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52900000000014/2025-01417 | 发布机构: | 阿拉善盟水务局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文字号: | 成文时间: | 2025-08-14 | |
公文时效: |
关于对阿拉善盟十届五次会议提案第0078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日期:2025-08-14 10:42
- 浏览次数:
盟政协环境资源界别委员:
一、办理基本情况
阿拉善盟林草局、水务局积极推进提案办理,依托全国、全区防沙治沙规划和“三北”工程六期规划,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巩固提升生态修复和治理成效,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实施“双重”“三北”等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推动防沙治沙从“单要素”向“全要素”治理转变,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二、办理结果清单
建议一:坚持量水而行、以水定林
1.本年度完成事项:盟水务局联合林草、住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制定印发《阿拉善盟“以水定绿”实施方案》,明确了以水定绿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严格落实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审查批复《阿拉善盟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确保规划符合全盟水资源承载能力。针对干旱缺水的实际,根据水资源分区分类施策,按照“以水定林、量水而行”的原则进行植被修复和恢复建设。
2.本年度推动工作:制定印发《阿拉善盟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推进阿拉善盟节水行动,将推进生态节水纳入重点行动,坚持以水定绿,推进国土、城镇绿化节水。充分考虑水分平衡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在优先保护好现有植被的情况下,科学选用适宜本地区耐旱耐寒耐盐碱的梭梭、沙拐枣、花棒、柽柳等乡土沙生植物种,推行低密度近自然造林。全面落实节水优先措施,严格执行《内蒙古自治区行业用水定额标准》(DB15/T385-2020),科学合理设计植被初始密度,进一步优化灌溉定额及供水方式,优先采用滴灌、穴灌等节水技术,确保乔木、灌木及人工种草灌溉定额分别控制在20-70m3/亩、15-30m3/亩、10-20m3/亩以内,并充分挖掘节水潜力。
建议二:全力保障基本生态用水
1.本年度完成事项:积极争取黄河生态补水指标,2024—2025调度年争取到黄河生态补水指标2800万立方米,并分配到阿拉善高新区、孪井滩示范区、乌兰布和示范区。
2.本年度推动工作:积极对接黄委、自治区水利厅,争取在“八七”分水方案调整时为我盟增加用水指标。协调住建部门推进全盟四个城镇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充分利用雨洪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
建议三:合理配置利用地下水资源
1.本年度完成事项:立足水资源约束底线,以“节水优先、量水而行”为原则,系统推进地下水资源科学配置与高效利用,推广保水剂等节水技术,动态调整灌溉方案,尤其在枯水年或灌溉期结束后,严守用水总量约束,将全盟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管控指标内,保障治沙成效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荒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安全”样板。
2.本年度推动工作:严格地下水利用总量和用途管控,以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科学配置生态用水,适度有序绿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科学配置林草,推进节水绿化,避免超量取用地下水的生态治理模式,确保2025年全盟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2.58亿立方米以内。
建议四:大力发展节水林业和雨养林业。
1.本年度完成事项:筛选培育梭梭、花棒等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提升苗木成活率,推广“低密度+混交林”模式,减少水分竞争。规划期内(2025—2030年),阿拉善左旗(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总需水量严格控制在核定范围内,地下水补充灌溉量须符合地下水管控指标要求,确保不超区域总量红线。
2.本年度推动工作:在中度退化区域实施“封育”模式,通过围栏封禁、补播乡土草种,逐步提升植被覆盖度。重度沙化区采用“工程固沙+人工种草”综合治理模式,铺设草方格同步种植耐旱先锋植物,有效固沙的同时拦截雨水,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墒情,从粗放灌溉转变为精细节水,通过“雨养+节水”模式助力绿进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