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生产安全
索引号 152900000000019/2023-02765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应急管理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生产安全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3-08-11
公文时效:

阿拉善盟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阿拉善盟非煤矿山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旗区应急管理局:

现将阿拉善盟非煤矿山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辖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阿拉善盟非煤矿山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

智能化“四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阿拉善盟应急管理局   

                                              2023年8月11日

 

 

 

 

 

阿拉善盟非煤矿山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为提升全非煤矿山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以下简称“四化”建设水平结合我盟非煤矿山开采条件复杂、风险隐患、安全管理难度大、多资源共生等安全生产特点,在矿山已有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试点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网络、边缘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在非煤矿山行业领域的应用,建设本质安全、资源集约、绿色高效的非煤矿山,逐步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信息化少人、智能化无人目标,推动全非煤矿山安全高质量发展,努力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技术工艺创新,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机械设备,大力推动“四化”水平提升,以机械化推进自动化,以信息化带动智能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面提升非煤矿山本质安全水平,全力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为全盟经济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企业为主、合力推动的原则。“四化”试点建设以矿山企业自主投资建设为主,应急管理部门加强引导推动,工业和信息化等相关部门给予项目支持,地方政府强化政策倾斜,合力推动试点企业“四化”水平提升。

(二)坚持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原则。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设一批“四化”试点矿山企业,总结试点建设经验,以试点企业引路,逐步全面推广,实现全非煤矿山企业“四化”水平整体提升。

(三)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充分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强考察调研和技术论证,强化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开展“四化”试点建设。

三、工作目标

(一)地下矿山5G网络覆盖地面及井下主要生产作业地点,“六大系统”实现优化升级,新改扩建矿山严禁使用插爪式斜井人车,单次提升超过 9人的,严禁使用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在用插爪式斜井人车和单次提升超过 9人的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期淘汰。加快中小型矿山机械化建设步伐,在地下矿山大力推广使用凿岩台车、铲运机、撬毛机等机械设备,不断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新建井深超过 800 米或生产规模在 30万吨/年以上的地下矿山必须采用机械化撬毛作业。通风、提升、放矿、排水、压风、供电系统实现无人值守,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同时下井作业人数降低30%以上。

(二)露天矿山穿孔、铲装实现机械化作业,皮带运输实现自动化远程控制,装药、爆破实现减人作业在重点非煤矿山的地面关键部位安装高清摄像机和图像智能分析设备,实时监控重点非煤矿山生产、停产和安全状态,分析研判重点非煤矿山是否存在明停暗开、超能力、超定员等违法违规生产作业行为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生产全过程作业人员降低30%以上。

(三)选矿系统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尾矿库实现在线安全监测尾矿库投入使用前必须建设完成在线监测系统,并与国家尾矿库监测系统进行联网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金属非金属矿山

1.建设完善基础网络。基础网络采用5G宽带无线通信网络结构模式,覆盖地面及井下主要生产作业地点,构成矿山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连的矿山物联网络。

2.“六大系统”优化升级。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及紧急避险系统,在地表井口、各中段马头门、井下水泵房等主要硐室、各主要交叉路口、巷道及生产作业地点安装完善人员定位、监测监控和通信联络设备,建设完善人员和车辆精确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实现有线网络覆盖。

3.采掘系统机械化作业。主要采场和掘进工作面实现机械化作业,推广应用撬毛台车、凿岩台车、天井钻机、中深孔台车、铲运机(挖掘机)、锚索锚杆台车、湿喷台车等先进机械设备,减少人员在危险环境下的作业时间。

4.主要生产系统无人值守。以PLC为中央处理器控制核心,以数据采集监测监控装置为载体,采用稳定可靠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在自动化软件平台的支持下,利用 5G网 建立自动化通风、提升、排水、压风、放矿、皮带运输、供电监控系统实现地面远程监控、现场自动和检修控制 准确测量各系统参数,实现数据上传、存储、共享达到矿井通风、提升、排水、压风、放矿、皮带运输、供电系统的自动化和无人化,数据进行数据机房云存储。

