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优化营商环境 > 善优服·微课堂

【政务服务】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用语规范(3)

11.线上政务服务


【概念解释】通过政务服务门户、移动终端、第三方互联网入口等互联网服务渠道提供的各类政务服务。

【近义词】“一网通办” “互联网+政务服务”等。

【词条意义】线上政务服务是政务服务发展趋势,通过“互联网十”数据共享等技术,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政务服务。


12.线下政务服务


【概念解释】通过政务服务综合实体大厅、部门专业大厅、基层便民服务网点、自助服务终端等服务渠道,现场提供的各类政务服务。

【近义词】“现场办理” “窗口办理”等。

【词条意义】线下政务服务是政务服务基础形态,通过面对面、帮办代办、自助服务等方式,为企业、群众提供周到温馨的政务服务。


13.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


【概念解释】通过业务整合和交互、信息共享、应用标准化和服务节点网络化,推动政务服务互通性建设,把线上线下分散部署、网络环境各异的政务服务设施,有机地、一体化地连接起来,最大限度统筹服务资源、提高协同能力、压缩办理和决策链路,大幅度提升政务服务全过程运行效率,形成响应速度和节奏更快、灵活度和适应性更高、效能和效果更优的政务服务体系。

【近义词】“线上+线下” “线上一网通办、线下综合受理”等。

【词条意义】通过业务、数据、应用、技术四个层面融合,建立一体化政务服务融合体系,帮助政务服务实施机构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能。


14.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


【概念解释】由国务院批准有关省级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组织试点市、县 (市、区) 或开发区就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实现形式进行探索。将政府各部门的行政许可权交由一个部门行使,或者将一个部门的行政许可权交由另一个部门行使。

【近义词】“一枚印章管审批”等。

【词条意义】将分散的行政许可权统一划转至行政审批部门,实现审批职能和监管职能的相对分离,审批和监管部门互相监督,使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将原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事项集中在一个部门,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有效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打破原有按部门设置审批窗口、行使审批权模式,跨部门跨行业重新整合,有效节约行政资源,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可以有效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缩减审批办结时间,大力提升行政效能,有助于推动审批服务标准化和信息化。


15.审管协同


【概念解释】审批和监管有机结合,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健全审管衔接机制,实现审批和监管信息实时共享。

【近义词】“审管联动”等。

【词条意义】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合理界定行政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的职责边界,建立健全行政审批与监管无缝衔接的运行机制,加强审批与监管协调联动。


信息来源:商河行政审批服务局
首页
>专题栏目>优化营商环境>善优服·微课堂
【政务服务】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用语规范(3)

11.线上政务服务


【概念解释】通过政务服务门户、移动终端、第三方互联网入口等互联网服务渠道提供的各类政务服务。

【近义词】“一网通办” “互联网+政务服务”等。

【词条意义】线上政务服务是政务服务发展趋势,通过“互联网十”数据共享等技术,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政务服务。


12.线下政务服务


【概念解释】通过政务服务综合实体大厅、部门专业大厅、基层便民服务网点、自助服务终端等服务渠道,现场提供的各类政务服务。

【近义词】“现场办理” “窗口办理”等。

【词条意义】线下政务服务是政务服务基础形态,通过面对面、帮办代办、自助服务等方式,为企业、群众提供周到温馨的政务服务。


13.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


【概念解释】通过业务整合和交互、信息共享、应用标准化和服务节点网络化,推动政务服务互通性建设,把线上线下分散部署、网络环境各异的政务服务设施,有机地、一体化地连接起来,最大限度统筹服务资源、提高协同能力、压缩办理和决策链路,大幅度提升政务服务全过程运行效率,形成响应速度和节奏更快、灵活度和适应性更高、效能和效果更优的政务服务体系。

【近义词】“线上+线下” “线上一网通办、线下综合受理”等。

【词条意义】通过业务、数据、应用、技术四个层面融合,建立一体化政务服务融合体系,帮助政务服务实施机构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能。


14.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


【概念解释】由国务院批准有关省级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组织试点市、县 (市、区) 或开发区就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实现形式进行探索。将政府各部门的行政许可权交由一个部门行使,或者将一个部门的行政许可权交由另一个部门行使。

【近义词】“一枚印章管审批”等。

【词条意义】将分散的行政许可权统一划转至行政审批部门,实现审批职能和监管职能的相对分离,审批和监管部门互相监督,使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将原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事项集中在一个部门,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有效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打破原有按部门设置审批窗口、行使审批权模式,跨部门跨行业重新整合,有效节约行政资源,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可以有效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缩减审批办结时间,大力提升行政效能,有助于推动审批服务标准化和信息化。


15.审管协同


【概念解释】审批和监管有机结合,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健全审管衔接机制,实现审批和监管信息实时共享。

【近义词】“审管联动”等。

【词条意义】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合理界定行政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的职责边界,建立健全行政审批与监管无缝衔接的运行机制,加强审批与监管协调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