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旗区新闻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看!生态建设中的“阿拉善模式”

从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人沙博弈到人沙和谐,多年来,阿拉善创新探索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治沙模式,通过防、治、用、养等措施,对沙化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治理,打造了一系列亮丽的“绿色名片”。

在阿右旗一望无际的荒漠中,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在沙漠里制作草方格,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经过多年的实践,阿右旗针对本地干旱缺水的实际,按照“以水定林、量水而行”的原则进行植被修复,实行低密度的近自然造林种草,这样不仅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分,后续还能栽植梭梭等沙生灌木,逐渐发展成为防沙植物带。自2012年以来,阿右旗累计完成林草生态建设任务388万亩,建成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3个,巴丹吉林沙漠东移南侵之势得以有效缓解,初步形成了“千里绿障锁黄龙”的壮丽景观。

近年来,额济纳旗把保护好胡杨林、黑河水、居延海和蓝天净土作为谋划发展的基准线,不断推动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今年,在额济纳湿地文化公园就发现了对水质要求极高的鸳鸯,这是湿地文化公园建成后鸳鸯首次光临。

阿拉善是国家“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重点治理区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防沙治沙的持久性与艰巨性。如今,在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下,全盟已累计完成荒漠化治理任务91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的2.96%增加到8.4%,草原植被覆盖度由不足15%达到现在的23.2%。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单一的营造林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一组组有力有为的数据背后,是阿拉善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之路的生动写照,更是阿拉善坚决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不断创造沙漠绿色奇迹的宣言。

信息来源:阿右旗融媒体中心
首页
>要闻动态>旗区新闻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看!生态建设中的“阿拉善模式”

从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人沙博弈到人沙和谐,多年来,阿拉善创新探索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治沙模式,通过防、治、用、养等措施,对沙化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治理,打造了一系列亮丽的“绿色名片”。

在阿右旗一望无际的荒漠中,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在沙漠里制作草方格,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经过多年的实践,阿右旗针对本地干旱缺水的实际,按照“以水定林、量水而行”的原则进行植被修复,实行低密度的近自然造林种草,这样不仅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分,后续还能栽植梭梭等沙生灌木,逐渐发展成为防沙植物带。自2012年以来,阿右旗累计完成林草生态建设任务388万亩,建成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3个,巴丹吉林沙漠东移南侵之势得以有效缓解,初步形成了“千里绿障锁黄龙”的壮丽景观。

近年来,额济纳旗把保护好胡杨林、黑河水、居延海和蓝天净土作为谋划发展的基准线,不断推动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今年,在额济纳湿地文化公园就发现了对水质要求极高的鸳鸯,这是湿地文化公园建成后鸳鸯首次光临。

阿拉善是国家“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重点治理区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防沙治沙的持久性与艰巨性。如今,在一代代治沙人的努力下,全盟已累计完成荒漠化治理任务91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盟初的2.96%增加到8.4%,草原植被覆盖度由不足15%达到现在的23.2%。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单一的营造林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一组组有力有为的数据背后,是阿拉善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之路的生动写照,更是阿拉善坚决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不断创造沙漠绿色奇迹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