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 部门
索引号 111529000117637168/2024-00608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自然资源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部门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4-04-08
公文时效:

《阿拉善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政策解读

阿拉善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于2024325日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该规划是阿拉善盟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实践成果,对于阿拉善盟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的编制背景和过程

国土空间规划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2019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按照国家、自治区工作部署20196月阿拉善盟启动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盟委行署高度重视,成立了盟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印发了《阿拉善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系统开展双评估”“双评价13项专题研究;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于20221021获批启用。《规划》编制过程中多次召开专家咨询会问诊把脉,强化同有关部门和各旗区的规划协同,充分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规划》成果先后经盟国土空间规划委员全体会议、盟行署常务会议、人大阿盟工委会议审议通过,于20234月由盟行署呈报自治区人民政府申请批复。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技术审查会、自治区专家评审会、自治区厅际联合审查会、自治区集中审查2024325日,《规划》获得自治区政府批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思路

《规划》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是我盟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布局的纲领性规划,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目标,从蓝图式规划走向治理性规划。《规划》发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刚性约束和战略引领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的空间布局。《规划》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总要求,提高空间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规划》结合三区三线划定,将各类涉及空间开发保护的专项规划叠加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协调矛盾冲突,平衡空间需求,明确空间划定和管控规则,确保规划目标可操作、可考核。

三、《规划》的范围和期限

本次规划分为盟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盟域为阿拉善盟行政辖区,总面积2702万公顷。中心城区即阿拉善盟中心城镇巴彦浩特镇,规划中心城区范围面积5845公顷,城镇开发边界面积4379.35公顷。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期目标年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共1649节、213主要包括目标定位、发展底线、空间格局、空间品质、空间特色、支撑体系、区域协同、规划传导等方面内容。

一是明确发展目标定位。《规划》着眼阿拉善盟在国家、自治区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立足自身特色优势,落实上位规划对阿拉善盟的定位和要求,确定阿拉善盟总体定位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全国重要的亿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国家载人航天基地与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西部风情旅游示范区,漠北风情魅力之城。按照近期(2025年)、远期(2035年)、远景(2050年)确定了分阶段发展目标,建立了底线管控、结构效率、空间品质等三大类36项指标体系。

二是筑牢空间发展底线。《规划》坚持底线思维、保护优先,2035年,全盟耕地保有量面积不低于94.777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4.7673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5.2045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2898倍以内,用水总量不超过自治区下达指标,基本草原面积不低于11000.00万亩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洪涝风险控制线、工业用地控制线及城市绿线、蓝线、紫线、黄线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三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规划》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考虑盟域范围内山水林田湖草沙要素和城乡、产业、交通等空间发展需求,构建一屏、两廊、三沙三区、一核多点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三区统筹、多点协同的绿色高效的农牧空间格局一屏、两廊、多带、多点全域生态安全格局一核、四带、三组群的城镇空间格局。此外,《规划》遵循主导功能用途的原则,划定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和乡村发展区和矿产能源发展区等6类规划分区,实施差异化管控。

四是提升国土空间品质。构建绿色高效农牧空间方面明确农业发展区、牧业发展区、混合发展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草原保护性利用以阿拉善双峰驼、白绒山羊和小黄牛三大优势畜种为主要抓手,引导草原牧区精养少养、提质增效优化村庄布局、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现集约高效利用筑牢安全韧性高原生态空间方面,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林地、草地、湿地保护和利用,通过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与贺兰山西麓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发挥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锁边带功能,加强黑河和黄河两条生态廊道的建设,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塑造多元宜居城镇发展空间方面确定盟域城镇规模、等级和职能,建立中心城区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镇四级体系。保障重点产业空间需求,形成四区、六园、两口岸、多点产业空间格局。塑造大漠胡杨、神奇历史、魅力文化的城乡总体风貌定位,构建一核三区引领、一带两廊相承、特色风貌集聚的景观风貌格局。

