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督查 > 督查反馈
索引号 152900000000000XSB/2020-00396 发布机构: 行署办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督查反馈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0-02-21
公文时效:

关于阿拉善盟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督查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我盟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盟行署督查室近日对阿拉善盟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盟现有幼儿园29所(另有小学附设幼儿班1个)其中公办园16所,民办园13所(含普惠性幼儿园5所)自治区示范园9所。2018年全盟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74.2%

目前,全盟在园幼儿7790人,其中公办园4918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63.13%;民办园2872人(含普惠园862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36.87%

全盟现有幼儿园教职工1028人,其中公办园教职工633人(在编460人,占72.67%;临时聘用173人,占27.33%);民办园教职工395人。

二、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工程进展情况

2018年,盟教体局联合盟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印发了《阿拉善盟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阿教体发〔201854号),计划到2020年,改扩建幼儿园3所,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确保2020全盟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保持在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规划新建公办幼儿园10,其中:阿左旗6阿右旗1额济纳旗1阿拉善高新区1乌兰布和示范区1所。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2所,正在建设1所,办理前期手续3所,剩余4所规划于2020年实施建设。

(一)阿左旗第五幼儿园。项目选址初设在阿左旗逸夫回校周边南梁坡西侧,选址已进巴彦浩特详规。拟新建幼儿园周边现有18个居民住宅小区、涉及3928套住房,平房约510套,居民约13200人。新建幼儿园规划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设计12个班,可新增学位360名。资金来源为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配套,项目已列入国家第三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库,计划2020年实施。

(二)阿左旗第六幼儿园项目选址初设在阿左旗第八中学西北处,选址已进巴彦浩特详规。拟新建幼儿园周边现有12个居民住宅小区、涉及5452套住房,平房约500套,居民约17800人。新建幼儿园规划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设计12个班,可新增学位360名。目前,已下达资金900万元,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选址已通过旗规委会审批,待盟规委会审批后开始建设。

(三)阿左旗第七幼儿园项目选址在阿左旗商会小区西南处。新建幼儿园周边现有12个居民住宅小区、涉及4618套住房,居民约13800人。新建幼儿园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投资1600万元,设计12个班,可新增学位360资金来源为自治区投资和地方配套,目前,已下达资金1108万元,项目主体已完成,计划今年9月投入使用。

(四)阿左旗第八幼儿园项目选址初设在阿左旗明德小学东侧,选址已进巴彦浩特详规。拟新建幼儿园周边现有21个居民住宅小区、涉及5776套住房,平房约600套,居民约19000人。新建幼儿园规划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投资1600万元,设计12个班,可新增学位360名。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配套,项目已列入国家第三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库,计划2020年实施。

(五)阿左旗第九幼儿园项目选址初设在阿左旗锡林南路东侧,选址已进巴彦浩特详规。拟新建幼儿园周边现有17个居民住宅小区、涉及5305套住房,平房约500套,居民约17400人。新建幼儿园规划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设计12个班,可新增学位360名。资金来源为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配套,项目已列入国家第三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库,计划2020年实施。

(六)阿左旗第十幼儿园项目选址初设在阿左旗报社桥以北,旭辰海岸南侧周边,选址已进巴彦浩特详规。拟新建幼儿园周边现有13个居民住宅小区、涉及3246套住房,平房约1000套,居民约12700人。新建幼儿园规划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设计12个班,可新增学位360名。资金来源为争取自治区投资和地方配套,计划2020年实施。

(七)乌兰布和幼儿园项目选址初设在巴音木仁苏木小学旁,规划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投资500万元,设计4个班,可新增学位120名。资金来源为中央投资和地方配套,目前,项目正在办理招标手续,预计2019年内建设完成。

(八)阿右旗蒙古族幼儿园项目选址在阿右旗民族地毯厂北侧,规划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投资1400万元,新增学位270项目主体于20189建成,今年3月已投入使用。

