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拉善盟立足基础原材料供应链、大宗原材料成本等方面优势,以煤焦化工、氯碱化工为依托,大力培育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生产农药、医药、染料中间体为主要产品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目前,全盟共有精细化工企业89家,精细化工企业总数位居自治区第一位。为严格落实国家及自治区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盟委、行署两办印发《阿拉善盟进一步加强精细化工领域安全风险管控的若干措施》。从“强化源头风险管控、夯实企业本质安全基础、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完善园区系统安全管理”四个方面着手,持续推动全盟精细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严把安全准入关口。结合我盟化工产业特点、资源优势等现状,各园区分别制定了“禁限控”目录和准入条件。建立了“两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立项安全风险防控联合审查机制,严禁光气及光气化工艺、格式反应以及硝酸铵、硝酸胍、硝基苯系物等爆炸性高风险项目入园,严禁精细化工反应工艺危险度5级投资项目入园,限制危险度4级项目落地,提高产业转移项目入园门槛,自若干措施实施以来,共否决高风险项目10个,并通过精准招商,力争引进高新技术项目推动现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集群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
二是夯实高危工艺企业本质安全基础。持续推进精细化工“四个清零”彻底清零,目前,我盟除少部分涉及五类高危工艺企业全流程自动化改造受限于技术原因在进出料环节改造不够彻底外,其他精细化工企业已全部完成“四个清零”工作,并要求企业在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中,严格落实“四个清零”有关要求。针对硝化等高危工艺,按照自治区部署带领相关企业赴浙江及乌海改造成功企业进行观摩学习、组织专家对企业改造可行性进行论证,推动企业采取微通道、管式反应器以及釜式连续工艺等高水平低风险技术装备进行工艺改造,确保高危工艺生产现场实现减人降风险。截至目前,大中实业已实现釜式连续化生产;鲲鹏新材料微通道反应实验已成功,正在订购设备准备进行改造;利元、双利、鼎利、世杰等企业正在进行微通道、管式反应器中试;其他企业也制定了改造计划,组织开展了相应工艺的改造提升研究。同时,高新区建立了产业孵化中试基地,已有企业入驻并开展微通道反应器应用等工艺中试。
三是助推企业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在持续开展整治提升工作的同时,我盟今年引入国家级危化品安全技术力量,助力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再上台阶。盟级并3个化工重点旗区均与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签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协议,由协会选派高水平专家团队参与全覆盖隐患排查、安全评估等工作,并开展常驻式“专家指导服务”,深度查找问题隐患,指导企业抓好整改,着力解决企业专业人员少、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同时,鼓励企业对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功能进行拓展延伸,目前,化工企业中实现电子特殊作业票企业33家,智能巡检23家,安全管理基础信息5家,教育培训22家。
四是完善园区安全风险系统管控。全力推动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园区、腾格里园区开展整治提升工作,各园区按照“一园一策”原则,制定了系统的整改治理方案,落实相应风险管控措施。特别是阿拉善高新区持续推进“十有两禁”建设任务,全面整合应急、环保、公安、消防等基础数据,建成了集工业云、应急指挥、在线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大数据中心;采取物理隔离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乌兰布和与巴音敖包工业园进行封闭式管理,目前物理隔离已完成;建设了巴音敖包工业园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购置消防车辆、装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建立了政府专职消防队,获批增设了特勤消防站人员编制,即将进行站点建设招标;危化停车场已完成选址,即将开工建设;有序推进居民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搬迁,目前已完成一期308套房屋征收。全力推进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力争园区提前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
下一步,我盟将按照自治区试点要求,不断加大精细化工安全防控力度,从源头把控、环节审批、整体提升等多方面持续发力。确保阿拉善盟精细化工转型升级,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