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 部门
索引号 152900000000024/2021-03979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部门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1-11-29
公文时效:

关于《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的解读

一、《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出台背景

阿拉善盟现有森林面积3238.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01%,植物组成主要以旱生、超旱生灌木、半灌木为主,其中梭梭为主要造林树种和经济林树种。数据显示,林业鼠害年发生面积达110万亩以上,危害荒漠植被的害鼠种类有大沙鼠、子午沙鼠、长爪沙鼠、三趾跳鼠等,其中大沙鼠为优势种群,占比在95%以上。大沙鼠以在地下挖掘洞道、啃食枝干等方式对沙生荒漠植被造成严重危害,导致沙区植被死亡和土地沙化。据调查,国家珍稀保护植物梭梭、霸王、白刺等受害株率高达70%以上,死亡率达30%以上,致使梭梭林更新困难,林沙产业主要经济植物肉苁蓉的产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生态建设质量与林沙产业发展,制约农牧民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多年来,我盟各地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了大沙鼠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大沙鼠鼠情调查、危害分级、防治、防效评价工作中,只能依据《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LY/T1681-2006)及国家森防总站《森林害鼠(鼠兔)监测、预报办法》确定大沙鼠危害程度划分,各地在鼠情调查方法、危害分级、防治措施、效果评价、数据统计分析处理等方面,结果不尽一致,缺乏科学性,难以定量分级。新疆《荒漠林大沙鼠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DB65/T3333-2011)和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发国标《沙鼠防治技术规程》(LY/T 3027—2018),中用枝梢被害率划分危害程度在我盟存在很大局限性。为了准确调查大沙鼠鼠情,科学划分发生程度及成灾标准,更便于实际操作及科学评价防效,正确指导社会防治组织及广大群众科学、安全、高效防治大沙鼠,综合全盟20年防控大沙鼠经验和实践探索,结合自治区大沙鼠防治实际,起草制定了《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提出“有效洞口”评价指标,拓展国标界定成灾标准,为进一步开展科学防治大沙鼠提供技术保障。

二、本规程与《沙鼠防治技术规程》数据对比

一是针对性更强。《沙鼠防治技术规程》防治沙鼠种类涵盖宽泛,鼠种生活区域涵盖荒漠、戈壁、沙漠和草原、近农区,《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主要针对生存于内蒙古西部荒漠区危害梭梭的大沙鼠提出的调查和防治规程,针对性强,防前、防后调查间接直观,易于操作。

二是发生程度认定指标存在差异。《沙鼠防治技术规程因涵盖鼠种范围较大,提出“秋季鼠口密度”与“洞群覆盖度”两个指标,《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在“林木被害株率”的基础上提出“有效洞口”指标,指向性更强。

三是操作性更加简易。《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防治效果评价以防治前、后的被害株率、有效洞口降低幅度评价防治效果,直观准确,操作简易,便于推广应用。

四是防治技术措施更为具体、细致。《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生物防治中推荐经实践检验的天敌控制招鹰架,并提供大样图及参数;增加物理防治措施铗捕与CO烟包熏杀措施;药剂以附录形式更为全面,并推荐梗阻型、不育型无公害农药的防治技术措施。

三、工作要求、目标、任务

在编写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和有关要求,确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发生范围、确定危害程度、防治技术、防治策略、防治效果评价的逻辑框架。

四、制定依据

本标准于2019年6月批复立项(内市监标准字〔2019〕170号),批复的标准名称为《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参照和引用了部分国家有关标准及相关指标,编写格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编写组在国家林业鼠(兔)害防治示范项目(2016—2018年)中应用天敌控制、航空投放世双鼠靶、采用世双鼠靶生物灭鼠剂、贝奥抗生育剂、新贝奥雄性抗生育剂(雷公藤甲素)、物理CO烟包、鼠铗防治试验的基础上,又查阅、收集整理了一些自2000年以来防控大沙鼠的相关资料,对大沙鼠的生活习性做了进一步的观察,在阿拉善左旗、额济纳旗开展了大沙鼠密度、林木被害株率、有效洞口对应关系的调查和并完善和补充了相关数据,掌握了大沙鼠的生活习性和生物药剂防治方法。2020年进一步在三旗验证了大沙鼠密度、林木被害株率、有效洞口对应关系的调查,形成论证报告,并向邻近盟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森防部门征求了相关意见。经过标准立项起草、专家审查公示等环节于2021年10月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颁布实施。

五、核心或重要内容解读

本标准以多年调查积累的数据、经验和科研成果为依据,以调查方法的科学性、适用性、通用性、可操作性以及数据记载的规范性为原则,注重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制定了《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规定了大沙鼠术语与定义、发生范围、大沙鼠监测调查方法、发生危害程度划分、防治指标、防治策略、防治技术措施、防治效果调查等系列技术要求。提出了“有效洞口”的评价指标:大沙鼠种群有效洞口(Eh:个/ hm2),其中10<Eh≤35划为轻度发生、35<Eh≤90划为中度发生、Eh>90划为重度发生。这项指标更符合内蒙古大沙鼠防控监测调查、发生(危害)等级划分、成灾标准、防治技术措施及效果评价等实际操作,直观准确,操作简易,也便于推广应用。同时,《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标准的实施为自治区内大沙鼠的科学、安全、高效、绿色防控提供标准依据。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大沙鼠防治规程》


