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公开 > 政协提案
索引号 1115290001176345XJ/2024-02254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4-08-16
公文时效:

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关于对阿拉善盟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0030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杨少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阿右旗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督促并指导阿拉善右旗文化旅游广电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用全域旅游的理念引导农牧民发展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田园综合体、高品质民宿等特色旅游产业,持续推动“重要的沙漠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提档升级,做旺人气、做亮品牌。

截至目前,阿拉善右旗共有A级旅游景区9家,其中4A级1家(巴丹吉林沙漠景区)、2A级8家(敖包山旅游区、额日布盖峡谷旅游区、海森楚鲁怪石旅游区、阿拉腾特布希庙旅游区、阿拉善右旗博物馆、阿拉善右旗创业孵化园、九棵树旅游景区、曼德拉山岩画景区),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1家(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区地质公园营地)

一、积极开展生态旅游规划和认证

一是完成《阿拉善盟“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阿拉善盟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0年)》《阿拉善右旗全域旅游运营策划》《阿拉善右旗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等规划,《阿拉善盟“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发展布局”中提出“北接南引、联通东西——推进重点文化旅游发展三大主体功能区”,其中包括巴丹吉林世界沙漠地质生态研学功能区;《阿拉善盟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0年)》以生态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进行国内知名西部风情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生态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教育、生态休闲度假等新兴生态旅游产品。二是“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于2024年7月26日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内蒙古自治区世界自然遗产“零”的突破,借助“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成功的契机,阿拉善右旗将通过可持续的生态旅游,同时严格控制游客的规模和行为,以确保旅游业对自然遗产价值的影响保持在最低限度,实现遗产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把“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这张名片打造得更加亮丽。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旅游行业体制机制

一是着力培育扶持本土旅游市场主体,催生更多经营主体进入旅游市场,支持涉旅小微企业做精、做特、做优、做新,支持本土旅行社、饭店、民宿、景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国有旅游企业的行业带动作用,支持旅游企业扩规模、强实力、创品牌,推进旅游业集群化发展。二是充分调动农牧民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注重发挥嘎查党员和致富带头人作用,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引导嘎查农牧民增加自身造血功能,鼓励农牧民积极发展农牧家游、特色民宿,沙漠驼队、沙漠运输等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娱乐、生产生活体验等服务项目,形成了以额肯呼都格嘎查乡村旅游示范村为载体,以“大漠人家”“养驼人家”“马背人家”等地方旅游品牌和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为抓手,政策引导、农牧民主动参与、嘎查村集体协调组织、文旅项目深度结合,阿拉善右旗乡村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新格局。

三、加大生态旅游新业态培育力度

一是依托“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促进阿拉善右旗“旅游+体育”“旅游+赛事”等产业发展,全面启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汽车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打造功能齐全的专业服务区,全方面满足游客需求。同时,与“越野e族”英雄会进行深度战略合作,实现顶级旅游资源与强大品牌引流平台强强联手,推动“越野e族”英雄会及沙漠冲浪探险、汽车攀岩等品牌赛事会常态化举办。二是打造精品乡村生态旅游线路,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整合骆驼文化、沙漠文化、岩画文化、长调文化等元素,推出“春耀大地 沙漠奇缘之旅”“阿拉善·‘共享金秋’乡村文化体验之旅”“天地征程·巴丹吉林沙漠探险之路”“巴丹吉林沙漠深度越野自驾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其中“阿拉善·‘共享金秋’乡村文化体验之旅”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橙黄橘绿 乡村胜景”主题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天地征程·巴丹吉林沙漠探险之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中国之路”十大自驾游精品线路。三是围绕阿拉善右旗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中国骆驼之乡”“中国驼奶之乡”,将骆驼非物质文化与沙漠文化、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形成别具特色、交融发展的民族文化发展新格局,做亮骆驼文化品牌。相继举办中国骆驼大会、国际沙漠文化旅游节、阿拉善万峰驼那达慕等重大活动,成功申报蒙古族养驼习俗、赛驼等项目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成驼奶康养中心5处、驼文化旅游驿站5处,培育形成“大漠人家”旅游驿站120户。

四、强化景区分级管理

一是继续推进A级景区建设工程,以5A级标准提升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培育曼德拉山岩画、海森楚鲁怪石和越野e族英雄会景区3个4A级,额日布盖峡谷、大漠天池、九棵树、黄草湖布日都海子、特布希彩虹谷5个3A级景区,尽快形成高A级景区支撑体系,实现高等级旅游资源与高A级景区配套发展。二是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完善生态旅游配套设施。旗内主要景区全部实现旅游公路通达,达到二级或三级公路标准,共建成旅游集散服务中心2座,旅游服务驿站5个,建成自驾车、房车营地4处624个车位,旅游厕所42座,旅游标识、交通标识系统基本满足旅游发展需要。