5.重点岗位、重要场所机器人替代。以移动机器人作为载体,以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成像仪其他检测仪器作为载荷系统,以机器视觉—电磁场—GPS—GIS的多场信息融合作为导航系统,以嵌入式计算机作为控制系统平台,具有障碍物检测识别与定位、自主作业规划、自主巡检、自动存储与远程无线传输、地面远程无线监控与遥控、电能在线实时补给、后台巡检作业管理与分析诊断等功能。

6.微震监测系统。有严重地压活动或开采深度超过800米的地下矿山企业,建立完善的地压监测系统。微震监测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系统(传感器、数据采集基站)、时间同步系统、数据通信系统(通信电缆、光缆、交换机等)、数据存储系统(服务器或工作站)、数据分析与展示软件系统组成。系统具有微震事件采集、判定事件类型、震源定位、灾害分析与预警的自动处理功能,集成各类三维工程模型,并展示微震事件,数据通过云服务实现现场监测数据、报表和预警信息上传和本地下载功能。

7.高陡边坡和排土场雷达监测预警。对高度超过200米的高陡边坡和排土场采用雷达监测预警技术,基于形变遥感监测系统,可实现毫米级的形变测量,对露天矿山边坡、排土场的变形实施远距离、大视场、高精度、24小时不间断自动监测,实时、自动分析数据,快速、精确预测预报边坡的滑坡和坍塌险情,为灾害和事故的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二)选矿厂和尾矿库

1.地面选矿系统自动化。采用选矿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破碎、磨矿分级、选别及精矿脱水等工艺指标智能化控制,对各系统工艺参数进行自动检测和集控远程或就地控制,相关系统运行状况能够达到实时监控和历史查询,控制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了主要及关键工艺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2.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优化升级。通过GPS/北斗卫星定位技术、传感器自动采集技术、 5G传输技术、高清晰图像监控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线监测位移、渗流、干滩、库水位、降雨量,在线视频监控排洪系统、主坝体等重点部位,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及综合预警等功能,并具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实现实时监测的能力。

五、时间安排

(一)部署启动阶段(20238月

各旗区要结合辖区内非煤矿山企业实际,至少确定1-3家非煤矿山“四化”建设试点企业(试点企业要包含辖区内全部非煤矿山企业类型)。各试点企业要结合本企业实际,研究制定非煤矿山“四化”建设工作方案,制定“四化”工作目标,分年度落实建设任务和建设资金,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制定具体工作措施,部署启动“四化”建设工作,完成本年度建设工作任务。各试点企业于20239月底前将“四化”建设工作方案报属地应急管理局备案,并抄送盟应急管理局

(二)推进实施阶段(2023年9月2024年12月

各试点企业按照“四化”建设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动落实建设工作任务,将“四化”建设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着力解决消除风险隐患、杜绝生产安全事故、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问题,努力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信息化少人、智能化无人”的目标。

全面普及阶段(20252030年

积极研究解决“四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提升“四化”建设成果,不断探索创新,着力提升各生产环节“四化”水平,为全面推动我盟非煤矿山“四化”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在试点企业完成“四化”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各旗区正确引导辖区内所有非煤矿山企业按照“分批次、全覆盖”的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实际,全面普及非煤矿山“四化”建设工作,力争到2030年底前全面完成阿拉善盟非煤矿山“四化”建设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属地应急管理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动“四化”建设试点工作。各试点企业要成立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亲自落实“四化”建设试点工作。要抽调专人专班,明确工作分工,落实人员责任,建立工作机制,全力完成试点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大资金投入。属地应急管理部门要督促试点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方面调研论证,多方案比较选择,既要保证资金投入到位,又要保证 “四化”建设符合本企业实际和安全生产要求,确保每个系统的“四化”建设都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真正把“四化”建设做实、做细、做到位。

(三)强化政策支持。属地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发改、工业和信息化、大数据管理、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力度加大对试点企业支持力度,从项目立项、安全生产、资金支持、信息化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积极帮助试点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政策层面全力支持试点企业开展“四化”建设。

(四)定期调度推动。应急管理建立定期调度督导制度,每季度定期调度试点企业“四化”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现场督导调研,组织试点企业赴先进企业观摩学习,积极交流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深入分析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全面推动非煤矿山“四化”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应急管理局
[全文下载]附件下载关闭 打印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生产安全
索引号 152900000000019/2023-02765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应急管理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生产安全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3-08-11
公文时效:
阿拉善盟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阿拉善盟非煤矿山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旗区应急管理局:

