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督查 > 督查反馈
索引号 152900000000000XSB/2020-03595 发布机构: 行署办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督查反馈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0-12-08
公文时效:

全盟重点工作任务第二季度进展情况的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盟委扩大会议精神,盟委办、行署办联合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盟委(扩大)会议精神的通知》,将2020年盟委、行署重要决策部署制定成重点工作任务台账,其中,涉及盟行署重点工作有两个方面共92项任务,行署督查室每季度将调度一次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上季度因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尚未开复工,重点工作任务严重滞后;二季度经济发展形势有明显好转,主要经济指标继续改善,全盟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态势显现。

一、主要经济社会指标情况

上半年,全盟地区生产总值139.6亿元,同比增长0.2%,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1.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下降1.6%和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5.4亿元,同比下降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39.6亿元,同比增长19.6%。

二、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一)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1.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完成了摸底排查整改工作,一季度共排查出问题24项,其中“三精准”“三保障”“三落实”方面问题分别有5项、4项和15项,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按照自治区要求开展了新致贫、返贫、边缘户以及脱贫监测户识别工作,目前全盟无新增。各旗区制定了《产业扶贫带贫减贫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全盟安排各类扶贫资金4613万元实施43个产业扶贫项目,带动2562名贫困人口发展特色产业。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全盟183个嘎查村完成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成员身份认定;35个嘎查村完成股权设置,4个嘎查村完成注册登记。不断加快农村牧区环境整治,制定印发了《全面推行农村牧区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阿拉善盟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农村牧区户用卫生厕所覆盖度达到47.2%,建成农牧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嘎查村占比90.9%。完成健康扶贫建档立卡管理的22所卫生院和13所固定卫生室的“清零达标”任务,投入资金3485万元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

2.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完成污染防治攻坚项目46个,完成率32%。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改造、物料堆场全封闭等项目8个,完成率53.3%。全面梳理历年环保督察整改问题,2016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我盟共性问题15个,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2018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涉及我盟共性问题15个,目前已完成销号12个,3个已完成整改,待验收公示销号;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温都尔勒图镇西滩、巴润别立镇腰坝滩、吉兰泰镇大查哈尔滩、阿右旗陈家井四个超采井灌区地下水超采区整改完成销号。

3.化解重大风险情况。一是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全盟累计化解政府隐性债务13.27亿元,完成年度化解任务的61.35%。二是严控“三公”经费。全盟“三公”经费支出1746.3万元,同比减少656.67万元,下降27.33%。三是化解金融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4.99亿元,同比减少7.11亿元、下降16.89%;不良贷款率9.26%,同比下降1.74个百分点,较年初增长3.41个百分点。四是做好疫情风险防控。印发了《阿拉善盟鼠疫防控应急预案(试行)》,召开全盟重大传染病常态化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加大企业指导和培训力度,累计指导企业316家次、培训1784场次,培训31229人次。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三旗疾控中心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盟中心医院5月26日检测PCR实验室,开始正常检测;蒙医医院、阿左旗蒙中医院、高新区综合医院已完成核酸检测实验室改扩建工程,通过自治区专家组验收。截至6月末,我盟累计检测标本7608份,排查5989人;接到1538通咨询、举报电话,其中有102件进行了办理。

(二)坚持绿色发展

1.生态保护和治理修复。进一步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整改补划和储备区划定成果已报自治区审核。开展了国土空间规划调研,收集“十四五”重点任务和重点建设项目,力争将我盟重大项目纳入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区内退出矿业权45宗已全部退出,其中注销28宗、缩减采矿面积8宗。黑河年度调水工作进展顺利,累计入境水量53467万立方米,东居延海蓄积水量8500万立方米。重点生态工程任务建设加快,完成营造林地83.3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63.3%。

2.产业导向和结构优化。全盟110个盟级重点项目开复工82个、开工率74.5%;完成投资36.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8.9%,其中:52个续建项目复工率88.5%,58个新建项目开工率62.1%。盟行署印发《阿拉善盟循环经济促进法人大执法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方案》,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已建立,重点新能源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其中阿拉善盟—上海庙160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核准、规划用地等手续已办理,扬帆新材料项目已开始试产。完成春播面积47.69万亩,推广标准化生产面积32.5万亩,牲畜存栏达113万头只,驼奶产业蓄势待发,万峰挤奶驼示范基地和投巴彦浩特双峰驼示范镇项目工作正在推进。盟行署印发《阿拉善盟草原旅游发展规划》,实施重点文旅项目9个,大漠胡杨景区、黑城文化体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乌兰布和全域旅游示范项目、阿拉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旅游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等5个项目已开复工。  

