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公开 > 政协提案
索引号 152900000000000/2019-01086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19-08-28
公文时效: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关于对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151和0734号提案的答复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

关于对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151和0734号提案的答复

C类

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武也文委员:

  你们在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分别提出的《关于建立乌海与周边一体化发展新机制的提案》(第0151号)和《关于加快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提案》(第0734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促进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是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推进区域优势互补、产业转型、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打造自治区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阿拉善盟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积极配合、主动融入、加强合作,不断夯实我盟在乌海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基础,重点建设了以盐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光伏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为主导的循环经济园区-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以沙漠生态治理为主、大力发展特色沙产业和生态旅游业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两个园区的发展建设进一步促进了乌海及周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方面,近年来,我盟制定了《关于促进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始终以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以建立循环经济体系为核心,努力构建起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先后建成了8.5万吨金属钠、10万吨CPVC、460万吨焦化、20万吨甲醇、66万吨煤焦油轻质化、20万吨甲醇制芳烃、14万吨焦炉煤气制LNG、7.8万吨靛蓝等一批项目。目前,高新区金属钠和靛蓝产能居全世界第一,靛蓝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建成亚洲最大的单套产能氯酸钠、国内产能最大的肌酸等项目,高端树脂、氨基甘油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引进企业重组等措施,扶持庆华年产50万吨焦油加氢、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等项目复工建设,盘活了泰升年产100万吨焦化、25万吨锰铁等产能。依托烧碱、氯、金属钠等化工原料,初步形成染料及颜料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等细分领域,拥有羟基乙腈、亚氨基二乙腈、双甘膦、肌酸等优势产品,集聚紫光化工、泰兴泰丰、宝穗医药、圣氏化学等骨干企业。2018年,在自治区十强工业开发区、生态工业园示范点和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园区基础上,正式更名为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标志着这一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小金三角"枢纽位置,有着20余年发展历史,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攻坚期的开发区,在黄河之滨翻开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一页。2018年末,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22.93亿元,增长5.3%;工业增加值为91.59亿元,增长5.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079元和22382元,增速均高于GDP增速。

  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方面,2013年,为治理乌兰布和沙漠,阻止泥沙输入黄河、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经盟委、行署研究决定,我盟成立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示范区按照把阿拉善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沙产业示范基地的产业定位,不断推进沙产业规模化发展,2014年,成功升级为自治区级生态沙产业示范区,2016年,成功创建内蒙古唯一的自治区级生态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时,示范区推动旅游与生态建设、沙产业、基础设施、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度融合,一是发展以沙漠葡萄为主的沙生林草产业,重点建设"黄河左岸、沙海之滨"乌兰布和沙漠葡萄产业长廊,已种植酿酒葡萄3万亩,葡萄酒加工能力1.5万吨;二是发展沙漠健康医养产业,重点建设悦禾健康颐养中心和亿利沙漠健康产业项目;三是发展全域旅游产业,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沙漠户外徒步目的地,已成功创建金沙堡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吸引20多万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前来徒步;四是建设阿拉善盟及乌海周边区域集沙海酒庄、生态小镇、养生乐土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在已建成"大漠小镇、黄河渔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努力打造"田园牧歌综合体",让生活在周边城市、工业园区的人群,有一个空气清新、自然舒适的休闲度假环境。

  推进区域合作发展方面,近年来,我盟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拓展合作领域,与乌海及周边地区各方加强合作交流,积极参加了"促进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专题座谈会,区域合作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加大旅游合作力度。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了乌海市在我盟举办的旅游推介会,就相互之间旅游产品打造、客源推广、资源挖掘等方面进行交流并达成合作意向;组织旅游企业赴乌海市参加了"5o19"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宣传推介阿拉善旅游产品,与乌海旅游企业商洽合作事宜。二是进一步深化交通合作。投资2498万元建设高新区浮桥渡口项目,地跨高新区和乌海市海南区,建成的载重200吨双向两车道黄河浮桥和1159米引道不仅有效缓解了高新区工业产品的道路运输压力,还对提升区域产品物流速度起到积极作用。三是加快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按照自治区环保厅《关于加强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精神,提出了我盟《关于加强乌海市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的意见》,签署了《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制了《阿拉善盟"乌海市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8.4亿元,实施环境综合治理项目99个。2019年,我盟还就乌斯太至乌兰布和农村公路、乌兰布和浮桥以及扫黑除恶区域互联互通等事宜主动与乌海市对接,并达成相关合作协议。

  综上所述,我盟始终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配合乌海及周边各方,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助推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最后感谢你们对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事宜上的建言献策,欢迎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签 发 人:王维东

  承 办 人:陈  明

  联系电话:0483-8336105



2019年8月6日             


信息来源:督查室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公开>政协提案
索引号 152900000000000/2019-01086 发布机构: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19-08-28
公文时效: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关于对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151和0734号提案的答复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

