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文件 >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52900000000017/2022-03397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文字号: 阿卫健中(蒙)字〔2022〕35号 成文时间: 2022-09-16
公文时效: 有效

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推进中医(蒙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旗卫健委、盟中心医院、盟蒙医医院:

为进一步做好我盟中医(蒙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工作,按照《阿拉善盟“十四五”中医药(蒙医药)规划》要求,我委制定了《阿拉善盟推进中医蒙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9月16日


阿拉善盟推进中医蒙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医药(蒙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按照《阿拉善盟“十四五”中医药(蒙医药)规划》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全盟中医(蒙医)治未病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治未病服务的需求,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推进中医(蒙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完善中医药(蒙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拓展中医药(蒙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和服务模式,丰富中医药(蒙医药)健康服务产品和种类,优化中医药(蒙医药)健康服务环境。至2022年底,阿拉善盟蒙医医院、阿左旗中医蒙医医院实现治未病中心(科)服务升级;遴选推广5个针对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中医(蒙医)治未病干预方案;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的中医药(蒙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达到71%、77%。至2025年,建成2个中医(蒙医)治未病示范中心,50%二级及以上中医(蒙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科)升级,推广10个针对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中医(蒙医)治未病干预方案。示范型和优质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中医(蒙医)治未病区。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的中医药(蒙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达到75%、85%.

二、任务内容

(一)完善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网络。

1.持续加强中医(蒙医)治未病中心建设。盟蒙医医院要按《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蒙医)治未病中心建设指南》(见附件)的指标要求建设治未病中心。阿左旗中医蒙医医院、额济纳旗蒙医医院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治未病中心(科)条件建设。

2. 提升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能力。二级以上中医(蒙医)医院按照标准要求配备中医(蒙医)健康状态辨识及评估、健康干预、健康咨询与指导、康复等设备设施及信息管理、多媒体教学、影像演示等中医(蒙医)治未病设备。根据群众需求和医院特色逐步完善治未病科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内容和种类,同时,要统筹各种资源,进一步优化完善治未病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功能,将治未病服务拓展至医院其他临床科室,逐步融入疾病诊疗全过程,推进“治未病”健康服务升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中医馆(蒙医馆)提档升级,完善治未病设施设备,并配备能够提供治未病服务的中医(蒙医)医师或全科医师,丰富中医药(蒙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逐步扩大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的中医药(蒙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

3.推动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治未病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在全院推广中医(蒙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发挥中医药(蒙医药)在妇女儿童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推动中医药(蒙医药)治未病与妇幼保健服务深度融合,将中医药(蒙医药)服务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妇幼保健服务中,加强妇幼机构中医药(蒙医药)适宜技术和中成药(蒙成药)用药培训。到2025年,盟中心医院要推广不少于5个中(蒙)西医结合的治未病干预方案。

(二)加强中医(蒙医)治未病人才队伍建设。

4.培养培训治未病专业骨干。建立将盟蒙医医院、阿左旗中医蒙医医院逐步打造为我盟蒙医、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指导中心,承担各级医疗机构的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学科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依托自治区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技术指导中心,进行治未病服务骨干师资培养,从2023年到2025年,分三年实施。制定当地“治未病”人才培养计划,发挥中医(蒙医)治未病技术服务指导中心和专家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规范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模式,重点培训“治未病”服务的理念、主要内容及服务流程,中医(蒙医)体质辨识,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的主要方法及技术,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的标准、指南、技术规范等,切实提高专业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5.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岗位培训。各级中医(蒙医)医院要发挥基层指导职能,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蒙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培训和督导。每年为基层培训治未病人才,深入基层培训、推广技术4次以上,提高中医药(蒙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水平。

6.加强治未病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各级中医(蒙医)医疗机构按照要求配齐中医(蒙医)治未病科室专职医护人员,各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配备比例符合要求。

(三)优化治未病服务流程和内容。

7.优化治未病服务流程。各级中医(蒙医)医院要明确治未病中心的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治未病服务标准、规范及指南。要积极开展治未病技术方法遴选与特定健康状态人群治未病干预方案的制定并推广使用。要明确服务内容,在门诊针对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提供中医(蒙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针对入院病人,会同接诊科室为患者提供辨识评估指导、调理干预和出院后康复指导。