感谢您对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签 发 人:张璐

联 系 人:李红升

联系电话: 8338761


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4年8月16日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 资源开发科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公开>政协提案
索引号 1115290001176345XJ/2024-02254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4-08-16
公文时效:
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关于对阿拉善盟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0030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杨少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阿右旗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督促并指导阿拉善右旗文化旅游广电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用全域旅游的理念引导农牧民发展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田园综合体、高品质民宿等特色旅游产业,持续推动“重要的沙漠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提档升级,做旺人气、做亮品牌。

截至目前,阿拉善右旗共有A级旅游景区9家,其中4A级1家(巴丹吉林沙漠景区)、2A级8家(敖包山旅游区、额日布盖峡谷旅游区、海森楚鲁怪石旅游区、阿拉腾特布希庙旅游区、阿拉善右旗博物馆、阿拉善右旗创业孵化园、九棵树旅游景区、曼德拉山岩画景区),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1家(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区地质公园营地)

一、积极开展生态旅游规划和认证

一是完成《阿拉善盟“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阿拉善盟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0年)》《阿拉善右旗全域旅游运营策划》《阿拉善右旗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等规划,《阿拉善盟“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发展布局”中提出“北接南引、联通东西——推进重点文化旅游发展三大主体功能区”,其中包括巴丹吉林世界沙漠地质生态研学功能区;《阿拉善盟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0年)》以生态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进行国内知名西部风情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生态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教育、生态休闲度假等新兴生态旅游产品。二是“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于2024年7月26日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内蒙古自治区世界自然遗产“零”的突破,借助“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成功的契机,阿拉善右旗将通过可持续的生态旅游,同时严格控制游客的规模和行为,以确保旅游业对自然遗产价值的影响保持在最低限度,实现遗产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把“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这张名片打造得更加亮丽。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旅游行业体制机制

一是着力培育扶持本土旅游市场主体,催生更多经营主体进入旅游市场,支持涉旅小微企业做精、做特、做优、做新,支持本土旅行社、饭店、民宿、景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等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国有旅游企业的行业带动作用,支持旅游企业扩规模、强实力、创品牌,推进旅游业集群化发展。二是充分调动农牧民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注重发挥嘎查党员和致富带头人作用,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引导嘎查农牧民增加自身造血功能,鼓励农牧民积极发展农牧家游、特色民宿,沙漠驼队、沙漠运输等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娱乐、生产生活体验等服务项目,形成了以额肯呼都格嘎查乡村旅游示范村为载体,以“大漠人家”“养驼人家”“马背人家”等地方旅游品牌和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为抓手,政策引导、农牧民主动参与、嘎查村集体协调组织、文旅项目深度结合,阿拉善右旗乡村生态旅游蓬勃发展新格局。

三、加大生态旅游新业态培育力度

一是依托“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促进阿拉善右旗“旅游+体育”“旅游+赛事”等产业发展,全面启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汽车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打造功能齐全的专业服务区,全方面满足游客需求。同时,与“越野e族”英雄会进行深度战略合作,实现顶级旅游资源与强大品牌引流平台强强联手,推动“越野e族”英雄会及沙漠冲浪探险、汽车攀岩等品牌赛事会常态化举办。二是打造精品乡村生态旅游线路,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整合骆驼文化、沙漠文化、岩画文化、长调文化等元素,推出“春耀大地 沙漠奇缘之旅”“阿拉善·‘共享金秋’乡村文化体验之旅”“天地征程·巴丹吉林沙漠探险之路”“巴丹吉林沙漠深度越野自驾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其中“阿拉善·‘共享金秋’乡村文化体验之旅”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橙黄橘绿 乡村胜景”主题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天地征程·巴丹吉林沙漠探险之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中国之路”十大自驾游精品线路。三是围绕阿拉善右旗自身优势,充分发挥“中国骆驼之乡”“中国驼奶之乡”,将骆驼非物质文化与沙漠文化、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形成别具特色、交融发展的民族文化发展新格局,做亮骆驼文化品牌。相继举办中国骆驼大会、国际沙漠文化旅游节、阿拉善万峰驼那达慕等重大活动,成功申报蒙古族养驼习俗、赛驼等项目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成驼奶康养中心5处、驼文化旅游驿站5处,培育形成“大漠人家”旅游驿站120户。

四、强化景区分级管理

一是继续推进A级景区建设工程,以5A级标准提升巴丹吉林沙漠景区,培育曼德拉山岩画、海森楚鲁怪石和越野e族英雄会景区3个4A级,额日布盖峡谷、大漠天池、九棵树、黄草湖布日都海子、特布希彩虹谷5个3A级景区,尽快形成高A级景区支撑体系,实现高等级旅游资源与高A级景区配套发展。二是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完善生态旅游配套设施。旗内主要景区全部实现旅游公路通达,达到二级或三级公路标准,共建成旅游集散服务中心2座,旅游服务驿站5个,建成自驾车、房车营地4处624个车位,旅游厕所42座,旅游标识、交通标识系统基本满足旅游发展需要。

感谢您对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签 发 人:张璐

联 系 人:李红升

联系电话: 8338761


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

2024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