(九)额济纳旗第二幼儿园项目选址初设在钠林高勒新区南端,规划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投资1600万元,设计12个班,可新增学位360名。目前,已下达资金600万元,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预计2019年内完成主体建设。

(十)阿拉善高新区蒙古族幼儿园高新区贺兰区庆华佳苑北门规划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投资800万元,设计9个班,可新增学位270名。项目主体于20189建成,预计本月可投入使用。

三、教育经费落实情况

(一)制定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

我盟已制定《阿拉善盟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标准方案》,20193月起执行。实施范围包括全盟所有公办幼儿园含小学附设幼儿园及幼儿班以及经教体部门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基准定额及补助标准公办幼儿园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600元,随班就读残疾幼儿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为6000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标准为年生均120资金分担比例自治区与盟、旗(区)按514比例分担。

目前,已全额落实2019年资金,共下达306万元,其中:自治区资金152万元,盟级配套32万元,旗级资金122万元。

(二)上级专项资金拨付情况

近三年,阿拉善盟中央和自治区争取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共7710万元,拨付情况分别为:20172612万元20181615万元2019年截目前3483万元。其中:发改资金2254万元,主要用于专项建设;财政资金5456万元,主要用于新建公办园、改扩建公办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和幼儿资助。

四、规范办园行为

(一)招生方面

落实免试划片、相对就近入学政策,按照户籍优先、计划招生的原则,根据学生分布情况制定招生工作方案、划分学区图明确幼儿园招生学区范围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公布,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规范的招生程序和方法,实现阳光招生,确保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二)课程方面

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幼儿园教育规范性文件要求,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加强幼儿园日常管理,规范保教行为,聚焦儿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教育内容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不断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三)师资方面

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方面,2018年至2019年,我盟通过专题讲座、跟岗实践、互学互助培训方式,培训全盟幼儿园教师1000人次。同时,补充幼儿教师师资力量,2017年,全盟共考录教师74名,其中学前教育教师34名,占招聘教师总数的46%20192月,阿右旗公开引进幼儿园教师7名。

五、我盟学前教育发展存在问题

(一)“入公办园难”问题依然存在

公办园基础设施好,办园条件优,师资力量强,保教水平高,且不再向阿盟户籍幼儿家长收取保教费,但公办园学位有限,无法满足幼儿入学需求,入公办园难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巴彦浩特地区尤为明显目前全盟入公办园就读的幼儿数为4918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63.13%;入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幼儿数为2872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36.87%。另按《国家幼儿园建设标准》幼儿园办园规模不宜超过12班(360人)测算,全盟公办园额定在园幼儿4100人,而2018年实际公办园在园幼儿达4918人,超额800余人,8所公办园存在超额情况。随着二孩生育政策的普及,新生幼儿还将进一步增加,加之外来流动人口的涌入,全盟学前教育压力较大,影响了盟幼儿园保教活动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二)公办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全盟公办幼儿园临时聘用的保教和教辅人员较多,幼儿园教师、特别是临聘教师收入较低、保障程度差、流动性大,导致盟学前教育事业难以吸引、留住优秀人才,从而影响了幼教队伍稳定学前保教质量。

相关建议

(一)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满足幼儿入园需求

一是多渠道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根据本行政区域内适龄幼儿数量、分布、人口流动趋势,以及充分考虑人口政策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需要等因素,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发展方向,健全以公办为主导,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园格局。以方便就近入园为原则,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并纳入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落实城镇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解决好入公办园难的问题。

二是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坚持民办幼儿园分类管理,建立健全普惠性民办园扶持措施,通过提供合理用地、减免租金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民办园中的比例。

(二)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保教水平

依照《内蒙古自治区幼儿园装备配置标准》,进一步改善幼儿园保教条件。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将学前教育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建立盟旗(区)联动分类分层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在职幼儿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和师德水平,确保幼儿园教职工工资等相关待遇落实到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且比较稳定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