3.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盟136户规上工业企业正常生产128户,占比94.1%;45个重点工业项目中内蒙古中高化工原药及中间体项目、内蒙古大中实业农药中间体及含氟精细化学品项目等19个项目建成投产。1—6月,全盟实现工业用电量53.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2%;销售成品油10.26万吨,同比降低4.5%;工业天然气用量8193.1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3%;铁路货运量439.79万吨,同比降低26.68%。油气开发进展顺利,吉兰泰油田完成钻井49口,累计生产原油4.9万吨;桃亥油田完成钻井1口,累计生产原油2753吨;吐哈油田钻井1口。景区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通湖草原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国家验收,腾格里额里森达来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中期评估。

4.转变理念、探索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方面,印发了《阿拉善盟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召开全盟军民融合发展思路和”联合共建“项目座谈会,规划国家级特色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科技创新方面,积极争取“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5项、第一批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1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重大研发需求5项、自治区高端外国专家引进项目1项、科技助力脱贫攻坚项目3项,开展盟级科技计划项目储备征集等工作。文化旅游方面,重点监控的34家景区景点中32家已复工复产,举办了“畅游阿拉善  自驾心飞扬”为主题的自驾旅游精品路线推介会,针对红色旅游、自驾游、研学游等旅游业态开展精准营销,完成自治区暗访整改事项46项,确保了疫情防控安全和旅游安全生产平稳运行。

5.优化营商环境。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盟在册各类市场主体32898户,注册资金1540.2亿元,分别增长11.7%和9.3%,发放“三十二证合一”营业执照4567户,165个部门登录协同监管平台14550次,开展“双随机、已公开”事项94项,检查市场主体540户。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成功签约17个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30.2亿元,同比增长23%。优化审批服务,开展了“三减一优”审批服务便民行动,部门申请材料、办事环节和办理时限同比分别精简6.8%、8.9%和30.9%,完成6类70项“一事一次”事项服务指南的编制,已办理“一事一次”事项271件。高新区试行重点投资项目承诺制,设置“绿色通道综合窗口”,工业项目审批由以前的182天缩短至目前的30天,时限缩短率为83.5%。腾格里开发区完成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全盟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实现全覆盖。

6.深化改革开放。印发了《阿拉善盟发展泛口岸经济工作方案》,编制完成《额济纳自治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实施方案》,审核通过了《敖伦布拉格新兴产业示范基地规划方案》。乌力吉口岸临时开放工程完成货运通道、旅检大厅、地面铺装、设备安装等工作,正在进行查验设施设备调试;援建查干德勒乌拉口岸部分基础设施项目已完成总体规划设计。截至6月末,全盟进出口总额11.2亿元,同比下降55.0%,其中策克口岸进出口货物289.05万吨,进出口贸易额9.9亿元,分别下降55.62%和56.62%。

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巴银铁路初设计待国铁集团正式批复,争取到2020年巴银铁路项目建设资金2亿元,完成了先行用地勘测定界报告和组卷上报工作。G331线北银根至路井段全线路基、涵洞、预制盖板开始施工;G213线达来呼布至东风航天城段已完成施工图、林地手续和土地组卷;S315线特莫图至武威段、S228线空军试验训练基地(十四号基地)至巴丹吉林段正在编制土地预审、建设选址、社稳风险评估报告。阿拉善至上海庙160万千瓦风电项目完成可研编制和风机机位初选址,正在编制电网接入系统设计方案。

