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公开 > 政协提案
索引号 1115290001176345XJ/2024-02323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4-09-30
公文时效:

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关于对阿拉善盟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0023号提案的答复 (B)

布因敖其尔委员:

您提出“关于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更好地展示阿拉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的建议”提案已收悉并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该提案深刻把握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对于感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现答复如下:

一、坚持守正创新,注入旅游新内涵

一是全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A级旅游景区规划建设、活动策划组织、展览展示、导游解说、旅游演艺等各方面,全面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集中展现以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四个与共”更加深入人心。二是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深入挖掘和整理阿拉善盟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遗址遗迹、活态遗产等,全面推进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漠胡杨 北疆热土——阿拉善通史陈列”被评为2022年度自治区陈列展览优秀奖。“大漠史刻 东西互鉴——阿拉善岩画专题展”入选2023年自治区主题展览项目推介名单。“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多彩阿拉善——民俗文物展”,走进北京、上海、甘肃、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市自治区巡展41站。推动居延遗址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参观游览备案,“‘牍’懂丝路历史文化游径”“探寻大漠遗珍历史文化游径”2条游径入选自治区首批“读历史 游北疆”文物主题游径。三是全面推广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打造更多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旅游休闲街区、文化场馆、展览陈列、旅游讲解、文旅活动、文艺演出和旅游宣传中,通过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全面构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视觉表达体系,着力提升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国家形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旅游成为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成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四是全面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规范文旅从业人员服务用语,提高民族理论政策水平,引导各族群众相互欣赏,相互理解,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阿拉善故事。编撰出版《阿拉善历史文化丛书》《大地密码》,制作“10度之间——阿拉善文物视角”等反映阿拉善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悠久历史和深厚情感的精品出版物、宣传视频,“沙力搏尔式摔跤”项目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保护实践案例,推动“阿拉善年俗”登上央视《走遍中国》栏目,与宁夏新闻广播合作开展“跨越贺兰山”大型融媒体文旅直播,打造“苍天般的阿拉善”高铁冠名专列,打造“大漠印记”“戍边夫妻警务室”“守边额吉”等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文艺精品。

二、坚持市场导向,发展旅游新业态

一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充分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将红色教育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丰富红色旅游体验,使红色旅游成为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等业态相融合。积极打造全国航天文旅融合示范基地--“东风航天城航天文旅融合示范区”,培育阿拉善盟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展示教育等一批党性教育研学基地,培养一支优秀的“五好”红色讲解员队伍。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有机融合,使红色旅游成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各民族群众爱国主义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新业态。二是创新发展民族研学旅游。通过研学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等活动,让各民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领悟中华文化、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识。充分发掘博物馆、非遗馆资源,推出“汉·韵——居延汉简墨写体验”“岩·艺——彩绘岩画拓印体验”“我眼中的中国”等社教活动,推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非遗馆参与学生研学实践活动,让各民族中小学生在研学实践中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导各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充分利用阿拉善的沙漠、胡杨、航天、居延、山脉等优势资源与厚重文化,支持和指导少数民族聚居区及边境地区大力发展沙漠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康养旅游、边境旅游等,推进各类特色旅游转型升级,由一般性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康养并重发展,全面推进旅游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持续打造英雄会、沙漠文化旅游、胡杨、那达慕、阿拉善玉·观赏石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旅游活动;持续推动阿拉善骆驼生态文化保护区创建,促进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胡杨林旅游区、定远营古城旅游区成功入选自治区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额济纳旗巴彦陶来苏木吉日嘎郎图嘎查入选首批自治区级非遗特色村镇,阿拉善左旗和硕特民俗文化街、阿拉善右旗雅布赖路非遗街区入选首批自治区级非遗特色街区。四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深入挖掘和利用阿拉善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各类文化遗产,鼓励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完善旅游商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建设,推出“阿拉善礼物”产品,设立“阿拉善礼物”文化旅游商品品牌店。

三、加强组织保障,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局牵头成立了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协调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总结推广等,定期研究、及时解决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各旗区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各类文旅消费政策,在发放旅游惠民消费卡券、开通旅游专线、专列、包机、包车、自驾车、旅行团、景区门票减免优惠等方面研究出台具体实用的措施,促进文旅服务业消费振兴。充分发挥、调动旅行社积极作用,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各民族游客到阿拉善感受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三是提供人才支撑。加强文旅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组织文博人才参加自治区考古培训,通过国家、自治区、盟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加强传承人培养和提高。四是加强调研指导。指导各旗区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培树各类示范典型,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总结和推广好做法好经验。