信息来源:行署办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务督查>督查反馈
索引号 152900000000000XSB/2020-00396 发布机构: 行署办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督查反馈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0-02-21
公文时效:
关于阿拉善盟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督查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我盟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盟行署督查室近日对阿拉善盟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盟现有幼儿园29所(另有小学附设幼儿班1个)其中公办园16所,民办园13所(含普惠性幼儿园5所)自治区示范园9所。2018年全盟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74.2%

目前,全盟在园幼儿7790人,其中公办园4918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63.13%;民办园2872人(含普惠园862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36.87%

全盟现有幼儿园教职工1028人,其中公办园教职工633人(在编460人,占72.67%;临时聘用173人,占27.33%);民办园教职工395人。

二、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工程进展情况

2018年,盟教体局联合盟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印发了《阿拉善盟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阿教体发〔201854号),计划到2020年,改扩建幼儿园3所,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确保2020全盟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保持在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规划新建公办幼儿园10,其中:阿左旗6阿右旗1额济纳旗1阿拉善高新区1乌兰布和示范区1所。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2所,正在建设1所,办理前期手续3所,剩余4所规划于2020年实施建设。

(一)阿左旗第五幼儿园。项目选址初设在阿左旗逸夫回校周边南梁坡西侧,选址已进巴彦浩特详规。拟新建幼儿园周边现有18个居民住宅小区、涉及3928套住房,平房约510套,居民约13200人。新建幼儿园规划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设计12个班,可新增学位360名。资金来源为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配套,项目已列入国家第三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库,计划2020年实施。

(二)阿左旗第六幼儿园项目选址初设在阿左旗第八中学西北处,选址已进巴彦浩特详规。拟新建幼儿园周边现有12个居民住宅小区、涉及5452套住房,平房约500套,居民约17800人。新建幼儿园规划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设计12个班,可新增学位360名。目前,已下达资金900万元,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选址已通过旗规委会审批,待盟规委会审批后开始建设。

(三)阿左旗第七幼儿园项目选址在阿左旗商会小区西南处。新建幼儿园周边现有12个居民住宅小区、涉及4618套住房,居民约13800人。新建幼儿园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投资1600万元,设计12个班,可新增学位360资金来源为自治区投资和地方配套,目前,已下达资金1108万元,项目主体已完成,计划今年9月投入使用。

(四)阿左旗第八幼儿园项目选址初设在阿左旗明德小学东侧,选址已进巴彦浩特详规。拟新建幼儿园周边现有21个居民住宅小区、涉及5776套住房,平房约600套,居民约19000人。新建幼儿园规划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投资1600万元,设计12个班,可新增学位360名。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配套,项目已列入国家第三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库,计划2020年实施。

(五)阿左旗第九幼儿园项目选址初设在阿左旗锡林南路东侧,选址已进巴彦浩特详规。拟新建幼儿园周边现有17个居民住宅小区、涉及5305套住房,平房约500套,居民约17400人。新建幼儿园规划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设计12个班,可新增学位360名。资金来源为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配套,项目已列入国家第三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库,计划2020年实施。

(六)阿左旗第十幼儿园项目选址初设在阿左旗报社桥以北,旭辰海岸南侧周边,选址已进巴彦浩特详规。拟新建幼儿园周边现有13个居民住宅小区、涉及3246套住房,平房约1000套,居民约12700人。新建幼儿园规划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设计12个班,可新增学位360名。资金来源为争取自治区投资和地方配套,计划2020年实施。

(七)乌兰布和幼儿园项目选址初设在巴音木仁苏木小学旁,规划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投资500万元,设计4个班,可新增学位120名。资金来源为中央投资和地方配套,目前,项目正在办理招标手续,预计2019年内建设完成。

(八)阿右旗蒙古族幼儿园项目选址在阿右旗民族地毯厂北侧,规划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投资1400万元,新增学位270项目主体于20189建成,今年3月已投入使用。

