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 应知应会课堂开讲啦!(第2期)
- 发布日期:2022-08-18 15:01
- 浏览次数:
- 朗读
1.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2.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阿拉善盟有(38)个民族。
4.我国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5.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是(社会性、规范性、地域性、稳定性、敏感性)。
6.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的自由)。
7.五大宗教是指(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
8.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9.民族团结的含义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10.“三个离不开”思想是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1.“五个维护”是指(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12.民族团结进步必须坚持的“四个不动摇”的内容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必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动摇,必须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必须坚持维护祖国统一不动摇)。
1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14.我国共有(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120)个。
15.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实行了区域自治。
16.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17.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顺序组成。
18.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成立最早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团结】 应知应会课堂开讲啦!(第2期)- 发布时间:2022-08-18 15:01
- 来源:阿拉善盟民族事务委员会
1.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2.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阿拉善盟有(38)个民族。
4.我国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5.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是(社会性、规范性、地域性、稳定性、敏感性)。
6.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的自由)。
7.五大宗教是指(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
8.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9.民族团结的含义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10.“三个离不开”思想是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1.“五个维护”是指(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12.民族团结进步必须坚持的“四个不动摇”的内容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必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动摇,必须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必须坚持维护祖国统一不动摇)。
1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14.我国共有(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120)个。
15.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实行了区域自治。
16.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17.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顺序组成。
18.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成立最早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