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动态】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国土资源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进“五大任务”落地见效
- 发布日期:2023-11-02 10:34
- 浏览次数:
- 朗读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示范区国土资源局结合两区实际,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依令而谋,从政治站位出发,以实际行动加快推进五大任务落地见效。
完成自然保护体系建设。结合“三区三线”划定,优化调整生态保护红线,两区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用地1298.50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占比28.85%,生态保护红线成果已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核启用;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审查重要依据。截至目前,没有项目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进行有限人为活动;严格新设矿业权准入制度,2023年未新设矿业权,在期有效矿业权与生态红线、各类自然保护地均不重叠。
持续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以自治区“五个大起底”行动为契机,扎实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消化工作。2023年下达两区批而未供消化任务92公顷,已完成消化面积116.4098公顷,完成任务占比126.53%。2023年下达两区闲置土地处置任务量29公顷,已消除闲置土地面积32.7488公顷。
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推进实施了阿拉善左旗乌斯太镇沟北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地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1494万余,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治理规模90.09公顷。分年度制定了绿色矿山建设计划,3家矿山企业正按照绿色矿山现行标准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待新的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和修订的评价指标发布后,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切实维护内部安全稳定。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多措并举化解信访矛盾。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排查,对偷采盗采、超层越界、无证开采等违法采矿行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截至目前,对非煤矿山和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面排查,检查非煤矿山企业3家23次,出动人员57人;检查中发现隐患问题5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对沟北、嘎顺、西山、三棵树等偷挖盗采易发区开展巡查32次,其中夜查9次,巡查人数62人。强化汛期值班值守制度,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区3处,检查次数59次出动人员158人次。
全面推进能源用地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构建新能源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提出明确要求。示范区国土资源局全力保障新能源用地需求,倡导大型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沙漠、戈壁、荒漠等未利用地。2023年以来,组卷上报了中广核阿拉善20MW分散式风电项目等7个新能源项目,批复面积5.5406公顷。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督促辖区苏木人民政府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做好耕地保护巡查管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持续开展耕地卫片监督与进出平衡的核查工作,确保两区9.9267万亩耕地(含河道耕地)保护目标不减少。组织上报了《示范区2022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切实加强耕地“进出平衡”的日常监管,确保示范区区域内长期稳定利用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扎实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增量,持续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的打击力度。
编辑:王集勇信息来源:示范区国土资源局【两区动态】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国土资源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进“五大任务”落地见效- 发布时间:2023-11-02 10:34
- 来源:示范区国土资源局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示范区国土资源局结合两区实际,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依令而谋,从政治站位出发,以实际行动加快推进五大任务落地见效。
完成自然保护体系建设。结合“三区三线”划定,优化调整生态保护红线,两区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用地1298.50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占比28.85%,生态保护红线成果已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核启用;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审查重要依据。截至目前,没有项目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进行有限人为活动;严格新设矿业权准入制度,2023年未新设矿业权,在期有效矿业权与生态红线、各类自然保护地均不重叠。
持续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以自治区“五个大起底”行动为契机,扎实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消化工作。2023年下达两区批而未供消化任务92公顷,已完成消化面积116.4098公顷,完成任务占比126.53%。2023年下达两区闲置土地处置任务量29公顷,已消除闲置土地面积32.7488公顷。
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推进实施了阿拉善左旗乌斯太镇沟北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地生态修复项目,总投资1494万余,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治理规模90.09公顷。分年度制定了绿色矿山建设计划,3家矿山企业正按照绿色矿山现行标准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待新的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和修订的评价指标发布后,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切实维护内部安全稳定。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多措并举化解信访矛盾。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排查,对偷采盗采、超层越界、无证开采等违法采矿行为,发现一起、严惩一起。截至目前,对非煤矿山和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面排查,检查非煤矿山企业3家23次,出动人员57人;检查中发现隐患问题5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对沟北、嘎顺、西山、三棵树等偷挖盗采易发区开展巡查32次,其中夜查9次,巡查人数62人。强化汛期值班值守制度,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区3处,检查次数59次出动人员158人次。
全面推进能源用地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构建新能源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提出明确要求。示范区国土资源局全力保障新能源用地需求,倡导大型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沙漠、戈壁、荒漠等未利用地。2023年以来,组卷上报了中广核阿拉善20MW分散式风电项目等7个新能源项目,批复面积5.5406公顷。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督促辖区苏木人民政府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做好耕地保护巡查管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持续开展耕地卫片监督与进出平衡的核查工作,确保两区9.9267万亩耕地(含河道耕地)保护目标不减少。组织上报了《示范区2022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切实加强耕地“进出平衡”的日常监管,确保示范区区域内长期稳定利用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扎实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增量,持续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的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