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盟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督查报告
- 发布日期:2017-10-27 10:34
- 浏览次数:
一、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上半年,全盟规上企业实现产值260.08亿元,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产值74.88亿元,占比29%;石油加工、炼焦和燃料加工业实现产值26.17亿元,占比10.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产值64.37亿元,占比25%;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产值25.39亿元,占比9.8%。全盟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30亿元,同比增长29%;规上企业亏损面44.34%,较上年同期收窄13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4.29亿元,同比减少29.9%;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的成本为87.1元,同比减少2.6元;实现利润总额11.68亿元,同比增长465.9%。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1.45%,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低位平稳运行,呈现缓慢增长态势。
1~7月,全盟工业项目完成投资95.8亿元,同比下降14.9%,占城乡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6.22%。全盟工业用电量45.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4%;铁路发运量694.62万吨,同比增长17.65%;工业天然气用量3825.39万立方米,同比降低6.35%;成品油销售量11.15万吨,同比降低8.48%。
截至7月末,全盟106户规上企业中,生产企业70户(含半停产企业6户),占规上企业的66%,高于上年同期8.5个百分点;停产企业36户,占规上企业的34%。
(二)各行业生产和停产情况
1. 矿产品采选业。全盟27户规上矿产品采选企业中,生产企业12户(占比44.44%),停产企业15户(占比55.56%;因环保、安全及煤炭整改停产10户,市场原因停产企业5户)。其中,煤炭采洗选规上企业有13户,生产企业2户(占比15.38%;常山煤矿、东沙沟煤矿),停产企业11户(占比84.62%;因煤炭技改停产9户,市场原因停产2户)。其他14户规上矿产品采选企业中(含原盐采选企业2户),生产企业10户(占比71.43%),停产企业4户(占比28.57%;因环保、安全原因停产1户,市场原因停产3户)。
2. 化工行业。全盟42户规上化工企业中,正常生产企业24户(占比57.14%),半停产企业4户(占比9.53%),停产企业14户(占比33.33%;因环保、安全原因停产9户,市场原因停产5户)。
3.冶炼行业。全盟11户规上冶炼企业中,正常生产企业4户(占比36.36%),半停产企业2户(占比18.18%),停产企业5户(占比45.46%,因近期未有复工计划或设备原因无法复工)。
4.建材行业。全盟6户规上建材企业开工率100%。
5.电力行业。全盟11户规上电力企业开工率100%。
6.其他行业。全盟9户其他规上企业中,生产企业7户(占比77.78%),市场原因停产2户(占比22.22%)。
(三)各旗区情况
1.阿左旗
1~6月,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28.31亿元,同比下降1.5%。截至7月末,25户规上工业企业中,生产企业17户(占比68%),停产企业8户(占比68%)。规上停产企业按行业分:煤炭行业停产6户(开工2户),化工行业停产1户(开工2户);金属采选冶炼行业、建材行业、新能源行业无停产企业。
重点行业运行方面:一是煤炭行业。今年以来,煤炭价格涨幅明显,出现了预付货款买煤,甚至无煤可供的情况,1~7月,煤炭销售量为325.01万吨,同比增长49.98%。二是化工行业。纯碱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销售市场好转,1~7月,中盐吉兰泰碱厂生产纯碱18.81万吨,同比增长4.67%;销售18.38万吨,同比增长7.26%。三是金属采选冶炼行业。珠拉黄金开发公司正在推进三期扩建工程,预计1~7月生产黄金150千克,同比降低31%。四是建材行业。水泥产品价格出现了小幅上扬,瀛海建材公司和松塔水泥公司正常生产,1~7月,两户企业共生产水泥35.21万吨,同比下降24.59%;生产熟料57.49万吨,同比增长38.53%。五是新能源行业。受全盟电力外送通道不畅等因素影响,新能源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上网限电问题。二季度因电力需求增长等因素带动,各新能源企业均正常生产,1~7月,预计4家新能源企业共发电2.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
2.阿右旗
1~7月,18户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0.31亿元,同比增长1.8%。目前,开工生产企业9户(大多处于维持基本运营或低负荷运行状态),停工停产企业9户(3户企业近期有望恢复生产)。
