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的建设
阿拉善盟暖心服务小分队
用心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发布日期:2023-01-14 10:40  浏览次数:次  

为有效应对疫情防控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进一步提高嘎查村(社区)党组织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组建嘎查村(社区)暖心服务小分队开展便民服务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阿拉善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组建暖心服务小分队等方式,及时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加强组织领导找准解决困难“切入点”

自组建暖心服务小分队工作开展以来,阿拉善盟结合落实《北疆红色网格治理服务工作指南(试行)》要求,第一时间印发通知,建立工作调度微信群,充分发挥“多网合一”基层治理体系优势,积极调动各嘎查村(社区)党组织力量,依托“嘎查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嘎查村(社区)党组织牵头统筹作用,以基础网格为单位,整合基层党员干部、兼职网格员、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在职党员、物业人员、社区志愿者等4146人,组建暖心服务小分队846支,确保队员扑到点上、干在实处。目前,全盟暖心服务小分队已通过电话联络、上门走访等形式,对空巢独居老人、儿童、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群体进行全覆盖摸排走访,形成基本信息、生活需求、就医需求相关台账,确定“一对一”帮扶联系人,确保突发状况得到及时处置。同时,各旗区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如,阿拉善右旗建立“三级分包联系服务”机制,即“旗处级领导包联1个苏木镇+联系1户农牧民、苏木镇干部包联1个嘎查+联系1户农牧民、嘎查“两委”以及驻村干部和到村任职选调生联系1户农牧民”,紧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送医送药、代购代办、防疫宣传、走访慰问等专项便民服务。

强化宣传引导找到科学防控“着力点”

准确把握10项服务重点内容,制作“暖心服务小分队这样干”宣传图,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公示栏等方式,将小分队组成人员、职责任务、联系方式等内容向社会公开发布,向广大居民群众做好宣传,适应疫情防控重点从“防传染”进一步转到“保健康、防重症”的新形势新要求。对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疫苗人员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全面排查,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消除“疫情恐慌”,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全盟暖心服务小分队成立以来,公开服务信息846条,发放服务联系卡10000余张、暖心服务宣传折页5000余份,让群众知道“有困难联系谁”。同时,各旗区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及时为群众答疑解惑。如,阿拉善左旗坚持线上线下双联动,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宣传各类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公开小分队成员及联系电话,宣传引导、答疑解惑、接诉即办,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等;线下开展发放暖心卡、配送暖心包、送苗上门、隐患排查等暖心上门服务,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纾困排忧解难找实精细服务“落脚点”

结合“元旦”“春节”等节点,深化“暖心走访”慰问,向基层党组织下拨173万元党费,用于基层党组织和暖心服务小分队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户、开展便民服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按照“应设尽设、应开尽开”的原则,全盟4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设置发热诊室,苏木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冠病毒感染者接诊和发热诊室实现全覆盖。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建互联互动工作机制优势,发动阿盟卫康大药店连锁公司等药企向重点困难人群捐赠药品健康包600个,目前,全盟累计向重点困难人群免费发放退烧等药品健康包4617 个。成立美团外卖红色小分队8个,第一时间为困难人群跑腿带买生活用品和医疗物资。各旗区针对城镇人口聚集、农牧区地广人稀等实际情况,共组建113名家庭医生团队,加强对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对重点人群建立台账实施健康监测。同时,聚焦老弱病残孕等重点对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实际行动聚民心、暖人心。如,额济纳旗开展代购代办、送医送药和慰问活动,对于行动不便、出行困难的居民,积极开展代购代办256次、送医送药116次。阿拉善高新区组织医师围绕“如何做好抗原自测方法、居家用药指南和疫情防控最新政策”等内容,开展“疫路有你 健康守护”专题培训活动,倡导居民共同守护健康,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阿拉善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深化“敲门行动”,累计开展生活用品代购、送医送药、代办服务、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300余次,上门接种疫苗服务30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80余名,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目前,全盟846支暖心服务小分队共开展送医送药、代购代办、防疫宣传、走访慰问等便民服务专项行动1905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1522个,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为民服务宗旨,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信息来源:盟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