现将阿拉善盟非煤矿山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辖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阿拉善盟非煤矿山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

智能化“四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阿拉善盟应急管理局   

                                              2023年8月11日

 

 

 

 

 

阿拉善盟非煤矿山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为提升全非煤矿山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以下简称“四化”建设水平结合我盟非煤矿山开采条件复杂、风险隐患、安全管理难度大、多资源共生等安全生产特点,在矿山已有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试点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网络、边缘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在非煤矿山行业领域的应用,建设本质安全、资源集约、绿色高效的非煤矿山,逐步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信息化少人、智能化无人目标,推动全非煤矿山安全高质量发展,努力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技术工艺创新,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机械设备,大力推动“四化”水平提升,以机械化推进自动化,以信息化带动智能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面提升非煤矿山本质安全水平,全力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为全盟经济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企业为主、合力推动的原则。“四化”试点建设以矿山企业自主投资建设为主,应急管理部门加强引导推动,工业和信息化等相关部门给予项目支持,地方政府强化政策倾斜,合力推动试点企业“四化”水平提升。

(二)坚持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原则。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设一批“四化”试点矿山企业,总结试点建设经验,以试点企业引路,逐步全面推广,实现全非煤矿山企业“四化”水平整体提升。

(三)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充分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强考察调研和技术论证,强化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开展“四化”试点建设。

三、工作目标

(一)地下矿山5G网络覆盖地面及井下主要生产作业地点,“六大系统”实现优化升级,新改扩建矿山严禁使用插爪式斜井人车,单次提升超过 9人的,严禁使用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在用插爪式斜井人车和单次提升超过 9人的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期淘汰。加快中小型矿山机械化建设步伐,在地下矿山大力推广使用凿岩台车、铲运机、撬毛机等机械设备,不断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新建井深超过 800 米或生产规模在 30万吨/年以上的地下矿山必须采用机械化撬毛作业。通风、提升、放矿、排水、压风、供电系统实现无人值守,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同时下井作业人数降低30%以上。

(二)露天矿山穿孔、铲装实现机械化作业,皮带运输实现自动化远程控制,装药、爆破实现减人作业在重点非煤矿山的地面关键部位安装高清摄像机和图像智能分析设备,实时监控重点非煤矿山生产、停产和安全状态,分析研判重点非煤矿山是否存在明停暗开、超能力、超定员等违法违规生产作业行为力争2025年底前实现生产全过程作业人员降低30%以上。

(三)选矿系统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尾矿库实现在线安全监测尾矿库投入使用前必须建设完成在线监测系统,并与国家尾矿库监测系统进行联网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金属非金属矿山

1.建设完善基础网络。基础网络采用5G宽带无线通信网络结构模式,覆盖地面及井下主要生产作业地点,构成矿山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连的矿山物联网络。

2.“六大系统”优化升级。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和车辆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及紧急避险系统,在地表井口、各中段马头门、井下水泵房等主要硐室、各主要交叉路口、巷道及生产作业地点安装完善人员定位、监测监控和通信联络设备,建设完善人员和车辆精确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实现有线网络覆盖。

3.采掘系统机械化作业。主要采场和掘进工作面实现机械化作业,推广应用撬毛台车、凿岩台车、天井钻机、中深孔台车、铲运机(挖掘机)、锚索锚杆台车、湿喷台车等先进机械设备,减少人员在危险环境下的作业时间。

4.主要生产系统无人值守。以PLC为中央处理器控制核心,以数据采集监测监控装置为载体,采用稳定可靠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在自动化软件平台的支持下,利用 5G网 建立自动化通风、提升、排水、压风、放矿、皮带运输、供电监控系统实现地面远程监控、现场自动和检修控制 准确测量各系统参数,实现数据上传、存储、共享达到矿井通风、提升、排水、压风、放矿、皮带运输、供电系统的自动化和无人化,数据进行数据机房云存储。