(三)保障改善民生

1.全力抓好就业。实现新增就业2591人,农牧民转就业1953人,发放失业救济金510.78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17.5万元,帮助401人实现稳定就业。组织网络招聘会16场,开展线上培训698人,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9人培训,入选自治区级创业示范店14户,盟市级创业示范店50户。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迎接自治区2019年度保障农民保障农牧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工作,召开2020年度全盟根治拖欠农牧民工工资工作视频会,对全盟5个旗区涉及开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24家用人单位进行拉网式检查,进一步规范了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印发了《阿拉善盟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实施方案》,召开全盟项目区农牧民养老保险并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专项工作推进会。截至6月底,发放城乡低保资金792.26万元;发放特困人员基本生活金145.5万元,为94名完全和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人员发放照料护理补贴资金37.7万元。

3.大力发展社会事业。阿右旗、额济纳旗已开工2020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率为51%。2019年度17个老旧小区改造续建项目已于4月末陆续全面复工,工程进度达到50%。盟一中新校区建设顺利推进,预计10月全部竣工。盟疾控中心业务楼已完成实验室设备调试、五方竣工验收和实验室第三方检测,现正在申请联合验收,验收后准备交付使用。三旗疾控中心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盟中心医院建成PCR实验室,开始正常检测。印发《阿拉善盟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建立短期药品专家库,截至6月末,三级医疗机构基药使用占比52.65%、二级医疗机构基药使用占比56.56%、基层医疗机构基药使用占比75.48%。开展红色文物遗址调查,启动话剧《东风—呼啸起》提升工作,阿拉善乌兰牧骑综合艺术中心项目已完成土地勘界、可研编制、外观设计等前期工作。累计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99场次,参与人数达8.82万人次,以图书馆为首的数字化建设和线上活动的开展,成为疫情常态化防控后的亮点。

(四)平安阿拉善建设

开展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任务落实情况和“七五”普法终期验收工作实地督导检查,在各旗区、盟直各重点部门开展涉煤领域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梳理文件105813件。制定了《阿拉善盟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阿拉善盟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答复规范》,完成了我盟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的栏目梳理整合工作,解读各类政策232篇、发布274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落实“一体化发展”进展缓慢。2019年,盟委行署研究出台《关于推动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一体化发展意见》,提出“有关部门要真放权真支持,研究提出具体落实办法或细化措施”的要求,但目前高新区未收到盟直部门关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具体落实办法和细化措施,落实“一体化发展”进展缓慢。

(二)口岸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策克口岸自3月28日恢复通关以来,出入境车辆6万辆次,同比下降56.62%,出入境人员6.69万人次,同比下降61.97%。日均通关车辆已由试运行当天的35辆上升到单日通关车辆500辆左右,仅为疫情前的70%左右。从煤炭进口来看,上半年,煤炭进口258万吨,同比下降59.0%;煤炭进口贸易额8.49亿元,同比下降60.3%。

(三)金融风险需要关注解决。6月末,全盟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4.99亿元,较上月增加17.45亿元;不良贷款率9.26%,较上月增加4.6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按照《内蒙古银保监局办公室关于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真实入账的通知》要求,各银行调实不良贷款,我盟1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新增不良贷款16.26亿元,占全盟5家地方法人新增不良贷款的93.18%,直接导致6月不良贷款激增。

四、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加快重点工作的落实。各旗区、部门要认真总结梳理上半年重点工作进度,查漏补缺,归类分析,按月逐项排出下半年重点工作时间进度表,将完成任务的时限、目标、责任和措施等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领导、人员,把进度缓慢、欠账较多的工作列为重点督办内容,限期迎头赶上。

(二)关注疫情变化,复苏口岸经济。我盟经济体量小,口岸经济对我盟来说非常重要。目前,应密切关注国外疫情特别是蒙古国疫情趋势,加强口岸管理,加快复苏口岸经济,一是要加快乌力吉口岸年内过货通关建设,二是要推进策克口岸肉类进口事宜,三是研究解决策克口岸基础设施维护所需资金。力争口岸经济在疫情稳定后能够取得新突破。

(三)加强防范重大风险。不良贷款的激增为我盟化解重大风险敲响了警钟,下半年金融、财政等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防范重大风险。金融部门要压实金融风险防控各方面责任,加强金融监管,做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资金流监控,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6月9日,自治区财政厅通报2019年末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级结果显示,阿左旗、阿右旗债务率超过300%以上,被自治区列入红色风险等级地区。财政部门要加快化解政府隐性债务,特别是要加大阿左旗、阿右旗化解政府性债务力度,有效降低债务风险


