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 部门
索引号 152900000000008/2022-00272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司法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部门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2-01-26
公文时效:

《中共阿拉善盟委宣传部、阿拉善盟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重点内容解读

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法治建设工程,为全面做好“十四五”时期阿拉善盟地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阿拉善盟委宣传和阿拉善盟司法局联合制发了本地区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15年)。现将《中共阿拉善盟委宣传部、阿拉善盟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重点内容解读如下:

《规划》科学谋划了“十四五”时期全盟法治宣传教育的发展蓝图,提出了未来五年全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部署了八个方面的重点宣传任务,明确了四个方面15项具体举措,强化了五个方面的制度机制保障,为推动新时代全民普法工作提质增效绘就了“路线表”和“施工图”。

坚持一个引领,推动全民普法工作创新发展

《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服务阿拉善盟“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法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聚焦八个重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一)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二)突出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学习宣传宪法和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突出位置,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阐释好“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阐释好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义,阐释好宪法精神。

(三)突出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建立健全民法典普法宣传长效机制,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带头学习宣传民法典,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学习教育,深入农村牧区、社区、学校、机关、单位、企业,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四)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突出党章作为根本党内法规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五)深入学习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适应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将法治宣传教育与全盟“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结合起来,强化“十四五”期间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法规规章宣传教育。

(六)深入学习宣传与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体国家安全观、平安阿拉善建设等主题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促进全社会在应急状态下依法行动、依法行事,依法维护社会秩序。

(七)深入学习宣传与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资源高效利用及促进地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大力开展法治宣传,促进构建全域生态安全格局。

(八)深入学习宣传与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广泛宣传有关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国际投资、涉外法律服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抓实四项措施,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突出重点对象,带动提升全社会法治素养。加强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法治教育,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分层分类法治宣传教育,在法治实践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二)加大品牌效应,深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和红色法治文化。

(三)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城乡基层依法治理,深化依法治校,深化依法治企,深化行业依法治理,开展专项依法治理。

(四)坚持创新创优,提升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健全以案释法长效机制,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

强化五项保障,加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要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把推进全民普法和守法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

(二)完善制度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

(三)落实普法责任制。全面推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进一步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四)强化基层基础。各级财政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保障,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预算,推动人员、经费、装备等普法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

(五)加强评估检查。健全普法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从实际出发设定评估参数,引入专家评议、第三方社会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探索运用新技术、智能化手段,提升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解读人:阿拉善盟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彭胜利

相关链接:中共阿拉善盟委员会宣传部、阿拉善盟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编辑:阿拉善盟司法局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司法局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策解读>部门
索引号 152900000000008/2022-00272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司法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部门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2-01-26
公文时效:
《中共阿拉善盟委宣传部、阿拉善盟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重点内容解读

全民法治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法治建设工程,为全面做好“十四五”时期阿拉善盟地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阿拉善盟委宣传和阿拉善盟司法局联合制发了本地区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15年)。现将《中共阿拉善盟委宣传部、阿拉善盟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重点内容解读如下:

《规划》科学谋划了“十四五”时期全盟法治宣传教育的发展蓝图,提出了未来五年全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部署了八个方面的重点宣传任务,明确了四个方面15项具体举措,强化了五个方面的制度机制保障,为推动新时代全民普法工作提质增效绘就了“路线表”和“施工图”。

坚持一个引领,推动全民普法工作创新发展

《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服务阿拉善盟“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法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聚焦八个重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一)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二)突出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学习宣传宪法和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突出位置,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阐释好“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础,阐释好新时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内涵和意义,阐释好宪法精神。

(三)突出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建立健全民法典普法宣传长效机制,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带头学习宣传民法典,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学习教育,深入农村牧区、社区、学校、机关、单位、企业,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四)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突出党章作为根本党内法规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五)深入学习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适应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将法治宣传教育与全盟“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结合起来,强化“十四五”期间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法规规章宣传教育。

(六)深入学习宣传与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体国家安全观、平安阿拉善建设等主题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促进全社会在应急状态下依法行动、依法行事,依法维护社会秩序。

(七)深入学习宣传与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资源高效利用及促进地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大力开展法治宣传,促进构建全域生态安全格局。

(八)深入学习宣传与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围绕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广泛宣传有关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国际投资、涉外法律服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抓实四项措施,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突出重点对象,带动提升全社会法治素养。加强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法治教育,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分层分类法治宣传教育,在法治实践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二)加大品牌效应,深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和红色法治文化。

(三)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城乡基层依法治理,深化依法治校,深化依法治企,深化行业依法治理,开展专项依法治理。

(四)坚持创新创优,提升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健全以案释法长效机制,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

强化五项保障,加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要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把推进全民普法和守法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

(二)完善制度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

(三)落实普法责任制。全面推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进一步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四)强化基层基础。各级财政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保障,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预算,推动人员、经费、装备等普法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

(五)加强评估检查。健全普法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从实际出发设定评估参数,引入专家评议、第三方社会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探索运用新技术、智能化手段,提升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解读人:阿拉善盟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彭胜利

相关链接:中共阿拉善盟委员会宣传部、阿拉善盟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