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0年民主生活会研讨材料

200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提出“守望相助”理念,要求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精神家园,共同创美好生活。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近期,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新疆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再次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这些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都是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之后感触颇深,就加强民族团结谈几点体会:

一、在增强“五个认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必须深刻认识到,祖国的锦绣山河、广袤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梦,也各民族自己的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明确认识到,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各民族都为中国历史发展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民族平等是民族关系的最本质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二、在践行“守望相助”理念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民族自治区的地方,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诸实施的地方,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牢记使命,登高望远,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民族进步示范盟各项工作,筑牢各民族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进步。一要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大力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巩固和发展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之花绚烂绽放,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局,努力创建民族团进步结模范机关,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内蒙古“模范自治区”的荣誉永放光彩。二要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挑战,加快阿拉善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建成更高水平更有成色的小康社会,让各民族群众在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中实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三、在树牢“底线思维”中自觉抵制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图谋一该也没有放弃,国内外藏独、疆独、港独甚至蒙独势力有所抬头,他们从中做乱、分裂国家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来污化党、污化政府,破坏党和各民族人民通过艰辛努力而得来的团结稳定繁荣的发展环境,阻碍中国的和平发展,从而达到他们分裂祖国、破坏统一的不可告人的目的。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自觉同破坏民族团结进步的一切言论和行为作斗争,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祖国统一。



阿盟统计局     黄庭国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统计局
首页
>专题栏目>党史学习教育专题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0年民主生活会研讨材料

200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提出“守望相助”理念,要求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精神家园,共同创美好生活。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近期,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新疆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再次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这些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都是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之后感触颇深,就加强民族团结谈几点体会:

一、在增强“五个认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必须深刻认识到,祖国的锦绣山河、广袤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梦,也各民族自己的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明确认识到,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各民族都为中国历史发展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民族平等是民族关系的最本质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二、在践行“守望相助”理念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民族自治区的地方,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诸实施的地方,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牢记使命,登高望远,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民族进步示范盟各项工作,筑牢各民族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进步。一要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大力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巩固和发展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之花绚烂绽放,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局,努力创建民族团进步结模范机关,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内蒙古“模范自治区”的荣誉永放光彩。二要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挑战,加快阿拉善经济社会发展繁荣,建成更高水平更有成色的小康社会,让各民族群众在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中实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三、在树牢“底线思维”中自觉抵制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图谋一该也没有放弃,国内外藏独、疆独、港独甚至蒙独势力有所抬头,他们从中做乱、分裂国家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来污化党、污化政府,破坏党和各民族人民通过艰辛努力而得来的团结稳定繁荣的发展环境,阻碍中国的和平发展,从而达到他们分裂祖国、破坏统一的不可告人的目的。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自觉同破坏民族团结进步的一切言论和行为作斗争,坚决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祖国统一。



阿盟统计局     黄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