信息来源:行署办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务督查>督查反馈
索引号 152900000000000XSB/2020-03595 发布机构: 行署办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督查反馈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0-12-08
公文时效:
全盟重点工作任务第二季度进展情况的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盟委扩大会议精神,盟委办、行署办联合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盟委(扩大)会议精神的通知》,将2020年盟委、行署重要决策部署制定成重点工作任务台账,其中,涉及盟行署重点工作有两个方面共92项任务,行署督查室每季度将调度一次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上季度因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尚未开复工,重点工作任务严重滞后;二季度经济发展形势有明显好转,主要经济指标继续改善,全盟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态势显现。

一、主要经济社会指标情况

上半年,全盟地区生产总值139.6亿元,同比增长0.2%,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1.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下降1.6%和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5.4亿元,同比下降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39.6亿元,同比增长19.6%。

二、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一)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1.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完成了摸底排查整改工作,一季度共排查出问题24项,其中“三精准”“三保障”“三落实”方面问题分别有5项、4项和15项,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按照自治区要求开展了新致贫、返贫、边缘户以及脱贫监测户识别工作,目前全盟无新增。各旗区制定了《产业扶贫带贫减贫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全盟安排各类扶贫资金4613万元实施43个产业扶贫项目,带动2562名贫困人口发展特色产业。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全盟183个嘎查村完成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成员身份认定;35个嘎查村完成股权设置,4个嘎查村完成注册登记。不断加快农村牧区环境整治,制定印发了《全面推行农村牧区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阿拉善盟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农村牧区户用卫生厕所覆盖度达到47.2%,建成农牧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嘎查村占比90.9%。完成健康扶贫建档立卡管理的22所卫生院和13所固定卫生室的“清零达标”任务,投入资金3485万元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

2.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完成污染防治攻坚项目46个,完成率32%。完成特别排放限值改造、物料堆场全封闭等项目8个,完成率53.3%。全面梳理历年环保督察整改问题,2016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我盟共性问题15个,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2018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涉及我盟共性问题15个,目前已完成销号12个,3个已完成整改,待验收公示销号;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温都尔勒图镇西滩、巴润别立镇腰坝滩、吉兰泰镇大查哈尔滩、阿右旗陈家井四个超采井灌区地下水超采区整改完成销号。

3.化解重大风险情况。一是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全盟累计化解政府隐性债务13.27亿元,完成年度化解任务的61.35%。二是严控“三公”经费。全盟“三公”经费支出1746.3万元,同比减少656.67万元,下降27.33%。三是化解金融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4.99亿元,同比减少7.11亿元、下降16.89%;不良贷款率9.26%,同比下降1.74个百分点,较年初增长3.41个百分点。四是做好疫情风险防控。印发了《阿拉善盟鼠疫防控应急预案(试行)》,召开全盟重大传染病常态化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加大企业指导和培训力度,累计指导企业316家次、培训1784场次,培训31229人次。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三旗疾控中心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盟中心医院5月26日检测PCR实验室,开始正常检测;蒙医医院、阿左旗蒙中医院、高新区综合医院已完成核酸检测实验室改扩建工程,通过自治区专家组验收。截至6月末,我盟累计检测标本7608份,排查5989人;接到1538通咨询、举报电话,其中有102件进行了办理。

(二)坚持绿色发展

1.生态保护和治理修复。进一步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整改补划和储备区划定成果已报自治区审核。开展了国土空间规划调研,收集“十四五”重点任务和重点建设项目,力争将我盟重大项目纳入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区内退出矿业权45宗已全部退出,其中注销28宗、缩减采矿面积8宗。黑河年度调水工作进展顺利,累计入境水量53467万立方米,东居延海蓄积水量8500万立方米。重点生态工程任务建设加快,完成营造林地83.3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63.3%。

2.产业导向和结构优化。全盟110个盟级重点项目开复工82个、开工率74.5%;完成投资36.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8.9%,其中:52个续建项目复工率88.5%,58个新建项目开工率62.1%。盟行署印发《阿拉善盟循环经济促进法人大执法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方案》,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已建立,重点新能源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其中阿拉善盟—上海庙160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核准、规划用地等手续已办理,扬帆新材料项目已开始试产。完成春播面积47.69万亩,推广标准化生产面积32.5万亩,牲畜存栏达113万头只,驼奶产业蓄势待发,万峰挤奶驼示范基地和投巴彦浩特双峰驼示范镇项目工作正在推进。盟行署印发《阿拉善盟草原旅游发展规划》,实施重点文旅项目9个,大漠胡杨景区、黑城文化体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乌兰布和全域旅游示范项目、阿拉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旅游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等5个项目已开复工。  

