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 基本医疗卫生事业
索引号 152900000000017/2020-01683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基本医疗卫生事业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0-02-05
公文时效:

公众口罩选择与使用指南

公众口罩选择与使用指南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普通居民如何合理选择和佩戴口罩,一起来看关于口罩的使用指南。

一、佩戴口罩原则

基本原则是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不盲目使用,不过度防护。

1.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良好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

2.在疫情高发地区空旷且通风良好场所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3.有疑似症状到医院就诊时,需佩戴不含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4.有呼吸道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5.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

二、推荐的口罩类型及使用对象

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2.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

3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防护效果优于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佩戴。

4.医用防护口罩:推荐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及确诊患者转移时佩戴。资源缺乏时,不建议公众过度防护,可以留给一线医护人员使用。

三、医用外科口罩的使用方法

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按以下步骤:

1.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

2.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颚;

3.将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

4.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

四、口罩使用的注意事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在保障公众健康的前提下,可适当延长口罩使用(使用时间、使用次数)。

(一)口罩更换

1.口罩佩戴前应按规程洗手,佩戴时避免接触口罩内侧。口罩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

2.医用标准防护口罩均有使用期限,口罩专人专用,人员间不能交叉使用。

3.口罩被患者血液、呼吸道、鼻腔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污染要立即更换。

(二)口罩保存、清洗和消毒

1.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2.医用标准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

3.棉纱口罩可清洗消毒,其他非医用口罩按说明书处理。

五、使用后口罩处理方法

1.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一般在口罩变形、被分泌物弄湿或弄脏,防护性能降低时更换。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2.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

六、儿童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1.儿童在佩戴口罩前,需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使用说明,掌握正确使用口罩的方法。

2.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时,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

3.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信息来源: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员会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基本医疗卫生事业
索引号 152900000000017/2020-01683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基本医疗卫生事业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0-02-05
公文时效:
公众口罩选择与使用指南

公众口罩选择与使用指南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普通居民如何合理选择和佩戴口罩,一起来看关于口罩的使用指南。

一、佩戴口罩原则

基本原则是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不盲目使用,不过度防护。

1.在非疫区空旷且通风良好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

2.在疫情高发地区空旷且通风良好场所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3.有疑似症状到医院就诊时,需佩戴不含呼气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4.有呼吸道基础疾病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5.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

二、推荐的口罩类型及使用对象

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

2.医用外科口罩:防护效果优于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

3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防护效果优于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佩戴。

4.医用防护口罩:推荐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及确诊患者转移时佩戴。资源缺乏时,不建议公众过度防护,可以留给一线医护人员使用。

三、医用外科口罩的使用方法

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按以下步骤:

1.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

2.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颚;

3.将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

4.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

四、口罩使用的注意事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在保障公众健康的前提下,可适当延长口罩使用(使用时间、使用次数)。

(一)口罩更换

1.口罩佩戴前应按规程洗手,佩戴时避免接触口罩内侧。口罩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

2.医用标准防护口罩均有使用期限,口罩专人专用,人员间不能交叉使用。

3.口罩被患者血液、呼吸道、鼻腔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污染要立即更换。

(二)口罩保存、清洗和消毒

1.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2.医用标准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

3.棉纱口罩可清洗消毒,其他非医用口罩按说明书处理。

五、使用后口罩处理方法

1.健康人群佩戴过的口罩,没有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一般在口罩变形、被分泌物弄湿或弄脏,防护性能降低时更换。健康人群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2.疑似病例或确诊患者佩戴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应视作医疗废弃物,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

六、儿童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1.儿童在佩戴口罩前,需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使用说明,掌握正确使用口罩的方法。

2.家长应随时关注儿童口罩佩戴情况,如儿童在佩戴口罩过程中感觉不适时,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

3.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