再次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赵丹丹

联系电话:0483-8338511/18704838563


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4年9月30日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 文物科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公开>政协提案
索引号 1115290001176345XJ/2024-02323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4-09-30
公文时效:
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关于对阿拉善盟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0023号提案的答复 (B)

布因敖其尔委员:

您提出“关于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中更好地展示阿拉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的建议”提案已收悉并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该提案深刻把握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对于感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现答复如下:

一、坚持守正创新,注入旅游新内涵

一是全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A级旅游景区规划建设、活动策划组织、展览展示、导游解说、旅游演艺等各方面,全面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集中展现以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四个与共”更加深入人心。二是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深入挖掘和整理阿拉善盟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遗址遗迹、活态遗产等,全面推进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漠胡杨 北疆热土——阿拉善通史陈列”被评为2022年度自治区陈列展览优秀奖。“大漠史刻 东西互鉴——阿拉善岩画专题展”入选2023年自治区主题展览项目推介名单。“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多彩阿拉善——民俗文物展”,走进北京、上海、甘肃、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市自治区巡展41站。推动居延遗址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参观游览备案,“‘牍’懂丝路历史文化游径”“探寻大漠遗珍历史文化游径”2条游径入选自治区首批“读历史 游北疆”文物主题游径。三是全面推广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打造更多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旅游休闲街区、文化场馆、展览陈列、旅游讲解、文旅活动、文艺演出和旅游宣传中,通过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全面构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视觉表达体系,着力提升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国家形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旅游成为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成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四是全面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规范文旅从业人员服务用语,提高民族理论政策水平,引导各族群众相互欣赏,相互理解,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阿拉善故事。编撰出版《阿拉善历史文化丛书》《大地密码》,制作“10度之间——阿拉善文物视角”等反映阿拉善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悠久历史和深厚情感的精品出版物、宣传视频,“沙力搏尔式摔跤”项目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保护实践案例,推动“阿拉善年俗”登上央视《走遍中国》栏目,与宁夏新闻广播合作开展“跨越贺兰山”大型融媒体文旅直播,打造“苍天般的阿拉善”高铁冠名专列,打造“大漠印记”“戍边夫妻警务室”“守边额吉”等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文艺精品。

二、坚持市场导向,发展旅游新业态

一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充分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将红色教育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丰富红色旅游体验,使红色旅游成为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等业态相融合。积极打造全国航天文旅融合示范基地--“东风航天城航天文旅融合示范区”,培育阿拉善盟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展示教育等一批党性教育研学基地,培养一支优秀的“五好”红色讲解员队伍。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有机融合,使红色旅游成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各民族群众爱国主义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新业态。二是创新发展民族研学旅游。通过研学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等活动,让各民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领悟中华文化、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识。充分发掘博物馆、非遗馆资源,推出“汉·韵——居延汉简墨写体验”“岩·艺——彩绘岩画拓印体验”“我眼中的中国”等社教活动,推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非遗馆参与学生研学实践活动,让各民族中小学生在研学实践中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导各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充分利用阿拉善的沙漠、胡杨、航天、居延、山脉等优势资源与厚重文化,支持和指导少数民族聚居区及边境地区大力发展沙漠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康养旅游、边境旅游等,推进各类特色旅游转型升级,由一般性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康养并重发展,全面推进旅游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持续打造英雄会、沙漠文化旅游、胡杨、那达慕、阿拉善玉·观赏石文化旅游节等品牌旅游活动;持续推动阿拉善骆驼生态文化保护区创建,促进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胡杨林旅游区、定远营古城旅游区成功入选自治区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额济纳旗巴彦陶来苏木吉日嘎郎图嘎查入选首批自治区级非遗特色村镇,阿拉善左旗和硕特民俗文化街、阿拉善右旗雅布赖路非遗街区入选首批自治区级非遗特色街区。四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深入挖掘和利用阿拉善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各类文化遗产,鼓励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完善旅游商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建设,推出“阿拉善礼物”产品,设立“阿拉善礼物”文化旅游商品品牌店。

三、加强组织保障,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局牵头成立了由相关部门组成的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协调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总结推广等,定期研究、及时解决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各旗区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各类文旅消费政策,在发放旅游惠民消费卡券、开通旅游专线、专列、包机、包车、自驾车、旅行团、景区门票减免优惠等方面研究出台具体实用的措施,促进文旅服务业消费振兴。充分发挥、调动旅行社积极作用,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各民族游客到阿拉善感受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三是提供人才支撑。加强文旅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组织文博人才参加自治区考古培训,通过国家、自治区、盟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加强传承人培养和提高。四是加强调研指导。指导各旗区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培树各类示范典型,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总结和推广好做法好经验。

再次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 系 人:赵丹丹

联系电话:0483-8338511/18704838563


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4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