3.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盟136户规上工业企业正常生产128户,占比94.1%;45个重点工业项目中内蒙古中高化工原药及中间体项目、内蒙古大中实业农药中间体及含氟精细化学品项目等19个项目建成投产。1—6月,全盟实现工业用电量53.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2%;销售成品油10.26万吨,同比降低4.5%;工业天然气用量8193.1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3%;铁路货运量439.79万吨,同比降低26.68%。油气开发进展顺利,吉兰泰油田完成钻井49口,累计生产原油4.9万吨;桃亥油田完成钻井1口,累计生产原油2753吨;吐哈油田钻井1口。景区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通湖草原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国家验收,腾格里额里森达来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中期评估。

4.转变理念、探索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方面,印发了《阿拉善盟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召开全盟军民融合发展思路和”联合共建“项目座谈会,规划国家级特色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科技创新方面,积极争取“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5项、第一批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1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重大研发需求5项、自治区高端外国专家引进项目1项、科技助力脱贫攻坚项目3项,开展盟级科技计划项目储备征集等工作。文化旅游方面,重点监控的34家景区景点中32家已复工复产,举办了“畅游阿拉善  自驾心飞扬”为主题的自驾旅游精品路线推介会,针对红色旅游、自驾游、研学游等旅游业态开展精准营销,完成自治区暗访整改事项46项,确保了疫情防控安全和旅游安全生产平稳运行。

5.优化营商环境。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盟在册各类市场主体32898户,注册资金1540.2亿元,分别增长11.7%和9.3%,发放“三十二证合一”营业执照4567户,165个部门登录协同监管平台14550次,开展“双随机、已公开”事项94项,检查市场主体540户。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成功签约17个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30.2亿元,同比增长23%。优化审批服务,开展了“三减一优”审批服务便民行动,部门申请材料、办事环节和办理时限同比分别精简6.8%、8.9%和30.9%,完成6类70项“一事一次”事项服务指南的编制,已办理“一事一次”事项271件。高新区试行重点投资项目承诺制,设置“绿色通道综合窗口”,工业项目审批由以前的182天缩短至目前的30天,时限缩短率为83.5%。腾格里开发区完成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全盟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实现全覆盖。

6.深化改革开放。印发了《阿拉善盟发展泛口岸经济工作方案》,编制完成《额济纳自治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实施方案》,审核通过了《敖伦布拉格新兴产业示范基地规划方案》。乌力吉口岸临时开放工程完成货运通道、旅检大厅、地面铺装、设备安装等工作,正在进行查验设施设备调试;援建查干德勒乌拉口岸部分基础设施项目已完成总体规划设计。截至6月末,全盟进出口总额11.2亿元,同比下降55.0%,其中策克口岸进出口货物289.05万吨,进出口贸易额9.9亿元,分别下降55.62%和56.62%。

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巴银铁路初设计待国铁集团正式批复,争取到2020年巴银铁路项目建设资金2亿元,完成了先行用地勘测定界报告和组卷上报工作。G331线北银根至路井段全线路基、涵洞、预制盖板开始施工;G213线达来呼布至东风航天城段已完成施工图、林地手续和土地组卷;S315线特莫图至武威段、S228线空军试验训练基地(十四号基地)至巴丹吉林段正在编制土地预审、建设选址、社稳风险评估报告。阿拉善至上海庙160万千瓦风电项目完成可研编制和风机机位初选址,正在编制电网接入系统设计方案。

