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群众 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
- 发布日期:2020-04-27 16:31
- 浏览次数:
- 朗读
深入群众 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
——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查汉高勒嘎查书记、第一书记 王胜记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各族人民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王胜记就是我们民族团结大家庭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代表。
王胜记,男,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1月出生于阿拉善左旗,大学学历,现任阿拉善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查汉高勒嘎查书记、“第一书记”。自2016年11月兼任查汉高勒嘎查书记、“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工作以来,他凭着对党的事业一腔热血,对基层工作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战斗在嘎查工作的一线,他发挥了殚精竭虑的优良作风,以满腔的热情、求真务实的精神全身心投入,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用自己实际行动同各族农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访百姓事,寻发展路
他2016年兼任查汉高勒嘎查书记、“第一书记”,他是一名中共党员,一名普通的纪检监察干部;他随时不忘党的宗旨,以服务人民群众为荣。谁也知道嘎查基层工作难做,但在他手里,什么工作也就不难了,在派驻查汉高勒嘎查后,他利用下班别人休息的时间,走遍全嘎查大街小巷,与蒙、汉、回、满等民族的村民同吃、同劳动,认真调查走访,与党员干部群众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村情民意,对每户群众的吃、穿、住以及经济的主要来源进行全面了解;连同嘎查“两委”班子一起研究制定了帮助群众致富发展规划和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了解嘎查发展情况。入户调查160户,详细了解每家每户生产生活情况,总共写了20余篇调查日记,调查情况400余份。引导农户以节水灌溉和创新试点种植发展为契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业、特色种植,多渠道的增加农民家庭经济来源,推动查汉高勒嘎查富裕和谐发展,计划在三年时间内让全嘎查农民脱贫致富。
他的工作日记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农村的经济发展,群众的共同致富,必须各民族相互团结,必须有一个或者一批有眼光、有胆识、懂经营的致富带头人”。这样,使他经常走进这些村民家里,一些外来回族同胞的家庭他也不放过,和他们促膝长谈,探讨发家致富的途径,只有一部分富裕起来才能够很好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时,当得知这些农民见识较浅烦恼,想出去到发达地区看看的时候,王胜记当即协商有关部门,决定带领各族群众“走出去”,先后奔赴山东寿光等地参观考察养殖业、种植业等项目,让他们真正“学回来”,学成村民致富的“领头雁”。党建活动室里,一到晚上总会有村里年长的人来唠家常,村民谁家有事,不管大小都愿意来和他商量商量。他感慨地说:“都说群众工作不好做,通过在嘎查这两年工作经历,我看只要心里始终揣着群众,带着感情真正走到各族群众中去,老百姓就会把你当自己人,那无论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不成的啊!”
结民族情,筑连心桥
自嘎查脱贫攻坚工程实施以来,王胜记利用上班之余的时间为嘎查编制“一事一议”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完成了嘎查晒场、肉牛养殖合作社、嘎查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书,力争为嘎查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在蒙古族农民娜仁花家,王胜记是常客,常常俯下身子,帮助娜仁花拆迁土房,得知娜仁花由于女儿上学没钱时,他主动将自己的工资拿出2000元,交给了娜仁花,说“你先用吧,我有工资”听的在场的人都很感动。得知嘎查陈志美的儿子驾驶摩托车出交通事故,由于家庭困难,医药费无法解决,王胜记立即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捐款1500元,送到陈志美的家中。2014年他发动当时在超汉校上初中毕业的70多名同学和老师,为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蒙汉合校共捐助5000元,资助蒙、汉、回学生25名,用实际行动克服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在五年的时间里共资助贫困学生一万多元,她的这份举动深受同事、朋友们的赞扬。他给自己所工作的嘎查每人有一个小卡片,上面就有他的电话号码和留言,上面写着“不管您有什么困难,请给我打电话”。张连生只要看见王胜记就握着手说“你帮助了我,我始终记得,我条件好了会感谢你的”。他融入到群众劳动中,你绝对分不出来他是一名干部、还一名群众,搬运木头、砖瓦块一点也不比一般群众逊色。