8.总结优化中医(蒙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蒙医)“治未病”专科联盟、指导中心的作用,组织专家开展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效果的总结和评价,针对中医(蒙医)治未病重点人群和优势病种,研究总结一批“治未病”服务项目和相匹配的技术操作规范,并向全盟推广。至2025年,推广10个针对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中医(蒙医)治未病干预方案。

(四)积极支持开展“治未病”科学研究。

9.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协同挖掘、继承、集成、创新、丰富和发展治未病服务技术方法及产品。推进“治未病”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利用制定推广针对重点人群、慢性病患者的治未病服务包,鼓励家庭医生根据签约居民的健康需求,在中医(蒙医)医师的指导下,提供中医(蒙医)健康教育、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服务。

(五)深入开展治未病文化宣传活动。

10.各中医(蒙医)医院在治未病科(中心)的环境形象建设上要注重体现中医药(蒙医药)文化特点,有规律的开展各类中医药(蒙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宣教。要加强与传统媒体、新媒体及相关机构、单位的合作,丰富传播形式,创制传播产品,构建治未病健康文化的传播平台,形成各自的中医药(蒙医药)文化传播品牌。利用医疗机构网站设立专栏,通过讲座、论坛、报刊、新媒体等各种形式,大力普及中医药(蒙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普及治未病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积极推进中医药(蒙医药)养生保健文化和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旗区(区)卫生健康委要加强对辖区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的组织领导,明确部门分工和人员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制订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指导“治未病”服务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二)强化考核评估。盟卫健委建立健全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工作评估机制,结合工程主要目标任务,细化任务分工。开展总体进度、年度计划的检查与绩效考核,对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将“治未病”健康工程纳入健康阿拉善建设党政绩效考核内容、等级医院评审重点内容、医院巡查重点内容加以推进。

(三)加大宣传力度。深化中医中药中国行、蒙医蒙药内蒙古行活动,实施中医药(蒙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普及中医药(蒙医药)健康知识,推广融入中医(蒙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文件下载: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推进中医(蒙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的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

政策解读:推进中医(蒙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员会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府文件>部门文件
索引号 152900000000017/2022-03397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文字号: 阿卫健中(蒙)字〔2022〕35号 成文时间: 2022-09-16
公文时效: 有效
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推进中医(蒙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旗卫健委、盟中心医院、盟蒙医医院:

为进一步做好我盟中医(蒙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工作,按照《阿拉善盟“十四五”中医药(蒙医药)规划》要求,我委制定了《阿拉善盟推进中医蒙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9月16日


阿拉善盟推进中医蒙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医药(蒙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按照《阿拉善盟“十四五”中医药(蒙医药)规划》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全盟中医(蒙医)治未病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治未病服务的需求,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推进中医(蒙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完善中医药(蒙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拓展中医药(蒙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和服务模式,丰富中医药(蒙医药)健康服务产品和种类,优化中医药(蒙医药)健康服务环境。至2022年底,阿拉善盟蒙医医院、阿左旗中医蒙医医院实现治未病中心(科)服务升级;遴选推广5个针对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中医(蒙医)治未病干预方案;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的中医药(蒙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达到71%、77%。至2025年,建成2个中医(蒙医)治未病示范中心,50%二级及以上中医(蒙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科)升级,推广10个针对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中医(蒙医)治未病干预方案。示范型和优质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中医(蒙医)治未病区。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的中医药(蒙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达到75%、85%.

二、任务内容

(一)完善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网络。

1.持续加强中医(蒙医)治未病中心建设。盟蒙医医院要按《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蒙医)治未病中心建设指南》(见附件)的指标要求建设治未病中心。阿左旗中医蒙医医院、额济纳旗蒙医医院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治未病中心(科)条件建设。

2. 提升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能力。二级以上中医(蒙医)医院按照标准要求配备中医(蒙医)健康状态辨识及评估、健康干预、健康咨询与指导、康复等设备设施及信息管理、多媒体教学、影像演示等中医(蒙医)治未病设备。根据群众需求和医院特色逐步完善治未病科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内容和种类,同时,要统筹各种资源,进一步优化完善治未病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功能,将治未病服务拓展至医院其他临床科室,逐步融入疾病诊疗全过程,推进“治未病”健康服务升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中医馆(蒙医馆)提档升级,完善治未病设施设备,并配备能够提供治未病服务的中医(蒙医)医师或全科医师,丰富中医药(蒙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逐步扩大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的中医药(蒙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

