大合力。
抓实青少年教育,培育民族团结“新动力”。阿拉善孪井滩学校、示范区幼儿园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工作,以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为榜样教材,用讲“身边人、身边事”的方式,利用“开学第一课”“民俗课堂”、主题班(队)会等共18课时,开展思政课程,在青少年的心中埋下民族团结、爱国奉献的种子,进一步激发他们维护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编辑:陶格斯信息来源:示范区党群工作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多维发力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5-09-12 11:36
- 来源:示范区党群工作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紧盯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的目标要求,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以第42个全盟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为契机,紧紧围绕“融铸北疆、齐心向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主题,通过广泛动员、全域覆盖、上下联动,采取多维发力的方式,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组织领导,汇聚民族发展“源动力”。示范区把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示范区党工委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政治共识。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列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干部教育和“三会一课”等学习活动,共开展16场次,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深化宣传教育,夯实民族团结“引领力”。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期间,机关单位、政务大厅、沿街商铺等通过电子屏、横幅、海报展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营造人人参与、同频共振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电子屏滚动展示60余小时,悬挂横幅、发放海报、宣传资料等200余份。依托微信公众号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等4个专栏,发布政策解读及新闻报道30余条,进一步引导辖区各族群众了解民族知识和民族政策,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创新宣讲方式、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 组织理论宣讲团成员、红石榴志愿服务队,深入企业、学校、个体工商户、社区开展12场次宣讲,以“群众走到哪,宣讲触角就伸到哪”为宣传理念,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讲好“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用“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等感人至深的历史佳话,引导各族群众在共居共乐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农牧区常开长盛,凝聚起同心向党的强大合力。
抓实青少年教育,培育民族团结“新动力”。阿拉善孪井滩学校、示范区幼儿园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工作,以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为榜样教材,用讲“身边人、身边事”的方式,利用“开学第一课”“民俗课堂”、主题班(队)会等共18课时,开展思政课程,在青少年的心中埋下民族团结、爱国奉献的种子,进一步激发他们维护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