重点行业运行方面:一是化工行业。8家企业仅有2家生产,分别为雅盐集团公司(本部)采盐项目和雅布赖兴亚公司项目,由于市场竞争压力大,企业销售和利润情况不乐观。二是煤炭行业。只有常山煤矿一号井生产正常。三是非煤矿山行业。双欣公司宽湾井铁矿生产正常,庆华公司嘎顺塔塔铁矿仅选矿开工,阿拉腾矿业特拜金矿仅选矿开工,其他短期内不具备开工条件。四是其他行业(铁合金冶炼、风光新能源、石材加工)。太西煤常山多元合金公司和3家风电新能源企业开工生产;3家石材加工企业因“探转采”手续问题,项目建成后一直没有投入生产。
3.额济纳旗
1~7月,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6亿元,同比增长5.3%。7户规上工业企业中,开工生产4户(占比57%),停产3户(占比43%)。
重点行业运行方面:一是铁矿行业。铁精粉价格、产量、销量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加,1~7月,累计生产铁精粉9.8万吨,销售铁精粉14万吨。二是多金属行业。生产企业1户(圆通矿业),生产正常。三是非金属行业。主要以萤石采选为主,受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2家萤石采选企业均处于停产状态。四是化工行业。以内蒙古盐湖镁钾有限公司盐硝化工为主,已建成的10万吨硫酸镁和20万吨硫酸钠生产线因企业资金短缺及市场行情等原因,尚未投产。五是建材行业。以生产销售花岗岩板材为主,受市场行情和运输成本高等因素影响,5户企业仅有1户开工生产。六是新能源行业。3户新能源企业正常生产,1~7月累计发电11535万度,同比增长29.39%。
4.阿拉善经济开发区
1~7月份,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18亿元,同比增长6.1%;工业增加值63.12亿元,同比增长6.1%;全社会天然气用量4119万立方米,同比降低2.98%;大用户企业工业用电量3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6.83%;9户重点铁路运输企业实际完成铁路发运量88万吨,同比增长12%。截至7月末,40户规上企业中,正常生产26户,停产10户,半停产4户。重点监控的20种工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14种,持平2种,下降4种(其中,PVC、烧碱、糊树脂、亚氯酸钠、洗精煤、焦炭上涨明显)。
重点行业运行方面,盐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其他行业实际完成工业总产值分别占规上企业总产值的43.7%、29.21%、16.75%、10.34%。一是盐化工方面。整体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企业开工率稳定,PVC、糊树脂、烧碱价格上涨,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较好,5户企业(中盐、兰太、晨宏力、瑞达、惜禾)正常生产,产能利用率在87%以上,产销率97%,累计盈利3.29亿元。二是煤化工方面。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较上年同期有所回升,产品价格大幅上涨,10户煤化工企业中,2户(庆华煤化、三聚家景)正常生产,3户(庆华能源、庆华精细、太西)半停产,5户(瑞德、泰升、巨能、运通、天源)停产,产能利用率仅37%,产销率98%。三是精细化工方面。企业产销链比较完整且市场份额占有率较大,上下游企业关联度较高,企业在成本核算和技术创新上注重投资,产品生产和销售一直处于平衡状态,且价格稳定,10户精细化工企业中,9户正常生产,1户(兰峰化工)受销售不畅影响停产,产能利用率107%,产销率95%。四是其它行业。冶炼行业运行情况好于去年同期,企业开工负荷平稳,8户企业中,3户正常生产,1户半停产,4户停产,产能利用率32%,产销率93%;乌斯太热电厂运行平稳,实现产值占开发区规上企业总产值的4.89%;建材行业运行情况好于去年,产品价格有所回升,中盐建材、金帅水泥恢复生产。
5.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
1~7月,完成工业总产值20.3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35%。落地的33户企业中,规上企业有16户,目前正常生产8户,停产6户,半停产2户(庆华、金石镁业)。
重点行业运行方面:一是化工行业。部分产品价格持续回升,重点监控的18种产品中,13种产品正常生产,价格同比上涨8种,下降2种,持平3种,工业产品产销衔接平衡,企业经营效益逐步回暖。二是新能源行业。中节能腾格里太阳能发电科技公司上半年运行平稳,累计完成发电量472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8%。三是焦化行业(庆华、金石镁业)。焦炭库存大幅减少,企业销售压力有所缓解,目前处于低负荷限产运行状态。四是煤炭开采行业。新井煤矿因环保安全问题正在停产整改。
6.策克口岸经济开发区
1~7月,完成工业总产值4.46亿元,同比增长86.34%;工业增加值1.59亿元,同比增长139.96%;产品销售收入25.67亿元,同比增长127.46%;利润总额2.08亿元,同比增加251.72%。累计进口原煤761.27万吨,同比增长18.82%;累计销售原煤737.48万吨,7月末库存原煤161.36万吨;生产洗精煤106.8万吨,同比增长43.63%。
