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旗区新闻

阿拉善左旗司法局:以司法监督之盾,筑牢政务诚信之基

依法行政是建设诚信政府的基础。阿拉善左旗司法局着眼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抓手,着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升基层行政执法质效,努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夯实政务诚信根基。

聚焦方式创新,打造智慧赋能“新引擎”。着眼完善“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持续将各行政执法部门监管领域中常见、高频行政检查事项纳入“综合查一次”清单,动态梳理公布“综合查一次”场景43个,检查企业94家,检查问题19个,整改完成15个。落实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坚持处罚和教育相结合、刚性手段和柔性手段并用,建立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四张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推广应用引导、示范、教育、劝告等非强制性行政执法方式。创新涉企行政执法方式,在行政执法中引入柔性的行政指导手段,推广“监督+服务”模式,实现常态化监督,使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成为促进政企互动、激发市场活力的新引擎。

聚焦清单编制,划清权力责任“边界线”。积极组织各行政执法部门编制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和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通过采取联合执法、书面核查、信息共享、智慧监管等方式,合理确定行政检查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按要求向社会公布“两张清单”,接受企业和社会监督,切实把国务院“五个严禁”“八个不得”要求落到实处。全面推广应用“扫码入企”,凡进入市场主体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均需扫码入企,实现“入企必亮码、码外无检查”,以严格规范的执法约束为企业松绑减负,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聚焦事后监督,筑牢执法质量“防火墙”。严格把好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关”,创新案卷评查方式,强化案卷评查效果带动作用及结果运用,做好案卷评查后“半篇文章”。采取“自查自纠+集中评查”的方式,分批次、分领域组织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本级涉企检查多、执法任务重、执法频次高的行政执法部门涉企案卷进行抽查,及时发现、整改涉企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同时通过对各行政执法部门备案的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材料进行合法性审查,加强事后执法监督,避免出现运动式执法、过度执法、趋利执法等涉企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不断提升行政执法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聚焦个案监督,激活监督整改“催化剂”。着重加强个案监督,持续推进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案件进行监督。一方面着眼人民法院、检察院、信访局在司法审判、非诉执行、检察监督、公益诉讼和办理信访案件的过程中,发现的涉企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及时组织相关执法部门进行整改。另一方面着眼近三年来涉及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政复议纠错案件、行政诉讼败诉案件,组织各行政执法部门进行梳理,检查是否存在涉企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并对已整改问题进行回头看。制发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督办函22份,督促行政机关规范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通过个案监督指导,实现“监督一案、规范一片、治理一行”。


聚焦体系建设,夯实行政执法“全链条”。大力推进四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全旗11个苏木镇司法所全部承担辖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加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牌子,明确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内容、方式和工作要求,司法所配备行政执法监督人员36名,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推动行政执法监督向基层延伸。着眼社会力量参与,切实拓宽监督渠道,选聘59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设立10个涉企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聘任10名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员参与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健全执法协调配合机制,着力加强苏木镇与旗级行业主管部门工作会商,推动苏木镇与旗级执法机构职能互补、无缝对接。

信息来源:驼乡发布
首页
>要闻动态>旗区新闻
阿拉善左旗司法局:以司法监督之盾,筑牢政务诚信之基

依法行政是建设诚信政府的基础。阿拉善左旗司法局着眼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抓手,着力提高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升基层行政执法质效,努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夯实政务诚信根基。

聚焦方式创新,打造智慧赋能“新引擎”。着眼完善“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持续将各行政执法部门监管领域中常见、高频行政检查事项纳入“综合查一次”清单,动态梳理公布“综合查一次”场景43个,检查企业94家,检查问题19个,整改完成15个。落实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坚持处罚和教育相结合、刚性手段和柔性手段并用,建立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四张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推广应用引导、示范、教育、劝告等非强制性行政执法方式。创新涉企行政执法方式,在行政执法中引入柔性的行政指导手段,推广“监督+服务”模式,实现常态化监督,使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成为促进政企互动、激发市场活力的新引擎。

聚焦清单编制,划清权力责任“边界线”。积极组织各行政执法部门编制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和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通过采取联合执法、书面核查、信息共享、智慧监管等方式,合理确定行政检查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按要求向社会公布“两张清单”,接受企业和社会监督,切实把国务院“五个严禁”“八个不得”要求落到实处。全面推广应用“扫码入企”,凡进入市场主体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均需扫码入企,实现“入企必亮码、码外无检查”,以严格规范的执法约束为企业松绑减负,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聚焦事后监督,筑牢执法质量“防火墙”。严格把好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关”,创新案卷评查方式,强化案卷评查效果带动作用及结果运用,做好案卷评查后“半篇文章”。采取“自查自纠+集中评查”的方式,分批次、分领域组织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本级涉企检查多、执法任务重、执法频次高的行政执法部门涉企案卷进行抽查,及时发现、整改涉企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同时通过对各行政执法部门备案的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材料进行合法性审查,加强事后执法监督,避免出现运动式执法、过度执法、趋利执法等涉企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不断提升行政执法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聚焦个案监督,激活监督整改“催化剂”。着重加强个案监督,持续推进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案件进行监督。一方面着眼人民法院、检察院、信访局在司法审判、非诉执行、检察监督、公益诉讼和办理信访案件的过程中,发现的涉企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及时组织相关执法部门进行整改。另一方面着眼近三年来涉及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政复议纠错案件、行政诉讼败诉案件,组织各行政执法部门进行梳理,检查是否存在涉企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并对已整改问题进行回头看。制发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督办函22份,督促行政机关规范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通过个案监督指导,实现“监督一案、规范一片、治理一行”。


聚焦体系建设,夯实行政执法“全链条”。大力推进四级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全旗11个苏木镇司法所全部承担辖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加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牌子,明确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内容、方式和工作要求,司法所配备行政执法监督人员36名,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推动行政执法监督向基层延伸。着眼社会力量参与,切实拓宽监督渠道,选聘59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设立10个涉企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聘任10名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员参与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健全执法协调配合机制,着力加强苏木镇与旗级行业主管部门工作会商,推动苏木镇与旗级执法机构职能互补、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