编辑:王霞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局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策解读>部门
索引号 152900000000024/2021-03979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部门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1-11-29
公文时效:
关于《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的解读

一、《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出台背景

阿拉善盟现有森林面积3238.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01%,植物组成主要以旱生、超旱生灌木、半灌木为主,其中梭梭为主要造林树种和经济林树种。数据显示,林业鼠害年发生面积达110万亩以上,危害荒漠植被的害鼠种类有大沙鼠、子午沙鼠、长爪沙鼠、三趾跳鼠等,其中大沙鼠为优势种群,占比在95%以上。大沙鼠以在地下挖掘洞道、啃食枝干等方式对沙生荒漠植被造成严重危害,导致沙区植被死亡和土地沙化。据调查,国家珍稀保护植物梭梭、霸王、白刺等受害株率高达70%以上,死亡率达30%以上,致使梭梭林更新困难,林沙产业主要经济植物肉苁蓉的产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生态建设质量与林沙产业发展,制约农牧民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多年来,我盟各地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了大沙鼠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大沙鼠鼠情调查、危害分级、防治、防效评价工作中,只能依据《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LY/T1681-2006)及国家森防总站《森林害鼠(鼠兔)监测、预报办法》确定大沙鼠危害程度划分,各地在鼠情调查方法、危害分级、防治措施、效果评价、数据统计分析处理等方面,结果不尽一致,缺乏科学性,难以定量分级。新疆《荒漠林大沙鼠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DB65/T3333-2011)和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发国标《沙鼠防治技术规程》(LY/T 3027—2018),中用枝梢被害率划分危害程度在我盟存在很大局限性。为了准确调查大沙鼠鼠情,科学划分发生程度及成灾标准,更便于实际操作及科学评价防效,正确指导社会防治组织及广大群众科学、安全、高效防治大沙鼠,综合全盟20年防控大沙鼠经验和实践探索,结合自治区大沙鼠防治实际,起草制定了《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提出“有效洞口”评价指标,拓展国标界定成灾标准,为进一步开展科学防治大沙鼠提供技术保障。

二、本规程与《沙鼠防治技术规程》数据对比

一是针对性更强。《沙鼠防治技术规程》防治沙鼠种类涵盖宽泛,鼠种生活区域涵盖荒漠、戈壁、沙漠和草原、近农区,《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主要针对生存于内蒙古西部荒漠区危害梭梭的大沙鼠提出的调查和防治规程,针对性强,防前、防后调查间接直观,易于操作。

二是发生程度认定指标存在差异。《沙鼠防治技术规程因涵盖鼠种范围较大,提出“秋季鼠口密度”与“洞群覆盖度”两个指标,《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在“林木被害株率”的基础上提出“有效洞口”指标,指向性更强。

三是操作性更加简易。《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防治效果评价以防治前、后的被害株率、有效洞口降低幅度评价防治效果,直观准确,操作简易,便于推广应用。

四是防治技术措施更为具体、细致。《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生物防治中推荐经实践检验的天敌控制招鹰架,并提供大样图及参数;增加物理防治措施铗捕与CO烟包熏杀措施;药剂以附录形式更为全面,并推荐梗阻型、不育型无公害农药的防治技术措施。

三、工作要求、目标、任务

在编写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和有关要求,确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发生范围、确定危害程度、防治技术、防治策略、防治效果评价的逻辑框架。

四、制定依据

本标准于2019年6月批复立项(内市监标准字〔2019〕170号),批复的标准名称为《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参照和引用了部分国家有关标准及相关指标,编写格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编写组在国家林业鼠(兔)害防治示范项目(2016—2018年)中应用天敌控制、航空投放世双鼠靶、采用世双鼠靶生物灭鼠剂、贝奥抗生育剂、新贝奥雄性抗生育剂(雷公藤甲素)、物理CO烟包、鼠铗防治试验的基础上,又查阅、收集整理了一些自2000年以来防控大沙鼠的相关资料,对大沙鼠的生活习性做了进一步的观察,在阿拉善左旗、额济纳旗开展了大沙鼠密度、林木被害株率、有效洞口对应关系的调查和并完善和补充了相关数据,掌握了大沙鼠的生活习性和生物药剂防治方法。2020年进一步在三旗验证了大沙鼠密度、林木被害株率、有效洞口对应关系的调查,形成论证报告,并向邻近盟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森防部门征求了相关意见。经过标准立项起草、专家审查公示等环节于2021年10月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颁布实施。

五、核心或重要内容解读

本标准以多年调查积累的数据、经验和科研成果为依据,以调查方法的科学性、适用性、通用性、可操作性以及数据记载的规范性为原则,注重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研究制定了《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规定了大沙鼠术语与定义、发生范围、大沙鼠监测调查方法、发生危害程度划分、防治指标、防治策略、防治技术措施、防治效果调查等系列技术要求。提出了“有效洞口”的评价指标:大沙鼠种群有效洞口(Eh:个/ hm2),其中10<Eh≤35划为轻度发生、35<Eh≤90划为中度发生、Eh>90划为重度发生。这项指标更符合内蒙古大沙鼠防控监测调查、发生(危害)等级划分、成灾标准、防治技术措施及效果评价等实际操作,直观准确,操作简易,也便于推广应用。同时,《大沙鼠防治技术规程》标准的实施为自治区内大沙鼠的科学、安全、高效、绿色防控提供标准依据。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大沙鼠防治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