5.重点岗位、重要场所机器人替代。以移动机器人作为载体,以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成像仪其他检测仪器作为载荷系统,以机器视觉—电磁场—GPS—GIS的多场信息融合作为导航系统,以嵌入式计算机作为控制系统平台,具有障碍物检测识别与定位、自主作业规划、自主巡检、自动存储与远程无线传输、地面远程无线监控与遥控、电能在线实时补给、后台巡检作业管理与分析诊断等功能。

6.微震监测系统。有严重地压活动或开采深度超过800米的地下矿山企业,建立完善的地压监测系统。微震监测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系统(传感器、数据采集基站)、时间同步系统、数据通信系统(通信电缆、光缆、交换机等)、数据存储系统(服务器或工作站)、数据分析与展示软件系统组成。系统具有微震事件采集、判定事件类型、震源定位、灾害分析与预警的自动处理功能,集成各类三维工程模型,并展示微震事件,数据通过云服务实现现场监测数据、报表和预警信息上传和本地下载功能。

7.高陡边坡和排土场雷达监测预警。对高度超过200米的高陡边坡和排土场采用雷达监测预警技术,基于形变遥感监测系统,可实现毫米级的形变测量,对露天矿山边坡、排土场的变形实施远距离、大视场、高精度、24小时不间断自动监测,实时、自动分析数据,快速、精确预测预报边坡的滑坡和坍塌险情,为灾害和事故的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二)选矿厂和尾矿库

1.地面选矿系统自动化。采用选矿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破碎、磨矿分级、选别及精矿脱水等工艺指标智能化控制,对各系统工艺参数进行自动检测和集控远程或就地控制,相关系统运行状况能够达到实时监控和历史查询,控制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了主要及关键工艺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2.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优化升级。通过GPS/北斗卫星定位技术、传感器自动采集技术、 5G传输技术、高清晰图像监控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线监测位移、渗流、干滩、库水位、降雨量,在线视频监控排洪系统、主坝体等重点部位,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及综合预警等功能,并具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实现实时监测的能力。

五、时间安排

(一)部署启动阶段(20238月

各旗区要结合辖区内非煤矿山企业实际,至少确定1-3家非煤矿山“四化”建设试点企业(试点企业要包含辖区内全部非煤矿山企业类型)。各试点企业要结合本企业实际,研究制定非煤矿山“四化”建设工作方案,制定“四化”工作目标,分年度落实建设任务和建设资金,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制定具体工作措施,部署启动“四化”建设工作,完成本年度建设工作任务。各试点企业于20239月底前将“四化”建设工作方案报属地应急管理局备案,并抄送盟应急管理局

(二)推进实施阶段(2023年9月2024年12月

各试点企业按照“四化”建设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动落实建设工作任务,将“四化”建设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着力解决消除风险隐患、杜绝生产安全事故、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问题,努力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信息化少人、智能化无人”的目标。

全面普及阶段(20252030年

积极研究解决“四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提升“四化”建设成果,不断探索创新,着力提升各生产环节“四化”水平,为全面推动我盟非煤矿山“四化”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在试点企业完成“四化”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各旗区正确引导辖区内所有非煤矿山企业按照“分批次、全覆盖”的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实际,全面普及非煤矿山“四化”建设工作,力争到2030年底前全面完成阿拉善盟非煤矿山“四化”建设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属地应急管理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动“四化”建设试点工作。各试点企业要成立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亲自落实“四化”建设试点工作。要抽调专人专班,明确工作分工,落实人员责任,建立工作机制,全力完成试点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大资金投入。属地应急管理部门要督促试点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方面调研论证,多方案比较选择,既要保证资金投入到位,又要保证 “四化”建设符合本企业实际和安全生产要求,确保每个系统的“四化”建设都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真正把“四化”建设做实、做细、做到位。

(三)强化政策支持。属地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发改、工业和信息化、大数据管理、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力度加大对试点企业支持力度,从项目立项、安全生产、资金支持、信息化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积极帮助试点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政策层面全力支持试点企业开展“四化”建设。

(四)定期调度推动。应急管理建立定期调度督导制度,每季度定期调度试点企业“四化”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现场督导调研,组织试点企业赴先进企业观摩学习,积极交流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深入分析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全面推动非煤矿山“四化”建设夯实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