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52900000000000/2021-05370 |
发布机构: |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盟本级 |
发文字号: |
|
成文时间: |
2021-12-24 |
公文时效: |
|
《阿拉善盟“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解读
- 发布日期:2022-01-04 09:14
- 浏览次数:
-
近日,我盟正式出台《阿拉善盟“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口岸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全盟口岸建设发展七个方面和二十九项具体工作任务。为全方位培育阿拉善盟口岸开放发展新动能,更好服务于“十四五”时期全盟向北开放和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确定“十四五”时期口岸发展目标: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量年均增长6.5%;口岸基础设施在功能、产业、物流体系配套等方面有显著改善,与蒙古国口岸互联互通水平有明显提升;乌力吉口岸煤炭等多金属矿产品进口取得新进展,策克口岸畜产品加工业加快推进,进口资源落地加工扩量提质,新兴产业培育取得实质性进展,边境旅游和物流业显著提升;口岸地区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货物作业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两口岸与腹地园区、陆港之间有机衔接、互联互通,成为自治区西部地区煤炭、多金属矿产资源进口枢纽;口岸通关环境进一步优化,货物、服务流动更加自由,口岸治理现代化水平、口岸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协调关检单位在创新监管模式、强化监管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十四五“时期”重点工作任务:在贯彻双循环发展战略,服务腹地经济发展方面。按照自治区重点专业口岸、普通口岸定位,以“两口岸两开发区一试验区一陆港”互为依托(即策克口岸、乌力吉口岸、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额济纳自治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阿拉善国际陆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整合口岸资源,构建矿产资源加工型“口岸+腹地”发展模式,打造面向国内市场的、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内陆口岸体系。
在夯实口岸基础设施,构建现代化支撑体系方面。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安全高效”原则,统筹加快口岸查验、跨境铁路、物流园区、边民互贸、综合交通、市政、智慧化设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现代化口岸基础设施体系。一是重点实施策克口岸公路货运通道扩能升级、旅检大厅改造、AGV无人驾驶车辆跨境运输项目,乌力吉口岸通关查验设施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设施对口岸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二是加强与毗邻蒙方相关部门的会晤磋商,加快策克铁路口岸建设,同步推进客货运营大厅、铁路物流监管区及查验设施建设。三是通过“口岸+陆港”协同化发展模式,谋划推进保税中心(B型)申建工作,逐步发展检测维修、再制造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形成高端入区、周边配套、辐射带动、集聚发展格局。四是依托蒙古国对进口商品免税、边民互市贸易政策等优势,重点推进策克、乌力吉口岸中蒙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申报工作。鼓励引导企业加工本土、本地商品和蒙古国特色商品,全面激活边贸经济。五是以口岸免税购物城、口岸国门、景观灯塔、免税店,小镇商业街为突破口,全力塑造口岸城镇新亮点。六是以口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鼠疫防控、货物通关贸易和人员出入境等工作为重点,加大安全管控(闭环管理)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力度,完善口岸公共卫生、国门生物安全、反恐维稳、强边固防、处置突发事件等防控体系,确保口岸通关畅通无阻、人员出入境安全有序、疫情应急物资高效通关。
在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促进服务提质增效方面。优化进出口结构,整合口岸资源,加快构筑多元化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策克口岸加快策克口岸5万吨进口肉类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建设,积极推动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落户园区,加强冷链、冷库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蒙古羊”品牌。乌力吉口岸适时开展口岸多金属矿产品等进口业务,加快资源加工产业循环化发展。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充分利用好过境的煤炭资源,不断增加境外资源的落地加工量,发展高精度煤炭洗选加工,实现煤炭深度提质和分质分级。二是加大边贸政策创新力度,推动实施海关代征进口环节税直接全额返还给地方和企业等边境小额贸易进口促进政策,扩大边境小额贸易进口。三是加快推动口岸业务范围拓展和功能提升,大力发展蒙古煤炭、牛羊肉精深加工业,逐步发展铜金粉、石油、天然气以及冷水鱼、苁蓉、草麻黄等农畜产品进口和落地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四是进一步整合口岸生态旅游资源,对标国家4A级景区创建标准,及时启动策克口岸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重点实施策克口岸中蒙边民那达慕会场、乌力吉口岸丝路文化长廊等一批具备民族特色、民俗风情的旅游项目。加强与蒙古国旅游合作,以线路为主要载体,串联蒙方重要景点,构建“中蒙边境探秘游”等不同时间周期的多条跨国旅游线路。
在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着力降低企业成本方面。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加快形成“充满活力、更加便利”的口岸营商环境。一是对标国内一流,打造审批更少、流程更优、服务更好、宽进严管的口岸营商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全面推行统一的清单代码体系,实现清单事项与行政审批体系紧密衔接、相互匹配。三是及时向社会公布减免、调整的收费项目。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严格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市场调节价的经营服务性项目,明码标价,公布收费项目、标准和优惠政策,接受社会监督。四是推广应用“作业前置”,探索进口舱单启运前申报或传输方式,海关提前排除运输工具载运货物风险,实施进境前在线审核,非布控查验货物抵达口岸后即可放行提离。五是持续拓展“中国(内蒙古)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应用覆盖至海关特殊监管区,提升无纸化查验效率;加大进出口企业与相关行业部门,区域间、境内外信息相对接的跨境贸易数据平台共享共用力度。六是创新口岸通关模式,简化通关手续,实施“先放行后征税”管方式。强化企业信用管理,提升关区高等级信用企业比例,降低整体查验率。加强海关与融资机构合作,创新铁路货单、多式联运提单的金融功能,实现口岸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间通关流程全覆盖和互联互通。
