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腾格里开发区监察审计局   杨莫日根

2020年3月17日


杨莫日根同志,蒙古族,中共党员,1977年出生于嘉尔嘎勒赛汉镇阿格坦乌素嘎查的一个牧民家庭,1996年至2008年在阿拉善盟公安边防支队服现役,2009年至2015年在腾格里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工作,期间担任驾驶员、民政助理、民委专干等工作,2015年至今在开发区监察审计局工作。参加工作10年来,他凭着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把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热心,全部默默熔铸于自己的工作中。用自身一点一滴的言行诠释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和各级组织的认可,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取得了突出贡献,被开发区授予“优秀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

一、勤奋学习,政治、业务素质好

杨莫日根同志能够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在学习中提高素质,增强党性锻炼。通过学习,莫日根同志的党性不断增强,牢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认清了形势,明确了努力方向,增强了信心,同时也增强了组织观念和党性观念,自觉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事事处处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遵纪守法,保持艰苦朴素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服从组织的需要和安排,勤奋工作。他所思、所想,就是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如何满足腾格里开发区纪检监察事业发展的需要,如何才能耕好自己的“责任田”;如何当好政治生态的“护林员”;如何才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纪检战士。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自觉地学习实践,加强党性锻炼,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坚定了对党的信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的信任,能够旗帜鲜明的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提高了思想素养,是一名对得起党组织的培养和关怀,对得起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的干部。

坚持业务学习,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杨莫日根同志以严谨勤奋的态度,怀着对纪检监察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充分展现人生的价值和创造生命的价值。从部队转业后为更好地服务地方工作,服务党的伟大事业,他在工作中结合工作实践,钻研业务工作,能科学合理利用时间学习执纪执规业务知识,为从事开发区纪检监察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敬业爱岗,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杨莫日根同志在社会事务管理局工作期间的负责民政、民委、残联及后勤保障等工作,协助局领导搞好协调工作。

民政是社会行政事务性工作,民政的每一项工作都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工作大都在基层,而且很多工作都没有成熟的工作规范和经验。杨莫日根同志为做好工作,经常随同领导深入基层群众家里,了解情况,通过亲眼目睹,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及时向领导提供决策建议 。每年都要写多篇关于低保、救灾方面调研材料,为做好示范区民政工作提供了依据。每年年初,为切实做好扶贫工作,使扶贫点居民生产、生活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实现示范区关于扶贫工作的部署,深入孪井滩示范区多个嘎查对扶贫点开展全面深入的调研,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在深入调研和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可行的扶贫思路和建议。一是精神上帮助,物质上扶持。做好思想教育,帮助解决基本的生产资料。二是生产扶持为主,生活救助为辅。想方设法增强村民自救能力,这是解决当地农牧民贫困问题的根本办法。三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就是对扶贫点的扶贫有一个长效扶贫机制,明确扶贫目标,然后逐步实施。四是分类对待,因贫施救。不同的家庭造成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缺乏劳力,有的是缺乏资金,有的是缺乏技术,有一些甚至仅仅因为思想和眼界不够开阔。如果不做具体对待,一味给几袋面粉,不能解决贫困问题。这一思路的提出,保证了腾格里开发区民政局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杨莫日根同志年2015年到开发区监察审计局工作以来在委局领导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与时俱进、坚定信心,坚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和同志们互敬互爱,和谐相处,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央八项规定等,不谋一己之私、不损人利己,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严要求、轻得失、重素质,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做人民满意的党员。通过二年来的努力,本人在思想学习、工作纪律方面取得里一定成绩。

三、加强自身能力,努力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杨莫日根同志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参加工作以来干一行爱一行,任劳任怨,保证了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一是主动积极配合领导做好与上级机关、相关部门和各嘎查的联系沟通,一丝不苟地做好服务工作,对工作进行细致安排,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及时到位。二是杨莫日根同志在工作、生活中踏踏实实,待人接物和善勤快,能够很好地团结身边的每一位同志,不管是老同志,还是新同志,都一样敬重,一样支持,关系非常融洽,为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团结各族人民,弘扬民族文化

自觉学习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腾格里开发区居住着汉族、回族、蒙古族三个民族。

其中汉族占大多数,分布在开发区的各行业中。另有少数的蒙古族牧民耕牧结合,形成畜牧业加农业的生产方式。此外邻近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少部分部分回族人民来腾格里务工,因此形成了三个民族集聚的地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杨莫日更同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尽自己所能维护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作为一名蒙古族的干部,杨莫日根同志自小在牧区长大,能更清楚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完整地浸入了蒙古族牧区文化,所以他自觉就担起了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在待人接物过程中、茶余饭后交谈中,给身边的人介绍蒙族的饮食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草原文化,邀请汉族同胞回牧区做客,拉近两族人民的距离,消除两族人民的隔阂,更好促进当地各民族共同繁荣。

杨莫日根同志就是这样一个生活俭朴,爱岗敬业,心系百姓,吃苦耐劳,淡泊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党员 。


