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督查 > 督查反馈

关于全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情况的督查报告

近日,盟行署督查室对全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情况进行了督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第一期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情况

(一)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盟实际落实草原补奖面积25636.5万亩,其中实行草畜平衡面积3739.8万亩,实行草原禁牧面积21895.7万亩,禁牧面积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78%。五年共减畜102.49万只羊单位,累计发放禁牧、草畜平衡、生产资料、燃油、牧草良种补贴262292.51万元,惠及牧民2210563858人。

(二)草原生态补奖资金发放情况

2011~2015中央累计下达我盟补奖资金257005万元,截至目前2011~2014中央下达补奖资金已全部落实。2015国家下达补奖资金已发放50180.99万元,占应发草原补奖资金的97.63%。其中阿左旗发放28190.23万元,占应发资金的95.85%阿左旗2015年补奖资金结余的主要原因是年全盟羊肉价格整体下降,导致牧户饲养羊出栏速度慢,完成草畜平衡区减畜任务难度高,相应补助奖励资金减发或扣发致使结余其他旗区资金全部发放到位

(三)牧草良种补贴发放及任务完成情况

2011~2015中央下拨我盟牧草良种补贴资金共5873万元,全盟实际发放5051.59万元,历年结余821.41万元。其中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资金全部发放到位;阿左旗结余452.7万元;阿右旗结余147.96万元;额济纳旗结余121.25万元;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结余99.5万元。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年)》要求,一期结余牧草良种补贴资金可结转到新一轮继续实施。

(四)绩效评价奖励和后续产业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2011~2015自治区共下达盟草原补奖绩效评价奖励和后续产业扶持资金5507万元其中工作经费1184万元,后续产业扶持资金2900万元,绩效评价奖励资金1400万元,畜牧良种补贴23万元资金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农牧业厅关于绩效资金使用管理要求已全部落实到位

(五)主要成效

12015年,全盟农牧区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632010年增长81.3%。其中政策性收入5669.8元,占收入的36.4%,比2010年增长436.6%

22015年,全盟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176.1万头只,比2010年增长3.68%,农区畜牧业比重达到55.6%;全盟畜产品产量达到肉类1.39万吨、奶类3.6万吨、绒毛0.13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8.6%(当年因市场原因生猪养殖规模下降)、847.4%18.2%

3、目前全盟已建成养殖棚圈55868480平方米,标准化棚圈98060平方米育苗温棚1912540平方米补贴种羊1160只。

4、截至十二末,全盟共搬迁转移农牧民36127人。

(六)存在问题

一是因我盟草原面积、质量和人口分布不均衡,导致各旗之间政策性补贴差距较大,牧民受益不均衡存在部分牧民没有享受到政策的现象

二是奖补资金发放有结余结转现象,执行一卡通发放的政策有差距

三是牧民增收渠道较单一,对草原的索取和政策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实行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困难较大

二、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基本情况

(一)全盟补奖任务及资金总规模

全盟新一轮落实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总面积25635.4万亩,覆盖三旗两区30个苏木镇179个牧业嘎查和半农半牧嘎查,其中实行禁牧面积10114.1万亩,实行草畜平衡面积15521.3万亩,涉及2243264574人。自治区下达我盟补奖资金55804万元,第一期增加资金4403万元。

(二)各旗区补奖任务、资金总量及补奖标准

1、阿左旗:草原补奖项目区总面积7100.45万亩,覆盖全旗12苏木镇101嘎查村(含巴彦木仁苏木),1262538849人。共需资金 32919.85 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9615万元,自治区配套147.05万元,盟级配套148万元,旗级配套3009.8万元。禁牧补助最高标准由一期的13000提高到15000,其他年龄段普涨1000(各地区禁牧补助根据不同年龄段划分标准不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普涨1000元,对享受补奖政策的残疾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增加1000元。按此标准执行预测缺口资金2417.8万元,阿左旗政府承诺自行承担。

2、阿右旗:草原补奖项目区总面积7129.92万亩,覆盖全旗7个苏木镇40个嘎查,484512310人。共需资金11173.75 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788万元,自治区配套63.75万元,盟级配套65万元,旗级配套257万元。禁牧补助最高标准由一期的15000提高到23000(包含养老金7000元),实际禁牧、草畜平衡各个年龄段标准普涨1000元。按此标准执行预测缺口资金580万元,阿右旗政府承诺自行承担。