目前,在工商部门注册的煤炭物流企业有69家,现正常运营的企业不到20家。策克口岸从事煤炭加工(洗煤)的企业3家,分别是庆华公司、星晨煤业以及锦达煤业(3户公司年洗煤能力合计800万吨,1~7月洗煤106.8万吨),除庆华公司外,另外两家洗煤企业以销定产,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二、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型产业占比高,产业结构单一
我盟工业长期以氯碱化工、煤化工和矿产品采选等资源加工型产业为主导,占比超70%,此类产业过分依赖地区资源,受资源和能源约束较强,原材料(尤其是原煤)价格变动、安全和环保政策趋严、采矿手续办理缓慢等因素都可以导致部分地区当前工业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缺乏转型动能。特别是煤炭及煤化工行业,产品成本高、效益差,转型升级难度大。
(二)企业运营不畅问题突出
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较上年有所回升,产品市场价格上涨,但因企业自身历史欠债较多,短时期内解决历史包袱较为困难,未能充分抓住时机、提高效益。企业普遍存在运营成本高、融资贵问题,用工、原料、运输、能源(煤炭、天然气)等要素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运营压力较大,产能利用率不高。除此之外,部分企业自身实力和创新能力有限,转型升级能力不足;停产、半停产企业数量占比依然较大(停产企业36户,占规上企业的34%)。
(三)金融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够健全,结构单一。目前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仍然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较少,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限基本上收,多数支行没有贷款、承兑和其它资金营运权,服务功能弱化。二是金融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不良贷款率高于全区水平,信贷资产质量下迁压力较大。三是贷款集中度高,信用风险防控压力严峻(全盟辖内贷款近40%集中于太西煤、庆华,中盐、哈伦、晨宏力等几大集团客户,其中太西煤集团、庆华集团贷款占比达到30.23%)。四是企业信用意识欠佳,目前没有完备的银企信息共享平台,银行很难获取企业的真实信息,对失信企业欠缺联合惩戒机制。五是企业生产经营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紧缺,融资能力匮乏,企业频繁倒贷,手续多、时间长,大幅增加了资金成本。
(四)新能源产业发展问题
一是新能源发电企业普遍存在限电现象,不能满负荷上网。二是部分已建成新能源项目与保护区重合,面临关停、关闭和限期拆除的困境。三是适宜发展风光新能源产业的土地大多被规划为林地和牧草地,导致企业用地成本较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下一步工作及建议
一是全方位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和我盟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措施,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千方百计保障企业正常生产、满负荷生产;进一步掌握停产、半停产企业实际情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协调、促进有意向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促进困难企业、中小企业以多样化方式盘活和释放现有产能,实现产能合理布局,充分尊重企业经营自主权;用电方面,建议切实优化电力部门对企业的服务流程,简化报装程序、缩短用电报装办理时间。
二是提高工业集约集聚发展水平。持续推进千亿园区建设,各旗区、盟直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切实研究、解决好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在构建千亿园区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加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打造腾格里新材料产业园区、吉兰泰高品质石材产业园区和清洁能源产业园区、策克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三是抓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盟级领导包联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做好项目跟踪调度,强化“一企一策”精准帮扶,确保工业重点项目在年内全部开复工建设。
四是抓融资扶持,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协调加强金融机构扶持实体经济力度,全力推进“助保贷”等金融业务开展,不断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扩大支持企业的范围。探索多渠道筹资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业领域创新成果转化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