在推行信息化建设,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方面。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通过信息化、智慧化建设,积极推进关检合作通关一体化服务,加快智慧口岸建设和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在口岸基础设施上的全方位应用,进一步深化关检部门“三互”通关合作模式,着力优化口岸监管自动化、便捷化、统一化,进而提升口岸过货量、企业保障服务水平。
在主动推进创新提升口岸影响力方面。着力创新体机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强化招商引资力度,促进高端平台、产业链落地,进而激发口岸发展新动能。
在强化组织保障方面。一是建立健全盟委统一领导、行署组织实施、盟外事办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和旗区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口岸布局优化、错位发展的总体格局。二是根据我盟口岸的功能定位、客货运量,探索实施策克重点专业口岸和乌力吉普通口岸管理方式,在扩大开放、建设投入、功能扩展、通关模式和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实行差别化措施。三是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加强口岸建设和口岸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创新政策扶持机制,切实抓好涉及口岸发展的产业、财税、土地、金融和人才等扶持政策的落实工作。四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争取中央资金,用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盟旗财政资金投入口岸建设和口岸经济发展的力度。五是注重口岸队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模式,采取多种形式,引进高层次的口岸专业人才。六是强化规划实施保障加强对“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领导,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发挥规划对口岸建设发展的指导作用,逐步形成社会广泛参与、政府引导、跟踪监督、适时修订和规范执行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解读人:盟外事办党组书记、主任 孟克吉雅
文件链接: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阿拉善盟“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的通知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外事办
索引号 |
152900000000000/2021-05370 |
发布机构: |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盟本级 |
发文字号: |
|
成文时间: |
2021-12-24 |
公文时效: |
|
《阿拉善盟“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解读
- 发布时间:2022-01-04 09:14
- 来源:阿拉善盟外事办
近日,我盟正式出台《阿拉善盟“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口岸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全盟口岸建设发展七个方面和二十九项具体工作任务。为全方位培育阿拉善盟口岸开放发展新动能,更好服务于“十四五”时期全盟向北开放和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确定“十四五”时期口岸发展目标: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量年均增长6.5%;口岸基础设施在功能、产业、物流体系配套等方面有显著改善,与蒙古国口岸互联互通水平有明显提升;乌力吉口岸煤炭等多金属矿产品进口取得新进展,策克口岸畜产品加工业加快推进,进口资源落地加工扩量提质,新兴产业培育取得实质性进展,边境旅游和物流业显著提升;口岸地区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货物作业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两口岸与腹地园区、陆港之间有机衔接、互联互通,成为自治区西部地区煤炭、多金属矿产资源进口枢纽;口岸通关环境进一步优化,货物、服务流动更加自由,口岸治理现代化水平、口岸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协调关检单位在创新监管模式、强化监管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十四五“时期”重点工作任务:在贯彻双循环发展战略,服务腹地经济发展方面。按照自治区重点专业口岸、普通口岸定位,以“两口岸两开发区一试验区一陆港”互为依托(即策克口岸、乌力吉口岸、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额济纳自治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阿拉善国际陆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整合口岸资源,构建矿产资源加工型“口岸+腹地”发展模式,打造面向国内市场的、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内陆口岸体系。