3、额济纳旗:草原补奖项目区总面积10693.63万亩,覆盖全旗8个苏木镇15个牧业嘎查和4个半农半牧嘎查,23084926人。共需资金8800.2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8364万元,自治区配套72.25万元,盟级配套73万元,旗级配套291万元。禁牧补助最高标准由一期的28500提高到31000(包含养老金),实际禁牧、草畜平衡较一期普涨2535元。对守土戍边户和嘎查动物防疫员每户每年发放补助10000元。由于2016年胡杨林保护区退耕工作未开展,预计2016年额济纳旗补奖资金结余1745.9万元,需到2017年农牧业生产普查后据实发放。

4、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草原补奖项目区总面积240.9万亩,覆盖全1个苏木镇2嘎查,633人。共需资金646.5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630万元,自治区配套2.55万元,盟级配套3万元,开发区配套11万元。开发区提出两套方案:一是标准和阿左旗一致,二是最高标准提高18000元。开发区此次上报新增的198是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乌兰布和示范区和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因规划建设用地,草原被征占的牧民,全部享受高额补偿,开发区计划利用嘎查机动草场联户承包,目前还未开展。若这类人确权工作无法进行,开发区按目前资金分配额度,将会有159.2万元的结余资金。

5、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草原补奖项目区总面积487.4万亩,覆盖2个苏木镇9个牧业嘎查和8个半农半牧嘎查,25726500人。共需资金5314.1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184.9万元;自治区投资21.25万元,盟级配套22万元,开发区配套86万元。腾格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决定补奖标准和阿左旗标准保持一致,按此标准执行预测缺口资金926.98万元(包括公益林调档缺口资金319.68万元),管委会无承担能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妥善化解牧区矛盾问题。1994~1998年期间,从阿拉善左旗及阿拉善右旗牧区草原退牧集中搬迁至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具有一轮草场承包经营权证书但没有二轮草场承包经营权证书的牧民有2404人。目前,这些搬迁移民已步入中老年阶段,其中10%的人口是残疾人,15%属于低保对象。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实施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中,统筹解决搬迁牧民生计问题

2科学测算草原载畜量。我盟在落实第一期草原奖补政策中,各旗区从公平原则出发,统一草原载畜量标准鉴于不同类型的草原其生产力及载畜量也不同的客观实际,统一标准既不利于草原保护,也影响了牧民发展家庭生产的积极性。建议实施新一轮草原奖补政策中进一步利用草原普查成果,科学测算各个区域的合理载畜量,指导牧区牧户开展禁牧和草畜平衡工作

3、提高承担社会责任的牧民补贴标准。一是将兴边护边农牧民纳入草原兼职管护员范围,可适度提高居边护边农牧民群众补贴标准,由相关旗区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享受人员及标准,公示无异后发放。二是将具备草原补奖身份,同时承担嘎查动物防疫员兼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协管员,纳入草原兼职管护员范围,可适度提高补贴标准,由旗区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享受人员及标准,公示无异后发放。

4、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一是完善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金缴纳机制。全盟统一实行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金委托银行从一卡通中代扣代缴机制,切实保障补奖资金发放规范化。二是取缔以补奖资金为担保基金的各类贷款贴息政策,以保障补奖资金安全。三是及时落实补奖资金。年度补奖资金下达到位后, 60%的禁牧补贴和草畜平衡奖励资金要按时兑现到户,其余40%资金依据草原专职管护员对牧户平时监管的情况及牧业年度牲畜头数清点情况,由苏木镇、嘎查出具发放意见,旗区关部门于每年1220日前,对达到禁牧、草畜平衡标准的农牧民要一次性兑现其余40%的资金,确保各旗区资金不结余。

 

信息来源:盟行署督查室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务督查>督查反馈
关于全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情况的督查报告

近日,盟行署督查室对全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情况进行了督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第一期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情况

(一)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盟实际落实草原补奖面积25636.5万亩,其中实行草畜平衡面积3739.8万亩,实行草原禁牧面积21895.7万亩,禁牧面积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78%。五年共减畜102.49万只羊单位,累计发放禁牧、草畜平衡、生产资料、燃油、牧草良种补贴262292.51万元,惠及牧民2210563858人。

