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科技赋农 增产优产有“底气”
- 发布日期:2023-10-10 09:23
- 浏览次数:
- 朗读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引导农民规模化、科学化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
走进塔日阿图嘎查种植大户任培福的玉米地,放眼望去,连片的玉米郁郁葱葱,满目植株挺拔整齐、长势喜人,一个个玉米棒子修长饱满,丰收在望。
种植大户任培福:今年虽说是天年比较干旱,但是我们玉米长势比较好,首先,春天播种的时候我们覆了膜,覆了膜有很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保水,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前期用了有机肥也效果比较好。
提及玉米如何科学化种植时,任培福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了他的种植经验。从过去亩产1500斤到1600斤,再到现在的将近2000斤;从过去每亩玉米种植密度4000株,到现在达到6000株,作为示范区种植大户的任培福亲身经历了科技给玉米产量带来的飞跃。
种植大户任培福:我们现在种植的面积是越来越大了,产量也越来越好,一方面是我们自己多年种植经验比较多,还有就是科学技术的推广也比较好。
近年来,示范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使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得以实现,通过科学管理推进土地标准化、规模化。同时,加强农作物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按照“建基地、引品种、促推广”的思路,向种植大户、合作社推广具有优质高产、多抗耐逆、适应性强等特点的优良品种,指导农民科学选种用种。
示范区种子经销商许有云:我们售卖的种子都是精挑细选适宜当地种植、产量高、效益好的新品种。近几年我们主要售卖的是先锋系列的品种,种植出来的玉米高抗青枯,抗倒伏、产量高,农民反应都很好。
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刀、喷药不下地、收获不弯腰……如今,这已成为示范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真实写照。农业机械化率逐年提高,也让农户种粮更有“底气”和“劲头”,示范区以耕地、种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等主要生产环节为重点,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夯实粮食持续稳定丰收的根基,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示范区农牧林水局农牧业办公室主任阿拉腾巴根:近年来,我们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方面积极探索,通过技术支持、资金扶持等多种措施,加大农机购入以及专业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并积极引导、培育和扶持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加快推进农机化服务提档升级。
粮食丰收,从来都不能指望“天公作美”,而是靠“事在人为”。机械化作业、新技术推广、“新农人”引领……新一代科技技术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让示范区的农业生产透着浓浓的“科技范”,科技赋能让农业发展焕发新的生机。
编辑:杨欣张政德信息来源:融媒体中心【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科技赋农 增产优产有“底气”- 发布时间:2023-10-10 09:23
- 来源:融媒体中心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引导农民规模化、科学化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
走进塔日阿图嘎查种植大户任培福的玉米地,放眼望去,连片的玉米郁郁葱葱,满目植株挺拔整齐、长势喜人,一个个玉米棒子修长饱满,丰收在望。
种植大户任培福:今年虽说是天年比较干旱,但是我们玉米长势比较好,首先,春天播种的时候我们覆了膜,覆了膜有很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保水,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前期用了有机肥也效果比较好。
提及玉米如何科学化种植时,任培福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了他的种植经验。从过去亩产1500斤到1600斤,再到现在的将近2000斤;从过去每亩玉米种植密度4000株,到现在达到6000株,作为示范区种植大户的任培福亲身经历了科技给玉米产量带来的飞跃。
种植大户任培福:我们现在种植的面积是越来越大了,产量也越来越好,一方面是我们自己多年种植经验比较多,还有就是科学技术的推广也比较好。
近年来,示范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使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得以实现,通过科学管理推进土地标准化、规模化。同时,加强农作物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按照“建基地、引品种、促推广”的思路,向种植大户、合作社推广具有优质高产、多抗耐逆、适应性强等特点的优良品种,指导农民科学选种用种。
示范区种子经销商许有云:我们售卖的种子都是精挑细选适宜当地种植、产量高、效益好的新品种。近几年我们主要售卖的是先锋系列的品种,种植出来的玉米高抗青枯,抗倒伏、产量高,农民反应都很好。
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刀、喷药不下地、收获不弯腰……如今,这已成为示范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真实写照。农业机械化率逐年提高,也让农户种粮更有“底气”和“劲头”,示范区以耕地、种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等主要生产环节为重点,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夯实粮食持续稳定丰收的根基,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示范区农牧林水局农牧业办公室主任阿拉腾巴根:近年来,我们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方面积极探索,通过技术支持、资金扶持等多种措施,加大农机购入以及专业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并积极引导、培育和扶持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加快推进农机化服务提档升级。
粮食丰收,从来都不能指望“天公作美”,而是靠“事在人为”。机械化作业、新技术推广、“新农人”引领……新一代科技技术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让示范区的农业生产透着浓浓的“科技范”,科技赋能让农业发展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