在夯实口岸基础设施,构建现代化支撑体系方面。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安全高效”原则,统筹加快口岸查验、跨境铁路、物流园区、边民互贸、综合交通、市政、智慧化设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现代化口岸基础设施体系。一是重点实施策克口岸公路货运通道扩能升级、旅检大厅改造、AGV无人驾驶车辆跨境运输项目,乌力吉口岸通关查验设施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设施对口岸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二是加强与毗邻蒙方相关部门的会晤磋商,加快策克铁路口岸建设,同步推进客货运营大厅、铁路物流监管区及查验设施建设。三是通过“口岸+陆港”协同化发展模式,谋划推进保税中心(B型)申建工作,逐步发展检测维修、再制造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形成高端入区、周边配套、辐射带动、集聚发展格局。四是依托蒙古国对进口商品免税、边民互市贸易政策等优势,重点推进策克、乌力吉口岸中蒙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申报工作。鼓励引导企业加工本土、本地商品和蒙古国特色商品,全面激活边贸经济。五是以口岸免税购物城、口岸国门、景观灯塔、免税店,小镇商业街为突破口,全力塑造口岸城镇新亮点。六是以口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鼠疫防控、货物通关贸易和人员出入境等工作为重点,加大安全管控(闭环管理)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力度,完善口岸公共卫生、国门生物安全、反恐维稳、强边固防、处置突发事件等防控体系,确保口岸通关畅通无阻、人员出入境安全有序、疫情应急物资高效通关。
在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促进服务提质增效方面。优化进出口结构,整合口岸资源,加快构筑多元化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策克口岸加快策克口岸5万吨进口肉类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建设,积极推动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落户园区,加强冷链、冷库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蒙古羊”品牌。乌力吉口岸适时开展口岸多金属矿产品等进口业务,加快资源加工产业循环化发展。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充分利用好过境的煤炭资源,不断增加境外资源的落地加工量,发展高精度煤炭洗选加工,实现煤炭深度提质和分质分级。二是加大边贸政策创新力度,推动实施海关代征进口环节税直接全额返还给地方和企业等边境小额贸易进口促进政策,扩大边境小额贸易进口。三是加快推动口岸业务范围拓展和功能提升,大力发展蒙古煤炭、牛羊肉精深加工业,逐步发展铜金粉、石油、天然气以及冷水鱼、苁蓉、草麻黄等农畜产品进口和落地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四是进一步整合口岸生态旅游资源,对标国家4A级景区创建标准,及时启动策克口岸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重点实施策克口岸中蒙边民那达慕会场、乌力吉口岸丝路文化长廊等一批具备民族特色、民俗风情的旅游项目。加强与蒙古国旅游合作,以线路为主要载体,串联蒙方重要景点,构建“中蒙边境探秘游”等不同时间周期的多条跨国旅游线路。
在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着力降低企业成本方面。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加快形成“充满活力、更加便利”的口岸营商环境。一是对标国内一流,打造审批更少、流程更优、服务更好、宽进严管的口岸营商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全面推行统一的清单代码体系,实现清单事项与行政审批体系紧密衔接、相互匹配。三是及时向社会公布减免、调整的收费项目。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严格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市场调节价的经营服务性项目,明码标价,公布收费项目、标准和优惠政策,接受社会监督。四是推广应用“作业前置”,探索进口舱单启运前申报或传输方式,海关提前排除运输工具载运货物风险,实施进境前在线审核,非布控查验货物抵达口岸后即可放行提离。五是持续拓展“中国(内蒙古)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应用覆盖至海关特殊监管区,提升无纸化查验效率;加大进出口企业与相关行业部门,区域间、境内外信息相对接的跨境贸易数据平台共享共用力度。六是创新口岸通关模式,简化通关手续,实施“先放行后征税”管方式。强化企业信用管理,提升关区高等级信用企业比例,降低整体查验率。加强海关与融资机构合作,创新铁路货单、多式联运提单的金融功能,实现口岸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间通关流程全覆盖和互联互通。
在推行信息化建设,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方面。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通过信息化、智慧化建设,积极推进关检合作通关一体化服务,加快智慧口岸建设和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在口岸基础设施上的全方位应用,进一步深化关检部门“三互”通关合作模式,着力优化口岸监管自动化、便捷化、统一化,进而提升口岸过货量、企业保障服务水平。
在主动推进创新提升口岸影响力方面。着力创新体机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强化招商引资力度,促进高端平台、产业链落地,进而激发口岸发展新动能。
在强化组织保障方面。一是建立健全盟委统一领导、行署组织实施、盟外事办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和旗区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口岸布局优化、错位发展的总体格局。二是根据我盟口岸的功能定位、客货运量,探索实施策克重点专业口岸和乌力吉普通口岸管理方式,在扩大开放、建设投入、功能扩展、通关模式和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实行差别化措施。三是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加强口岸建设和口岸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创新政策扶持机制,切实抓好涉及口岸发展的产业、财税、土地、金融和人才等扶持政策的落实工作。四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争取中央资金,用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盟旗财政资金投入口岸建设和口岸经济发展的力度。五是注重口岸队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模式,采取多种形式,引进高层次的口岸专业人才。六是强化规划实施保障加强对“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领导,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发挥规划对口岸建设发展的指导作用,逐步形成社会广泛参与、政府引导、跟踪监督、适时修订和规范执行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解读人:盟外事办党组书记、主任 孟克吉雅
文件链接: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阿拉善盟“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