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旗多措并举强化教师待遇与队伍建设 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日期:2025-09-18 10:30
- 浏览次数:
- 朗读
近年来,额济纳旗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全面提升教师待遇保障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推动全旗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提升教师待遇保障,增强职业吸引力。将教师待遇保障纳入民生重点工程,建立“财政优先保障、待遇稳步增长”机制。一是落实薪资刚性保障,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政策。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职工内在动力,实施额济纳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其中一线教师绩效工资按1.3倍核定,校长、书记年度增量绩效按照总量15万元核定,班主任津贴分学段上调至每月1000—1200元,切实让教师收入“有保障、有增长”。二是完善生活服务配套,对额济纳旗中学、额济纳旗小学老旧宿舍改造,翻新教师公寓50余间,可容纳70名教师入住,进一步解决住房难题;联合文旅部门将全旗教师信息录入系统,在职教师可免费进入胡杨林、居延海等12个景区;每年组织教师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切实守护教师身心健康。三是强化专项激励,依据《额济纳旗教育发展慈善信托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发挥教育慈善信托专项奖励激励作用。通过设立专项奖项,构建“物质奖励+荣誉激励”的激励体系,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与归属感。四是聚焦教师非教学负担问题,制定《额济纳旗教师减负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清单管理、流程优化、源头治理”,切实为教师松绑减压。
加强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办学条件。以“资源均衡、保障有力”为导向,持续补齐教育硬件短板,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环境。一是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升级,累计投入6800余万元,完成额济纳旗中学办学条件提升、额济纳旗第二小学建设等重点项目。二是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阿拉善中学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实现“同屏互动教学”全覆盖,2025年累计开展集体教研、同上一节课等活动18次,有效弥补边境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短板。三是优化资源供给结构,针对全旗中小学师资结构性短缺等问题,通过交流轮岗、“组团式”支教帮扶等项目,争取优秀教师支教交流,带动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创新队伍建设机制,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构建“引才、育才、留才”全链条机制,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一是拓宽引才渠道,深入内蒙古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等高校开展专场招聘会,引进紧缺学科教师,涵盖地理、化学、物理、心理健康等学科;二是搭建成长平台,组建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工作室13个,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发挥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教学研究、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构建“老带新、强带弱”培养体系,形成“群雁”齐飞的协同联动效应,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推动全旗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三是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将“师德师风、教学业绩、科研成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核心指标,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促进全面发展。以“一校一品”为导向,推动全旗学校特色化发展,提升教育吸引力。额济纳旗小学以学生素质多元发展为核心,打造“多彩教育”特色品牌,开设书法、民乐、机器人、冰壶等20余个特色社团,学生参与率达100%;额济纳旗中学以“载人航天精神”为引领,将航天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建设与课程体系,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同时,全旗各校切实加强综合劳动实践与校外研学活动,结合地域特色,组织学生参与胡杨林生态保护等实践活动。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实践课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突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让广大教师能够安心从教、热心从教。一是加大典型宣传力度,教师节期间,组织各校园开展“老师,祝福您”主题活动。活动以“老师,我想对您说”为切入点,学生及家长围绕“老师,祝福您”“我身边的好老师”“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等话题,广泛征集、充分表达学生及家长对老师的祝福,让教师成为社会尊重的职业。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员师德学习教育,积极选树“最美教师”“讲述我的育人故事”等师德典范,深入挖掘宣传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感人事迹,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下一步,额济纳旗将继续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在待遇保障上持续加码、在队伍建设上深耕细作、在教育质量上精益求精,以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全旗教育事业迈向更高台阶,为额济纳旗的稳定发展与人才培养筑牢教育根基。
信息来源:额济纳旗人民政府办公室额济纳旗多措并举强化教师待遇与队伍建设 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18 10:30
- 来源:额济纳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近年来,额济纳旗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全面提升教师待遇保障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推动全旗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提升教师待遇保障,增强职业吸引力。将教师待遇保障纳入民生重点工程,建立“财政优先保障、待遇稳步增长”机制。一是落实薪资刚性保障,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政策。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职工内在动力,实施额济纳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其中一线教师绩效工资按1.3倍核定,校长、书记年度增量绩效按照总量15万元核定,班主任津贴分学段上调至每月1000—1200元,切实让教师收入“有保障、有增长”。二是完善生活服务配套,对额济纳旗中学、额济纳旗小学老旧宿舍改造,翻新教师公寓50余间,可容纳70名教师入住,进一步解决住房难题;联合文旅部门将全旗教师信息录入系统,在职教师可免费进入胡杨林、居延海等12个景区;每年组织教师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切实守护教师身心健康。三是强化专项激励,依据《额济纳旗教育发展慈善信托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发挥教育慈善信托专项奖励激励作用。通过设立专项奖项,构建“物质奖励+荣誉激励”的激励体系,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与归属感。四是聚焦教师非教学负担问题,制定《额济纳旗教师减负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清单管理、流程优化、源头治理”,切实为教师松绑减压。
加强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办学条件。以“资源均衡、保障有力”为导向,持续补齐教育硬件短板,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环境。一是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升级,累计投入6800余万元,完成额济纳旗中学办学条件提升、额济纳旗第二小学建设等重点项目。二是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阿拉善中学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实现“同屏互动教学”全覆盖,2025年累计开展集体教研、同上一节课等活动18次,有效弥补边境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短板。三是优化资源供给结构,针对全旗中小学师资结构性短缺等问题,通过交流轮岗、“组团式”支教帮扶等项目,争取优秀教师支教交流,带动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创新队伍建设机制,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构建“引才、育才、留才”全链条机制,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一是拓宽引才渠道,深入内蒙古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等高校开展专场招聘会,引进紧缺学科教师,涵盖地理、化学、物理、心理健康等学科;二是搭建成长平台,组建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工作室13个,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发挥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教学研究、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构建“老带新、强带弱”培养体系,形成“群雁”齐飞的协同联动效应,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推动全旗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三是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将“师德师风、教学业绩、科研成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核心指标,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促进全面发展。以“一校一品”为导向,推动全旗学校特色化发展,提升教育吸引力。额济纳旗小学以学生素质多元发展为核心,打造“多彩教育”特色品牌,开设书法、民乐、机器人、冰壶等20余个特色社团,学生参与率达100%;额济纳旗中学以“载人航天精神”为引领,将航天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建设与课程体系,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同时,全旗各校切实加强综合劳动实践与校外研学活动,结合地域特色,组织学生参与胡杨林生态保护等实践活动。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实践课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突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让广大教师能够安心从教、热心从教。一是加大典型宣传力度,教师节期间,组织各校园开展“老师,祝福您”主题活动。活动以“老师,我想对您说”为切入点,学生及家长围绕“老师,祝福您”“我身边的好老师”“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等话题,广泛征集、充分表达学生及家长对老师的祝福,让教师成为社会尊重的职业。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员师德学习教育,积极选树“最美教师”“讲述我的育人故事”等师德典范,深入挖掘宣传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感人事迹,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下一步,额济纳旗将继续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在待遇保障上持续加码、在队伍建设上深耕细作、在教育质量上精益求精,以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全旗教育事业迈向更高台阶,为额济纳旗的稳定发展与人才培养筑牢教育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