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旗区新闻

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丨张修瑜:精准定位科学谋划 绘就多元化发展蓝图

“五大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关系着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是内蒙古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必须扛起的要责和重任。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落实“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强劲动力,加压加力推动落实五大任务出成果、见实效,奋力书写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答卷。“示范区将把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盟委、行署关于‘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三北精神’和‘蒙古马精神’,制定清单、健全机制,全力推动工作落实。”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如何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推进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专访了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修瑜。


张修瑜说,将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推进实施西部荒漠化综合治理二期项目,2024-2025年计划实施工程固沙7.1万亩、人工种草12.1万亩,大力争取“三北”防护林六期项目,2026-2030年计划完成腾格里沙漠综合治理任务20万亩。推进腾格里自然保护区和小微湿地建设,力争到2030年公益林、草原投保实现全覆盖。继续推进1个草原固定监测点和4个常规监测点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实施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带动全产业链减废增效。提高产业项目环保准入门槛,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产品。实现单个项目工业增加值每万元能耗在两吨标准煤以下。


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 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力争到2026年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打造高端特种染料生产基地、新型农医兽原料药产业示范基地、特种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向技术高新化、产业集聚化、产品高端化发展。推动现有焦化产能扩能600~800万吨。以新能源发展为核心,打造低碳循环立体经济示范基地,推动实施绿色清洁能源电解生产金属镁“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和高端锻造镁合金汽车轮毂项目。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

推动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严格落实“三个一批”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矿山逐步有序退出。对现有小矿进行技术改造,资源整合,2025年前将17家砂石土矿山整合为10家。加快示范区6.063平方公里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盟级相关专项资金逐年治理,计划2027年全部完成。创新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体制,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风电和光伏产业基地,推进示范区空间优化和园区联动发展。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增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保供能力

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规划发展900平方公里5G瓦风力发电和500平方公里24G瓦光伏发电产业。加大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力度,探索整区屋顶光伏建设,推动阿拉善盟液压气动复合储能系统实证示范项目、腾格里6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2024年建成投产。加快500千伏双回输电线路和变电建设进度,推进国家电投铝电公司阿拉善盟风光一体化降碳增绿项目在2024年开工建设。


加快推动农牧业现代化 提升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综合生产能力

推进高标准农田升级,计划年前完成改造7万亩。鼓励和支持舍饲养殖业发展,力争到明年示范区舍饲养殖规模达9.5万头(只)。2024年计划打造1000亩的“菜篮子”稳产保供基地;持续推进麒麟瓜种植基地建设,2024年麒麟瓜种植规模达5000亩。农业机械化率达90.5%。


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推动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提质升级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

推动锦洋化工等4家企业实现自营出口业务。鼓励和支持示范区外贸企业开拓非洲、美国、拉美及“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新兴市场。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力争2024年建成兰格2500苯挫草酮、建成冠仕达特种助剂等项目。加强区域协作互动。加强与中卫、吴忠等周边地区的空间开发联动机制,依托水发丰远阿拉善12GW风光一体化大基地和水发丰远腾格里3GW新能源项目建设蒙宁跨区域经济合作区。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突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引领、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预计2024年完成民族团结主题公园建设。

信息来源:今日阿拉善
首页
>要闻动态>旗区新闻
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丨张修瑜:精准定位科学谋划 绘就多元化发展蓝图

“五大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关系着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是内蒙古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必须扛起的要责和重任。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落实“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强劲动力,加压加力推动落实五大任务出成果、见实效,奋力书写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答卷。“示范区将把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盟委、行署关于‘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三北精神’和‘蒙古马精神’,制定清单、健全机制,全力推动工作落实。”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如何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推进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专访了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修瑜。


张修瑜说,将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推进实施西部荒漠化综合治理二期项目,2024-2025年计划实施工程固沙7.1万亩、人工种草12.1万亩,大力争取“三北”防护林六期项目,2026-2030年计划完成腾格里沙漠综合治理任务20万亩。推进腾格里自然保护区和小微湿地建设,力争到2030年公益林、草原投保实现全覆盖。继续推进1个草原固定监测点和4个常规监测点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实施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带动全产业链减废增效。提高产业项目环保准入门槛,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产品。实现单个项目工业增加值每万元能耗在两吨标准煤以下。


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 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力争到2026年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打造高端特种染料生产基地、新型农医兽原料药产业示范基地、特种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向技术高新化、产业集聚化、产品高端化发展。推动现有焦化产能扩能600~800万吨。以新能源发展为核心,打造低碳循环立体经济示范基地,推动实施绿色清洁能源电解生产金属镁“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和高端锻造镁合金汽车轮毂项目。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

推动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严格落实“三个一批”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矿山逐步有序退出。对现有小矿进行技术改造,资源整合,2025年前将17家砂石土矿山整合为10家。加快示范区6.063平方公里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盟级相关专项资金逐年治理,计划2027年全部完成。创新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体制,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风电和光伏产业基地,推进示范区空间优化和园区联动发展。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增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保供能力

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规划发展900平方公里5G瓦风力发电和500平方公里24G瓦光伏发电产业。加大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力度,探索整区屋顶光伏建设,推动阿拉善盟液压气动复合储能系统实证示范项目、腾格里6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2024年建成投产。加快500千伏双回输电线路和变电建设进度,推进国家电投铝电公司阿拉善盟风光一体化降碳增绿项目在2024年开工建设。


加快推动农牧业现代化 提升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综合生产能力

推进高标准农田升级,计划年前完成改造7万亩。鼓励和支持舍饲养殖业发展,力争到明年示范区舍饲养殖规模达9.5万头(只)。2024年计划打造1000亩的“菜篮子”稳产保供基地;持续推进麒麟瓜种植基地建设,2024年麒麟瓜种植规模达5000亩。农业机械化率达90.5%。


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推动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提质升级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

推动锦洋化工等4家企业实现自营出口业务。鼓励和支持示范区外贸企业开拓非洲、美国、拉美及“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新兴市场。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力争2024年建成兰格2500苯挫草酮、建成冠仕达特种助剂等项目。加强区域协作互动。加强与中卫、吴忠等周边地区的空间开发联动机制,依托水发丰远阿拉善12GW风光一体化大基地和水发丰远腾格里3GW新能源项目建设蒙宁跨区域经济合作区。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突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引领、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预计2024年完成民族团结主题公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