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多举措优化文旅市场营商环境 强化市场秩序整治
- 发布日期:2021-03-26 16:53
- 浏览次数:
- 朗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盟委行署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持续优化文旅市场营商环境,进一步提高监管服务水平,强化市场秩序整治,保障全盟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有序,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更好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多举措优化文旅市场环境,强化市场秩序整治工作。
一、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提升行政审批效率
一是提高办事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完善网络政务服务平台办事指南功能,公开审批时限和流程,让办事群众一目了然、明明白白。二是提高效率优化服务质量,扎实推进“最多跑一次”,开展编制“一事一次”服务指南。三是落实“双公示”要求,精简审批事项申请材料,减少中间环节,压缩办理时限,优化审批流程。四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通过规范行政审批方式、做好审批制度与清单的衔接、推进“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清理设置的各种形式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五是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座谈,了解实际困难,听取意见建议,建立跟踪问效机制,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
二、摸清文化企业底数,着手清理“僵尸”经营主体
坚持“谁审批、谁主管”的原则,摸清市场主体底数,建立完整的台账管理档案,强化日常监督管理。针对“有照无证”“无证无照”或不再经营未注销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核查,主动与市监部门对接,并开展市场核查,清理“僵尸”企业,对于不再从事文化旅游市场经营的主体,要及时清理,收回许可证,并在国家文化旅游网络平台中予以注销,严肃执法办案,对无证经营者要坚决予以取缔。
三、 加强市场秩序整治,净化文化旅游市场环境
一是日常监管全覆盖。严格按照分级监管要求,全面推行日常监管责任网格化,检查格式化。二是整治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和经营活动。依法推进“扫黄打非”工作深入开展;三是查处“黑导”、“黑社”、“黑车”“黑店”及导游违法案件涉事旅行社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沙漠旅游无序乱象整治,出台沙漠旅游管理办法,巩固文旅市场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四是加强重点区域场所管理。以中小学校园周边、车站等人流聚集地区为重点,依法收缴和查处含有淫秽色情、封建迷信、暴力等违法内容的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
四、加强执法检查,打击违规行为
依法落实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工作原则,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要求,明确监管职责,强化依法查处;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和文旅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调整市场检查重点和频率,对“差者”重点查,对“优者”不搅扰。同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强化日常监督问责,充分运用执法记录仪记录执法全过程,实时监督执法行为,发现滥用权力、侵害企业权益等行为,严肃执纪问责,不断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公信力。
五、强化法律宣传教育,依法依规经营
坚持“谁执法、谁普法,边执法边普法”,杜绝“为罚而罚”“一罚了之”等不良现象,加强事前讲法和事后释法,有效预防和减少文旅市场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开展行业培训,对新设立企业负责人注重宣传法律法规,引导其合法经营;对有问题苗头的企业,约谈其负责人,开展警示性宣传教育,不断强化市场经营主体行业自律和守法意识,规范经营行为。利用“3·15”“5·19”和“12·4”全国宪法日等活动宣传平台,面向企业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六、畅通投诉渠道,完善投诉举报机制
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动员社会力量积极举报案件线索。在文化旅游经营场所公布投诉电话,以方便市场投诉和社会监督。二是强化案件受理和办理,突出做好12345网上举报案件的受理和处理,及时接案,依法办案,抓紧结案,并及时反馈结果。三是规范案件的受理、审核、处理、调解、转办、督办等程序和要求,依法办案,并公布结果。四是落实行政执法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对办案过程、结果等在相关平台予以公布。
七、倡导文明旅游,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及新闻媒体资源和交通枢纽、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集散中心等游客聚集场所,及时发布疫情防控知识、天气和景区景点、旅游咨询、救助、限流等方面信息,提示游客在出行前注意安全风险和疫情防控意识;二是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发放形式多样的文明旅游宣传资料,利用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循环滚动播放文明旅游提示语,提醒游客文明游览,提高全盟旅游工作服务品质。三是引导旅游企业依法依规经营、诚信经营,落实各项优惠减免政策,促进文旅休闲消费,全面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 市场管理科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多举措优化文旅市场营商环境 强化市场秩序整治- 发布时间:2021-03-26 16:53