在嘎查工作期间,他把帮扶工作与慰问工作结合起来;每逢节假日,在局里的关心支持下,他自己拿出来一部分资金与局里购买生活物资,陪同局领导到查汉高勒嘎查看望各民族的特困群众、困难老党员,为他们送去大米、油等物资;让群众与局领导交流谈话,让领导听取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在看到困难群众们的生活状况,领导们非常重视,对他说:“胜记啊!你要更加坚定信念,用心去做事,用心去服务;把一件件好事、一件件实事送给老百姓;要暖千万群众的心,联各族农民朋友的情。”
为了查汉高勒嘎查快速的发展起来,让农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深感责任重大的他,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发扬知难而进、不畏艰苦、不畏困难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帮扶工作中去;在面对有些外来回族群众不配合的人,他用微笑去感化他们,耐心细致地解释工作的目的及重要意义,最终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有时考虑到老百姓白天家里经常没有人,他会利用中午农民吃饭时间和晚上七八点钟,同村两委班子到农户家里开展工作。
民族团结,同心抗“疫”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全球上下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关键时刻,王胜记在为开发区疫情防控、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面对突发的疫情,在多民族聚居的查汉高勒嘎查大家庭里,各民族同胞“你护我平安,我给你温暖”, 嘎查第一时间落实“宗教活动场所暂停开放,停止一切集体活动 ”的要求,各族群众用自己的方式加入战“疫”队伍,齐心协力防疫情,共克时艰战疫情。
他在冠状肺病发生第一时间,把自己2岁的女儿寄养在别人家,义无反顾的冲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他组成嘎查疫情防控先锋队、尖刀班、网格组,每一个他都担任班长,主动扛起疫情防控的责任,与群众站在一起、共克时艰,深入开展嘎查一起防控工作。他自己掏腰包给嘎查购买1吨消毒液、口罩、温度计等防控用品,带领嘎查党员先锋队和志愿者们一户一户进行详细摸排,进行反反复复的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尤其对16户回族家庭特别关照,作登记、发放消毒液、体温计。他示范引导、宣传发动,推行“村、组、户、人”宣传模式,采取“大喇叭”、“致村民的一封信”、印制宣传资料,宣传单实行分类发放,蒙族的给蒙语的,汉族的给汉语的,为了解释好政策还派蒙汉兼通工作人员,努力做到提升群众疫情防控知识知晓率。他在第一时间设立出入嘎查村防控卡点,卡点报名执勤蒙汉回等各族群众多达90多人,两天时间卡点爱心慰问金有2万多元。在长时间的压力和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他每天要接打上百个电话,有时候嗓子哑的连话也说不出来,就在工作期间由于感冒严重,他还一遍输着液体,一遍安排部署工作,就输了一次液体稍好点他就又走村入户排查,医生让他继续输液,他说“我已经好了,我还要给大家入户消毒,没时间”。就跟踪一个宁夏进来的回族同胞,他一晚上不睡觉,在巷道口蹲守,最终将外来人员劝返他才放心。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用同战“疫”的守望相助,同防“病魔”的众志成城,构筑起了守护万家灯火的铜墙铁壁,汇聚成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
几年来,他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 2012年荣获全盟“整建树”专项活动先进个人; 2016年被评为全盟“好人榜”敬业奉献先进个人;2017年被评为全盟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12年—2017年连续5年考核被评为优秀;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嘎查村“第一书记”;2018年经盟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推选,向自治区及全国推选报送王胜记为脱贫攻坚贡献奖项;他的先进事迹先后被阿拉善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纪检监察网、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刊物报道;2019年被评为全盟优秀党务工作者。
天山南北开遍团结花,民族团结共奏和谐之歌。实践充分证明,在腾格里开发区这片广袤的热土上,各民族人民群众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只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入手、从具体事情做起,互学经验、互学精神,传颂优良家风,自觉形成人人争做“民族团结先进”活动表率的浓厚氛围,团结稳定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石就会永驻各族人民心中,牢不可破,民族团结之花必然开遍天山南北、大漠绿洲和各族人民的心中!