编辑:杨莫日根
信息来源:腾格里开发区创建办
首页
>专题栏目>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腾格里开发区监察审计局   杨莫日根

2020年3月17日


杨莫日根同志,蒙古族,中共党员,1977年出生于嘉尔嘎勒赛汉镇阿格坦乌素嘎查的一个牧民家庭,1996年至2008年在阿拉善盟公安边防支队服现役,2009年至2015年在腾格里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工作,期间担任驾驶员、民政助理、民委专干等工作,2015年至今在开发区监察审计局工作。参加工作10年来,他凭着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把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热心,全部默默熔铸于自己的工作中。用自身一点一滴的言行诠释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和各级组织的认可,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取得了突出贡献,被开发区授予“优秀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

一、勤奋学习,政治、业务素质好

杨莫日根同志能够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在学习中提高素质,增强党性锻炼。通过学习,莫日根同志的党性不断增强,牢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认清了形势,明确了努力方向,增强了信心,同时也增强了组织观念和党性观念,自觉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事事处处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遵纪守法,保持艰苦朴素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服从组织的需要和安排,勤奋工作。他所思、所想,就是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如何满足腾格里开发区纪检监察事业发展的需要,如何才能耕好自己的“责任田”;如何当好政治生态的“护林员”;如何才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纪检战士。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自觉地学习实践,加强党性锻炼,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坚定了对党的信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的信任,能够旗帜鲜明的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提高了思想素养,是一名对得起党组织的培养和关怀,对得起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的干部。

坚持业务学习,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杨莫日根同志以严谨勤奋的态度,怀着对纪检监察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充分展现人生的价值和创造生命的价值。从部队转业后为更好地服务地方工作,服务党的伟大事业,他在工作中结合工作实践,钻研业务工作,能科学合理利用时间学习执纪执规业务知识,为从事开发区纪检监察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敬业爱岗,努力完成本职工作

杨莫日根同志在社会事务管理局工作期间的负责民政、民委、残联及后勤保障等工作,协助局领导搞好协调工作。

民政是社会行政事务性工作,民政的每一项工作都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工作大都在基层,而且很多工作都没有成熟的工作规范和经验。杨莫日根同志为做好工作,经常随同领导深入基层群众家里,了解情况,通过亲眼目睹,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及时向领导提供决策建议 。每年都要写多篇关于低保、救灾方面调研材料,为做好示范区民政工作提供了依据。每年年初,为切实做好扶贫工作,使扶贫点居民生产、生活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实现示范区关于扶贫工作的部署,深入孪井滩示范区多个嘎查对扶贫点开展全面深入的调研,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在深入调研和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可行的扶贫思路和建议。一是精神上帮助,物质上扶持。做好思想教育,帮助解决基本的生产资料。二是生产扶持为主,生活救助为辅。想方设法增强村民自救能力,这是解决当地农牧民贫困问题的根本办法。三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就是对扶贫点的扶贫有一个长效扶贫机制,明确扶贫目标,然后逐步实施。四是分类对待,因贫施救。不同的家庭造成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缺乏劳力,有的是缺乏资金,有的是缺乏技术,有一些甚至仅仅因为思想和眼界不够开阔。如果不做具体对待,一味给几袋面粉,不能解决贫困问题。这一思路的提出,保证了腾格里开发区民政局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杨莫日根同志年2015年到开发区监察审计局工作以来在委局领导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与时俱进、坚定信心,坚持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和同志们互敬互爱,和谐相处,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央八项规定等,不谋一己之私、不损人利己,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严要求、轻得失、重素质,力争成为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做人民满意的党员。通过二年来的努力,本人在思想学习、工作纪律方面取得里一定成绩。

三、加强自身能力,努力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杨莫日根同志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参加工作以来干一行爱一行,任劳任怨,保证了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一是主动积极配合领导做好与上级机关、相关部门和各嘎查的联系沟通,一丝不苟地做好服务工作,对工作进行细致安排,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及时到位。二是杨莫日根同志在工作、生活中踏踏实实,待人接物和善勤快,能够很好地团结身边的每一位同志,不管是老同志,还是新同志,都一样敬重,一样支持,关系非常融洽,为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团结各族人民,弘扬民族文化

自觉学习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腾格里开发区居住着汉族、回族、蒙古族三个民族。

其中汉族占大多数,分布在开发区的各行业中。另有少数的蒙古族牧民耕牧结合,形成畜牧业加农业的生产方式。此外邻近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少部分部分回族人民来腾格里务工,因此形成了三个民族集聚的地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杨莫日更同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尽自己所能维护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作为一名蒙古族的干部,杨莫日根同志自小在牧区长大,能更清楚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完整地浸入了蒙古族牧区文化,所以他自觉就担起了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在待人接物过程中、茶余饭后交谈中,给身边的人介绍蒙族的饮食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草原文化,邀请汉族同胞回牧区做客,拉近两族人民的距离,消除两族人民的隔阂,更好促进当地各民族共同繁荣。

杨莫日根同志就是这样一个生活俭朴,爱岗敬业,心系百姓,吃苦耐劳,淡泊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