关于对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二次会议第0151和0734号提案的答复

C类

民盟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武也文委员:

  你们在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分别提出的《关于建立乌海与周边一体化发展新机制的提案》(第0151号)和《关于加快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提案》(第0734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促进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是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推进区域优势互补、产业转型、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打造自治区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阿拉善盟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积极配合、主动融入、加强合作,不断夯实我盟在乌海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基础,重点建设了以盐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光伏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为主导的循环经济园区-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以沙漠生态治理为主、大力发展特色沙产业和生态旅游业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两个园区的发展建设进一步促进了乌海及周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方面,近年来,我盟制定了《关于促进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始终以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以建立循环经济体系为核心,努力构建起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先后建成了8.5万吨金属钠、10万吨CPVC、460万吨焦化、20万吨甲醇、66万吨煤焦油轻质化、20万吨甲醇制芳烃、14万吨焦炉煤气制LNG、7.8万吨靛蓝等一批项目。目前,高新区金属钠和靛蓝产能居全世界第一,靛蓝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建成亚洲最大的单套产能氯酸钠、国内产能最大的肌酸等项目,高端树脂、氨基甘油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引进企业重组等措施,扶持庆华年产50万吨焦油加氢、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等项目复工建设,盘活了泰升年产100万吨焦化、25万吨锰铁等产能。依托烧碱、氯、金属钠等化工原料,初步形成染料及颜料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等细分领域,拥有羟基乙腈、亚氨基二乙腈、双甘膦、肌酸等优势产品,集聚紫光化工、泰兴泰丰、宝穗医药、圣氏化学等骨干企业。2018年,在自治区十强工业开发区、生态工业园示范点和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园区基础上,正式更名为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标志着这一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小金三角"枢纽位置,有着20余年发展历史,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攻坚期的开发区,在黄河之滨翻开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一页。2018年末,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22.93亿元,增长5.3%;工业增加值为91.59亿元,增长5.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079元和22382元,增速均高于GDP增速。

  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方面,2013年,为治理乌兰布和沙漠,阻止泥沙输入黄河、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经盟委、行署研究决定,我盟成立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示范区按照把阿拉善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沙产业示范基地的产业定位,不断推进沙产业规模化发展,2014年,成功升级为自治区级生态沙产业示范区,2016年,成功创建内蒙古唯一的自治区级生态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时,示范区推动旅游与生态建设、沙产业、基础设施、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度融合,一是发展以沙漠葡萄为主的沙生林草产业,重点建设"黄河左岸、沙海之滨"乌兰布和沙漠葡萄产业长廊,已种植酿酒葡萄3万亩,葡萄酒加工能力1.5万吨;二是发展沙漠健康医养产业,重点建设悦禾健康颐养中心和亿利沙漠健康产业项目;三是发展全域旅游产业,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沙漠户外徒步目的地,已成功创建金沙堡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吸引20多万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前来徒步;四是建设阿拉善盟及乌海周边区域集沙海酒庄、生态小镇、养生乐土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在已建成"大漠小镇、黄河渔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努力打造"田园牧歌综合体",让生活在周边城市、工业园区的人群,有一个空气清新、自然舒适的休闲度假环境。

  推进区域合作发展方面,近年来,我盟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拓展合作领域,与乌海及周边地区各方加强合作交流,积极参加了"促进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专题座谈会,区域合作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加大旅游合作力度。组织旅游企业参加了乌海市在我盟举办的旅游推介会,就相互之间旅游产品打造、客源推广、资源挖掘等方面进行交流并达成合作意向;组织旅游企业赴乌海市参加了"5o19"中国旅游日宣传活动,宣传推介阿拉善旅游产品,与乌海旅游企业商洽合作事宜。二是进一步深化交通合作。投资2498万元建设高新区浮桥渡口项目,地跨高新区和乌海市海南区,建成的载重200吨双向两车道黄河浮桥和1159米引道不仅有效缓解了高新区工业产品的道路运输压力,还对提升区域产品物流速度起到积极作用。三是加快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按照自治区环保厅《关于加强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精神,提出了我盟《关于加强乌海市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的意见》,签署了《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制了《阿拉善盟"乌海市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8.4亿元,实施环境综合治理项目99个。2019年,我盟还就乌斯太至乌兰布和农村公路、乌兰布和浮桥以及扫黑除恶区域互联互通等事宜主动与乌海市对接,并达成相关合作协议。

  综上所述,我盟始终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配合乌海及周边各方,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助推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最后感谢你们对乌海及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事宜上的建言献策,欢迎以后多提宝贵意见。

  签 发 人:王维东

  承 办 人:陈  明

  联系电话:0483-8336105



2019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