信息来源:腾格里开发区创建办深入群众 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 发布时间:2020-04-27 16:31
- 来源:腾格里开发区创建办
深入群众 传递民族团结正能量
——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查汉高勒嘎查书记、第一书记 王胜记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各族人民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王胜记就是我们民族团结大家庭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代表。
王胜记,男,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1月出生于阿拉善左旗,大学学历,现任阿拉善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查汉高勒嘎查书记、“第一书记”。自2016年11月兼任查汉高勒嘎查书记、“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工作以来,他凭着对党的事业一腔热血,对基层工作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战斗在嘎查工作的一线,他发挥了殚精竭虑的优良作风,以满腔的热情、求真务实的精神全身心投入,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用自己实际行动同各族农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访百姓事,寻发展路
他2016年兼任查汉高勒嘎查书记、“第一书记”,他是一名中共党员,一名普通的纪检监察干部;他随时不忘党的宗旨,以服务人民群众为荣。谁也知道嘎查基层工作难做,但在他手里,什么工作也就不难了,在派驻查汉高勒嘎查后,他利用下班别人休息的时间,走遍全嘎查大街小巷,与蒙、汉、回、满等民族的村民同吃、同劳动,认真调查走访,与党员干部群众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村情民意,对每户群众的吃、穿、住以及经济的主要来源进行全面了解;连同嘎查“两委”班子一起研究制定了帮助群众致富发展规划和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了解嘎查发展情况。入户调查160户,详细了解每家每户生产生活情况,总共写了20余篇调查日记,调查情况400余份。引导农户以节水灌溉和创新试点种植发展为契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业、特色种植,多渠道的增加农民家庭经济来源,推动查汉高勒嘎查富裕和谐发展,计划在三年时间内让全嘎查农民脱贫致富。
他的工作日记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农村的经济发展,群众的共同致富,必须各民族相互团结,必须有一个或者一批有眼光、有胆识、懂经营的致富带头人”。这样,使他经常走进这些村民家里,一些外来回族同胞的家庭他也不放过,和他们促膝长谈,探讨发家致富的途径,只有一部分富裕起来才能够很好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时,当得知这些农民见识较浅烦恼,想出去到发达地区看看的时候,王胜记当即协商有关部门,决定带领各族群众“走出去”,先后奔赴山东寿光等地参观考察养殖业、种植业等项目,让他们真正“学回来”,学成村民致富的“领头雁”。党建活动室里,一到晚上总会有村里年长的人来唠家常,村民谁家有事,不管大小都愿意来和他商量商量。他感慨地说:“都说群众工作不好做,通过在嘎查这两年工作经历,我看只要心里始终揣着群众,带着感情真正走到各族群众中去,老百姓就会把你当自己人,那无论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不成的啊!”
结民族情,筑连心桥
自嘎查脱贫攻坚工程实施以来,王胜记利用上班之余的时间为嘎查编制“一事一议”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完成了嘎查晒场、肉牛养殖合作社、嘎查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书,力争为嘎查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在蒙古族农民娜仁花家,王胜记是常客,常常俯下身子,帮助娜仁花拆迁土房,得知娜仁花由于女儿上学没钱时,他主动将自己的工资拿出2000元,交给了娜仁花,说“你先用吧,我有工资”听的在场的人都很感动。得知嘎查陈志美的儿子驾驶摩托车出交通事故,由于家庭困难,医药费无法解决,王胜记立即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捐款1500元,送到陈志美的家中。2014年他发动当时在超汉校上初中毕业的70多名同学和老师,为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蒙汉合校共捐助5000元,资助蒙、汉、回学生25名,用实际行动克服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在五年的时间里共资助贫困学生一万多元,她的这份举动深受同事、朋友们的赞扬。他给自己所工作的嘎查每人有一个小卡片,上面就有他的电话号码和留言,上面写着“不管您有什么困难,请给我打电话”。张连生只要看见王胜记就握着手说“你帮助了我,我始终记得,我条件好了会感谢你的”。他融入到群众劳动中,你绝对分不出来他是一名干部、还一名群众,搬运木头、砖瓦块一点也不比一般群众逊色。