3.推动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治未病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在全院推广中医(蒙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发挥中医药(蒙医药)在妇女儿童预防保健中的作用,推动中医药(蒙医药)治未病与妇幼保健服务深度融合,将中医药(蒙医药)服务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妇幼保健服务中,加强妇幼机构中医药(蒙医药)适宜技术和中成药(蒙成药)用药培训。到2025年,盟中心医院要推广不少于5个中(蒙)西医结合的治未病干预方案。

(二)加强中医(蒙医)治未病人才队伍建设。

4.培养培训治未病专业骨干。建立将盟蒙医医院、阿左旗中医蒙医医院逐步打造为我盟蒙医、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指导中心,承担各级医疗机构的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学科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依托自治区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技术指导中心,进行治未病服务骨干师资培养,从2023年到2025年,分三年实施。制定当地“治未病”人才培养计划,发挥中医(蒙医)治未病技术服务指导中心和专家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规范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模式,重点培训“治未病”服务的理念、主要内容及服务流程,中医(蒙医)体质辨识,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的主要方法及技术,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的标准、指南、技术规范等,切实提高专业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5.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岗位培训。各级中医(蒙医)医院要发挥基层指导职能,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蒙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培训和督导。每年为基层培训治未病人才,深入基层培训、推广技术4次以上,提高中医药(蒙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水平。

6.加强治未病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各级中医(蒙医)医疗机构按照要求配齐中医(蒙医)治未病科室专职医护人员,各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配备比例符合要求。

(三)优化治未病服务流程和内容。

7.优化治未病服务流程。各级中医(蒙医)医院要明确治未病中心的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治未病服务标准、规范及指南。要积极开展治未病技术方法遴选与特定健康状态人群治未病干预方案的制定并推广使用。要明确服务内容,在门诊针对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提供中医(蒙医)特色健康管理服务;针对入院病人,会同接诊科室为患者提供辨识评估指导、调理干预和出院后康复指导。

8.总结优化中医(蒙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蒙医)“治未病”专科联盟、指导中心的作用,组织专家开展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效果的总结和评价,针对中医(蒙医)治未病重点人群和优势病种,研究总结一批“治未病”服务项目和相匹配的技术操作规范,并向全盟推广。至2025年,推广10个针对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中医(蒙医)治未病干预方案。

(四)积极支持开展“治未病”科学研究。

9.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协同挖掘、继承、集成、创新、丰富和发展治未病服务技术方法及产品。推进“治未病”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利用制定推广针对重点人群、慢性病患者的治未病服务包,鼓励家庭医生根据签约居民的健康需求,在中医(蒙医)医师的指导下,提供中医(蒙医)健康教育、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服务。

(五)深入开展治未病文化宣传活动。

10.各中医(蒙医)医院在治未病科(中心)的环境形象建设上要注重体现中医药(蒙医药)文化特点,有规律的开展各类中医药(蒙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宣教。要加强与传统媒体、新媒体及相关机构、单位的合作,丰富传播形式,创制传播产品,构建治未病健康文化的传播平台,形成各自的中医药(蒙医药)文化传播品牌。利用医疗机构网站设立专栏,通过讲座、论坛、报刊、新媒体等各种形式,大力普及中医药(蒙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八段锦等养生保健方法,普及治未病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积极推进中医药(蒙医药)养生保健文化和科普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旗区(区)卫生健康委要加强对辖区中医(蒙医)治未病服务的组织领导,明确部门分工和人员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制订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指导“治未病”服务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二)强化考核评估。盟卫健委建立健全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工作评估机制,结合工程主要目标任务,细化任务分工。开展总体进度、年度计划的检查与绩效考核,对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将“治未病”健康工程纳入健康阿拉善建设党政绩效考核内容、等级医院评审重点内容、医院巡查重点内容加以推进。

(三)加大宣传力度。深化中医中药中国行、蒙医蒙药内蒙古行活动,实施中医药(蒙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普及中医药(蒙医药)健康知识,推广融入中医(蒙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文件下载: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推进中医(蒙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的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

政策解读:推进中医(蒙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实施方案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