五是塑造国土空间特色。《规划》明确重点保护居延遗址、定远营、曼德拉山岩画群、明长城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王府风情文化街、王府特色民居街片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巴丹吉林嘎查与伊布图嘎查两历史文化名村加强长城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弘扬厚植开放共享魅力国土空间,推进全盟文化和旅游业的提质增效,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苍天般的阿拉善”全域旅游文化品牌,构建一核、一环、四心、八大旅游目的地功能片区的旅游空间格局。

六是夯实支撑保障体系《规划》提出两横三纵、九大枢纽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为基础,保障铁路、公路、航空和综合运输大枢纽用地空间,打造互联互通综合运输交通体系。重点推进引黄工程建设,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健全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体系,严格落实防洪排涝、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防治等灾害防控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等安全防护要求,增强抵御灾害和事故的能力。统筹保障水、电、气、暖、通信、环境卫生等各类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发展安全韧性。统筹配置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各级生活圈体系,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

七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结合阿拉善盟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融入“双循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发展格局加强与蒙古国合作,实现阿拉善盟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省际协调联动,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力推进黄河“几字弯”生态保护与都市圈协同发展联合推进黑河经济区高质量发展。推进重点地区协调,强化阿拉善盟与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等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拓展与宁夏银川、中卫及甘肃酒泉、白银、景泰等城市的合作领域。强化军地协同,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格局。

八是新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聚焦风电、光伏、储能和氢能等新能源体系,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在全盟15个苏木镇布局新能源基地,至2035年,全盟发展新能源基地用地面积为255.92万公顷,布局抽水蓄能电站、火电调峰项目、压缩空气储能等新能源项目电力外送通道。划分北部金属矿产发展区、中部贵金属及非金属发展区、南部能源与非金属发展区三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区域,落实国家规划矿区布局和重点勘察开区布局,明确矿产资源开发调控方向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统筹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九是建立规划传导机制强化对下位规划的传导和约束,通过指标控制、底线管控、项目清单、政策要求等方式,将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重点项目,逐级落实到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实现规划数、线、图一致,并同步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确保各项规划目标落地落实。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策解读>部门
索引号 111529000117637168/2024-00608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自然资源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部门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4-04-08
公文时效:
《阿拉善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政策解读

阿拉善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于2024325日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该规划是阿拉善盟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实践成果,对于阿拉善盟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的编制背景和过程

国土空间规划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2019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按照国家、自治区工作部署20196月阿拉善盟启动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盟委行署高度重视,成立了盟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印发了《阿拉善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系统开展双评估”“双评价13项专题研究;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于20221021获批启用。《规划》编制过程中多次召开专家咨询会问诊把脉,强化同有关部门和各旗区的规划协同,充分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规划》成果先后经盟国土空间规划委员全体会议、盟行署常务会议、人大阿盟工委会议审议通过,于20234月由盟行署呈报自治区人民政府申请批复。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技术审查会、自治区专家评审会、自治区厅际联合审查会、自治区集中审查2024325日,《规划》获得自治区政府批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思路

《规划》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是我盟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布局的纲领性规划,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目标,从蓝图式规划走向治理性规划。《规划》发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刚性约束和战略引领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的空间布局。《规划》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总要求,提高空间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规划》结合三区三线划定,将各类涉及空间开发保护的专项规划叠加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协调矛盾冲突,平衡空间需求,明确空间划定和管控规则,确保规划目标可操作、可考核。

三、《规划》的范围和期限

本次规划分为盟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盟域为阿拉善盟行政辖区,总面积2702万公顷。中心城区即阿拉善盟中心城镇巴彦浩特镇,规划中心城区范围面积5845公顷,城镇开发边界面积4379.35公顷。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期目标年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共1649节、213主要包括目标定位、发展底线、空间格局、空间品质、空间特色、支撑体系、区域协同、规划传导等方面内容。

一是明确发展目标定位。《规划》着眼阿拉善盟在国家、自治区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立足自身特色优势,落实上位规划对阿拉善盟的定位和要求,确定阿拉善盟总体定位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全国重要的亿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国家载人航天基地与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西部风情旅游示范区,漠北风情魅力之城。按照近期(2025年)、远期(2035年)、远景(2050年)确定了分阶段发展目标,建立了底线管控、结构效率、空间品质等三大类36项指标体系。