(三)保障改善民生

1.全力抓好就业。实现新增就业2591人,农牧民转就业1953人,发放失业救济金510.78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17.5万元,帮助401人实现稳定就业。组织网络招聘会16场,开展线上培训698人,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9人培训,入选自治区级创业示范店14户,盟市级创业示范店50户。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迎接自治区2019年度保障农民保障农牧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工作,召开2020年度全盟根治拖欠农牧民工工资工作视频会,对全盟5个旗区涉及开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24家用人单位进行拉网式检查,进一步规范了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印发了《阿拉善盟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实施方案》,召开全盟项目区农牧民养老保险并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专项工作推进会。截至6月底,发放城乡低保资金792.26万元;发放特困人员基本生活金145.5万元,为94名完全和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人员发放照料护理补贴资金37.7万元。

3.大力发展社会事业。阿右旗、额济纳旗已开工2020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率为51%。2019年度17个老旧小区改造续建项目已于4月末陆续全面复工,工程进度达到50%。盟一中新校区建设顺利推进,预计10月全部竣工。盟疾控中心业务楼已完成实验室设备调试、五方竣工验收和实验室第三方检测,现正在申请联合验收,验收后准备交付使用。三旗疾控中心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盟中心医院建成PCR实验室,开始正常检测。印发《阿拉善盟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建立短期药品专家库,截至6月末,三级医疗机构基药使用占比52.65%、二级医疗机构基药使用占比56.56%、基层医疗机构基药使用占比75.48%。开展红色文物遗址调查,启动话剧《东风—呼啸起》提升工作,阿拉善乌兰牧骑综合艺术中心项目已完成土地勘界、可研编制、外观设计等前期工作。累计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99场次,参与人数达8.82万人次,以图书馆为首的数字化建设和线上活动的开展,成为疫情常态化防控后的亮点。

(四)平安阿拉善建设

开展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任务落实情况和“七五”普法终期验收工作实地督导检查,在各旗区、盟直各重点部门开展涉煤领域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梳理文件105813件。制定了《阿拉善盟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阿拉善盟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答复规范》,完成了我盟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的栏目梳理整合工作,解读各类政策232篇、发布274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落实“一体化发展”进展缓慢。2019年,盟委行署研究出台《关于推动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一体化发展意见》,提出“有关部门要真放权真支持,研究提出具体落实办法或细化措施”的要求,但目前高新区未收到盟直部门关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具体落实办法和细化措施,落实“一体化发展”进展缓慢。

(二)口岸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策克口岸自3月28日恢复通关以来,出入境车辆6万辆次,同比下降56.62%,出入境人员6.69万人次,同比下降61.97%。日均通关车辆已由试运行当天的35辆上升到单日通关车辆500辆左右,仅为疫情前的70%左右。从煤炭进口来看,上半年,煤炭进口258万吨,同比下降59.0%;煤炭进口贸易额8.49亿元,同比下降60.3%。

(三)金融风险需要关注解决。6月末,全盟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4.99亿元,较上月增加17.45亿元;不良贷款率9.26%,较上月增加4.6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按照《内蒙古银保监局办公室关于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真实入账的通知》要求,各银行调实不良贷款,我盟1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新增不良贷款16.26亿元,占全盟5家地方法人新增不良贷款的93.18%,直接导致6月不良贷款激增。

四、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加快重点工作的落实。各旗区、部门要认真总结梳理上半年重点工作进度,查漏补缺,归类分析,按月逐项排出下半年重点工作时间进度表,将完成任务的时限、目标、责任和措施等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领导、人员,把进度缓慢、欠账较多的工作列为重点督办内容,限期迎头赶上。

(二)关注疫情变化,复苏口岸经济。我盟经济体量小,口岸经济对我盟来说非常重要。目前,应密切关注国外疫情特别是蒙古国疫情趋势,加强口岸管理,加快复苏口岸经济,一是要加快乌力吉口岸年内过货通关建设,二是要推进策克口岸肉类进口事宜,三是研究解决策克口岸基础设施维护所需资金。力争口岸经济在疫情稳定后能够取得新突破。

(三)加强防范重大风险。不良贷款的激增为我盟化解重大风险敲响了警钟,下半年金融、财政等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防范重大风险。金融部门要压实金融风险防控各方面责任,加强金融监管,做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资金流监控,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6月9日,自治区财政厅通报2019年末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级结果显示,阿左旗、阿右旗债务率超过300%以上,被自治区列入红色风险等级地区。财政部门要加快化解政府隐性债务,特别是要加大阿左旗、阿右旗化解政府性债务力度,有效降低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