(九)额济纳旗第二幼儿园项目选址初设在钠林高勒新区南端,规划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投资1600万元,设计12个班,可新增学位360名。目前,已下达资金600万元,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预计2019年内完成主体建设。

(十)阿拉善高新区蒙古族幼儿园高新区贺兰区庆华佳苑北门规划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投资800万元,设计9个班,可新增学位270名。项目主体于20189建成,预计本月可投入使用。

三、教育经费落实情况

(一)制定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

我盟已制定《阿拉善盟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标准方案》,20193月起执行。实施范围包括全盟所有公办幼儿园含小学附设幼儿园及幼儿班以及经教体部门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基准定额及补助标准公办幼儿园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600元,随班就读残疾幼儿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为6000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标准为年生均120资金分担比例自治区与盟、旗(区)按514比例分担。

目前,已全额落实2019年资金,共下达306万元,其中:自治区资金152万元,盟级配套32万元,旗级资金122万元。

(二)上级专项资金拨付情况

近三年,阿拉善盟中央和自治区争取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共7710万元,拨付情况分别为:20172612万元20181615万元2019年截目前3483万元。其中:发改资金2254万元,主要用于专项建设;财政资金5456万元,主要用于新建公办园、改扩建公办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和幼儿资助。

四、规范办园行为

(一)招生方面

落实免试划片、相对就近入学政策,按照户籍优先、计划招生的原则,根据学生分布情况制定招生工作方案、划分学区图明确幼儿园招生学区范围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公布,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规范的招生程序和方法,实现阳光招生,确保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二)课程方面

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幼儿园教育规范性文件要求,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加强幼儿园日常管理,规范保教行为,聚焦儿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教育内容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不断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三)师资方面

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方面,2018年至2019年,我盟通过专题讲座、跟岗实践、互学互助培训方式,培训全盟幼儿园教师1000人次。同时,补充幼儿教师师资力量,2017年,全盟共考录教师74名,其中学前教育教师34名,占招聘教师总数的46%20192月,阿右旗公开引进幼儿园教师7名。

五、我盟学前教育发展存在问题

(一)“入公办园难”问题依然存在

公办园基础设施好,办园条件优,师资力量强,保教水平高,且不再向阿盟户籍幼儿家长收取保教费,但公办园学位有限,无法满足幼儿入学需求,入公办园难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巴彦浩特地区尤为明显目前全盟入公办园就读的幼儿数为4918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63.13%;入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幼儿数为2872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36.87%。另按《国家幼儿园建设标准》幼儿园办园规模不宜超过12班(360人)测算,全盟公办园额定在园幼儿4100人,而2018年实际公办园在园幼儿达4918人,超额800余人,8所公办园存在超额情况。随着二孩生育政策的普及,新生幼儿还将进一步增加,加之外来流动人口的涌入,全盟学前教育压力较大,影响了盟幼儿园保教活动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二)公办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全盟公办幼儿园临时聘用的保教和教辅人员较多,幼儿园教师、特别是临聘教师收入较低、保障程度差、流动性大,导致盟学前教育事业难以吸引、留住优秀人才,从而影响了幼教队伍稳定学前保教质量。

相关建议

(一)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满足幼儿入园需求

一是多渠道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根据本行政区域内适龄幼儿数量、分布、人口流动趋势,以及充分考虑人口政策调整和城镇化进程的需要等因素,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发展方向,健全以公办为主导,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园格局。以方便就近入园为原则,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并纳入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落实城镇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解决好入公办园难的问题。

二是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坚持民办幼儿园分类管理,建立健全普惠性民办园扶持措施,通过提供合理用地、减免租金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民办园中的比例。

(二)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保教水平

依照《内蒙古自治区幼儿园装备配置标准》,进一步改善幼儿园保教条件。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将学前教育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建立盟旗(区)联动分类分层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在职幼儿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和师德水平,确保幼儿园教职工工资等相关待遇落实到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且比较稳定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