在嘎查工作期间,他把帮扶工作与慰问工作结合起来;每逢节假日,在局里的关心支持下,他自己拿出来一部分资金与局里购买生活物资,陪同局领导到查汉高勒嘎查看望各民族的特困群众、困难老党员,为他们送去大米、油等物资;让群众与局领导交流谈话,让领导听取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在看到困难群众们的生活状况,领导们非常重视,对他说:“胜记啊!你要更加坚定信念,用心去做事,用心去服务;把一件件好事、一件件实事送给老百姓;要暖千万群众的心,联各族农民朋友的情。”
为了查汉高勒嘎查快速的发展起来,让农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深感责任重大的他,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发扬知难而进、不畏艰苦、不畏困难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帮扶工作中去;在面对有些外来回族群众不配合的人,他用微笑去感化他们,耐心细致地解释工作的目的及重要意义,最终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有时考虑到老百姓白天家里经常没有人,他会利用中午农民吃饭时间和晚上七八点钟,同村两委班子到农户家里开展工作。
民族团结,同心抗“疫”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全球上下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关键时刻,王胜记在为开发区疫情防控、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面对突发的疫情,在多民族聚居的查汉高勒嘎查大家庭里,各民族同胞“你护我平安,我给你温暖”, 嘎查第一时间落实“宗教活动场所暂停开放,停止一切集体活动 ”的要求,各族群众用自己的方式加入战“疫”队伍,齐心协力防疫情,共克时艰战疫情。
他在冠状肺病发生第一时间,把自己2岁的女儿寄养在别人家,义无反顾的冲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他组成嘎查疫情防控先锋队、尖刀班、网格组,每一个他都担任班长,主动扛起疫情防控的责任,与群众站在一起、共克时艰,深入开展嘎查一起防控工作。他自己掏腰包给嘎查购买1吨消毒液、口罩、温度计等防控用品,带领嘎查党员先锋队和志愿者们一户一户进行详细摸排,进行反反复复的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尤其对16户回族家庭特别关照,作登记、发放消毒液、体温计。他示范引导、宣传发动,推行“村、组、户、人”宣传模式,采取“大喇叭”、“致村民的一封信”、印制宣传资料,宣传单实行分类发放,蒙族的给蒙语的,汉族的给汉语的,为了解释好政策还派蒙汉兼通工作人员,努力做到提升群众疫情防控知识知晓率。他在第一时间设立出入嘎查村防控卡点,卡点报名执勤蒙汉回等各族群众多达90多人,两天时间卡点爱心慰问金有2万多元。在长时间的压力和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他每天要接打上百个电话,有时候嗓子哑的连话也说不出来,就在工作期间由于感冒严重,他还一遍输着液体,一遍安排部署工作,就输了一次液体稍好点他就又走村入户排查,医生让他继续输液,他说“我已经好了,我还要给大家入户消毒,没时间”。就跟踪一个宁夏进来的回族同胞,他一晚上不睡觉,在巷道口蹲守,最终将外来人员劝返他才放心。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用同战“疫”的守望相助,同防“病魔”的众志成城,构筑起了守护万家灯火的铜墙铁壁,汇聚成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
几年来,他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 2012年荣获全盟“整建树”专项活动先进个人; 2016年被评为全盟“好人榜”敬业奉献先进个人;2017年被评为全盟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12年—2017年连续5年考核被评为优秀;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嘎查村“第一书记”;2018年经盟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推选,向自治区及全国推选报送王胜记为脱贫攻坚贡献奖项;他的先进事迹先后被阿拉善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纪检监察网、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刊物报道;2019年被评为全盟优秀党务工作者。
天山南北开遍团结花,民族团结共奏和谐之歌。实践充分证明,在腾格里开发区这片广袤的热土上,各民族人民群众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只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入手、从具体事情做起,互学经验、互学精神,传颂优良家风,自觉形成人人争做“民族团结先进”活动表率的浓厚氛围,团结稳定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石就会永驻各族人民心中,牢不可破,民族团结之花必然开遍天山南北、大漠绿洲和各族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