二是筑牢空间发展底线。《规划》坚持底线思维、保护优先,2035年,全盟耕地保有量面积不低于94.777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4.7673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5.2045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2898倍以内,用水总量不超过自治区下达指标,基本草原面积不低于11000.00万亩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洪涝风险控制线、工业用地控制线及城市绿线、蓝线、紫线、黄线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三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规划》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考虑盟域范围内山水林田湖草沙要素和城乡、产业、交通等空间发展需求,构建一屏、两廊、三沙三区、一核多点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总体格局三区统筹、多点协同的绿色高效的农牧空间格局一屏、两廊、多带、多点全域生态安全格局一核、四带、三组群的城镇空间格局。此外,《规划》遵循主导功能用途的原则,划定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和乡村发展区和矿产能源发展区等6类规划分区,实施差异化管控。

四是提升国土空间品质。构建绿色高效农牧空间方面明确农业发展区、牧业发展区、混合发展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草原保护性利用以阿拉善双峰驼、白绒山羊和小黄牛三大优势畜种为主要抓手,引导草原牧区精养少养、提质增效优化村庄布局、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现集约高效利用筑牢安全韧性高原生态空间方面,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林地、草地、湿地保护和利用,通过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与贺兰山西麓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发挥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锁边带功能,加强黑河和黄河两条生态廊道的建设,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塑造多元宜居城镇发展空间方面确定盟域城镇规模、等级和职能,建立中心城区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镇四级体系。保障重点产业空间需求,形成四区、六园、两口岸、多点产业空间格局。塑造大漠胡杨、神奇历史、魅力文化的城乡总体风貌定位,构建一核三区引领、一带两廊相承、特色风貌集聚的景观风貌格局。

五是塑造国土空间特色。《规划》明确重点保护居延遗址、定远营、曼德拉山岩画群、明长城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王府风情文化街、王府特色民居街片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巴丹吉林嘎查与伊布图嘎查两历史文化名村加强长城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弘扬厚植开放共享魅力国土空间,推进全盟文化和旅游业的提质增效,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苍天般的阿拉善”全域旅游文化品牌,构建一核、一环、四心、八大旅游目的地功能片区的旅游空间格局。

六是夯实支撑保障体系《规划》提出两横三纵、九大枢纽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为基础,保障铁路、公路、航空和综合运输大枢纽用地空间,打造互联互通综合运输交通体系。重点推进引黄工程建设,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健全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体系,严格落实防洪排涝、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防治等灾害防控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等安全防护要求,增强抵御灾害和事故的能力。统筹保障水、电、气、暖、通信、环境卫生等各类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发展安全韧性。统筹配置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各级生活圈体系,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

七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结合阿拉善盟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融入“双循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发展格局加强与蒙古国合作,实现阿拉善盟高水平对外开放。强化省际协调联动,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力推进黄河“几字弯”生态保护与都市圈协同发展联合推进黑河经济区高质量发展。推进重点地区协调,强化阿拉善盟与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等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拓展与宁夏银川、中卫及甘肃酒泉、白银、景泰等城市的合作领域。强化军地协同,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格局。

八是新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聚焦风电、光伏、储能和氢能等新能源体系,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在全盟15个苏木镇布局新能源基地,至2035年,全盟发展新能源基地用地面积为255.92万公顷,布局抽水蓄能电站、火电调峰项目、压缩空气储能等新能源项目电力外送通道。划分北部金属矿产发展区、中部贵金属及非金属发展区、南部能源与非金属发展区三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区域,落实国家规划矿区布局和重点勘察开区布局,明确矿产资源开发调控方向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统筹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九是建立规划传导机制强化对下位规划的传导和约束,通过指标控制、底线管控、项目清单、政策要求等方式,将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重点项目,逐级落实到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实现规划数、线、图一致,并同步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确保各项规划目标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