- 来源: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 市场管理科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盟委行署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持续优化文旅市场营商环境,进一步提高监管服务水平,强化市场秩序整治,保障全盟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有序,不断提高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更好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多举措优化文旅市场环境,强化市场秩序整治工作。
一、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提升行政审批效率
一是提高办事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完善网络政务服务平台办事指南功能,公开审批时限和流程,让办事群众一目了然、明明白白。二是提高效率优化服务质量,扎实推进“最多跑一次”,开展编制“一事一次”服务指南。三是落实“双公示”要求,精简审批事项申请材料,减少中间环节,压缩办理时限,优化审批流程。四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通过规范行政审批方式、做好审批制度与清单的衔接、推进“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清理设置的各种形式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五是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座谈,了解实际困难,听取意见建议,建立跟踪问效机制,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
二、摸清文化企业底数,着手清理“僵尸”经营主体
坚持“谁审批、谁主管”的原则,摸清市场主体底数,建立完整的台账管理档案,强化日常监督管理。针对“有照无证”“无证无照”或不再经营未注销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核查,主动与市监部门对接,并开展市场核查,清理“僵尸”企业,对于不再从事文化旅游市场经营的主体,要及时清理,收回许可证,并在国家文化旅游网络平台中予以注销,严肃执法办案,对无证经营者要坚决予以取缔。
三、 加强市场秩序整治,净化文化旅游市场环境
一是日常监管全覆盖。严格按照分级监管要求,全面推行日常监管责任网格化,检查格式化。二是整治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场所和经营活动。依法推进“扫黄打非”工作深入开展;三是查处“黑导”、“黑社”、“黑车”“黑店”及导游违法案件涉事旅行社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沙漠旅游无序乱象整治,出台沙漠旅游管理办法,巩固文旅市场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四是加强重点区域场所管理。以中小学校园周边、车站等人流聚集地区为重点,依法收缴和查处含有淫秽色情、封建迷信、暴力等违法内容的非法出版物和音像制品。
四、加强执法检查,打击违规行为
依法落实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工作原则,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要求,明确监管职责,强化依法查处;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和文旅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调整市场检查重点和频率,对“差者”重点查,对“优者”不搅扰。同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强化日常监督问责,充分运用执法记录仪记录执法全过程,实时监督执法行为,发现滥用权力、侵害企业权益等行为,严肃执纪问责,不断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执法公信力。
五、强化法律宣传教育,依法依规经营
坚持“谁执法、谁普法,边执法边普法”,杜绝“为罚而罚”“一罚了之”等不良现象,加强事前讲法和事后释法,有效预防和减少文旅市场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开展行业培训,对新设立企业负责人注重宣传法律法规,引导其合法经营;对有问题苗头的企业,约谈其负责人,开展警示性宣传教育,不断强化市场经营主体行业自律和守法意识,规范经营行为。利用“3·15”“5·19”和“12·4”全国宪法日等活动宣传平台,面向企业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六、畅通投诉渠道,完善投诉举报机制
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动员社会力量积极举报案件线索。在文化旅游经营场所公布投诉电话,以方便市场投诉和社会监督。二是强化案件受理和办理,突出做好12345网上举报案件的受理和处理,及时接案,依法办案,抓紧结案,并及时反馈结果。三是规范案件的受理、审核、处理、调解、转办、督办等程序和要求,依法办案,并公布结果。四是落实行政执法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对办案过程、结果等在相关平台予以公布。
七、倡导文明旅游,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及新闻媒体资源和交通枢纽、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集散中心等游客聚集场所,及时发布疫情防控知识、天气和景区景点、旅游咨询、救助、限流等方面信息,提示游客在出行前注意安全风险和疫情防控意识;二是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发放形式多样的文明旅游宣传资料,利用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循环滚动播放文明旅游提示语,提醒游客文明游览,提高全盟旅游工作服务品质。三是引导旅游企业依法依规经营、诚信经营,落实各项优惠减免政策,促进文旅休闲消费,全面营造放心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