(二)草原生态补奖资金发放情况

2011~2015中央累计下达我盟补奖资金257005万元,截至目前2011~2014中央下达补奖资金已全部落实。2015国家下达补奖资金已发放50180.99万元,占应发草原补奖资金的97.63%。其中阿左旗发放28190.23万元,占应发资金的95.85%阿左旗2015年补奖资金结余的主要原因是年全盟羊肉价格整体下降,导致牧户饲养羊出栏速度慢,完成草畜平衡区减畜任务难度高,相应补助奖励资金减发或扣发致使结余其他旗区资金全部发放到位

(三)牧草良种补贴发放及任务完成情况

2011~2015中央下拨我盟牧草良种补贴资金共5873万元,全盟实际发放5051.59万元,历年结余821.41万元。其中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资金全部发放到位;阿左旗结余452.7万元;阿右旗结余147.96万元;额济纳旗结余121.25万元;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结余99.5万元。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年)》要求,一期结余牧草良种补贴资金可结转到新一轮继续实施。

(四)绩效评价奖励和后续产业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2011~2015自治区共下达盟草原补奖绩效评价奖励和后续产业扶持资金5507万元其中工作经费1184万元,后续产业扶持资金2900万元,绩效评价奖励资金1400万元,畜牧良种补贴23万元资金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农牧业厅关于绩效资金使用管理要求已全部落实到位

(五)主要成效

12015年,全盟农牧区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5632010年增长81.3%。其中政策性收入5669.8元,占收入的36.4%,比2010年增长436.6%

22015年,全盟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176.1万头只,比2010年增长3.68%,农区畜牧业比重达到55.6%;全盟畜产品产量达到肉类1.39万吨、奶类3.6万吨、绒毛0.13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8.6%(当年因市场原因生猪养殖规模下降)、847.4%18.2%

3、目前全盟已建成养殖棚圈55868480平方米,标准化棚圈98060平方米育苗温棚1912540平方米补贴种羊1160只。

4、截至十二末,全盟共搬迁转移农牧民36127人。

(六)存在问题

一是因我盟草原面积、质量和人口分布不均衡,导致各旗之间政策性补贴差距较大,牧民受益不均衡存在部分牧民没有享受到政策的现象

二是奖补资金发放有结余结转现象,执行一卡通发放的政策有差距

三是牧民增收渠道较单一,对草原的索取和政策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实行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困难较大

二、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基本情况

(一)全盟补奖任务及资金总规模

全盟新一轮落实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总面积25635.4万亩,覆盖三旗两区30个苏木镇179个牧业嘎查和半农半牧嘎查,其中实行禁牧面积10114.1万亩,实行草畜平衡面积15521.3万亩,涉及2243264574人。自治区下达我盟补奖资金55804万元,第一期增加资金4403万元。

(二)各旗区补奖任务、资金总量及补奖标准

1、阿左旗:草原补奖项目区总面积7100.45万亩,覆盖全旗12苏木镇101嘎查村(含巴彦木仁苏木),1262538849人。共需资金 32919.85 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9615万元,自治区配套147.05万元,盟级配套148万元,旗级配套3009.8万元。禁牧补助最高标准由一期的13000提高到15000,其他年龄段普涨1000(各地区禁牧补助根据不同年龄段划分标准不同),草畜平衡奖励标准普涨1000元,对享受补奖政策的残疾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增加1000元。按此标准执行预测缺口资金2417.8万元,阿左旗政府承诺自行承担。

2、阿右旗:草原补奖项目区总面积7129.92万亩,覆盖全旗7个苏木镇40个嘎查,484512310人。共需资金11173.75 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788万元,自治区配套63.75万元,盟级配套65万元,旗级配套257万元。禁牧补助最高标准由一期的15000提高到23000(包含养老金7000元),实际禁牧、草畜平衡各个年龄段标准普涨1000元。按此标准执行预测缺口资金580万元,阿右旗政府承诺自行承担。

3、额济纳旗:草原补奖项目区总面积10693.63万亩,覆盖全旗8个苏木镇15个牧业嘎查和4个半农半牧嘎查,23084926人。共需资金8800.2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8364万元,自治区配套72.25万元,盟级配套73万元,旗级配套291万元。禁牧补助最高标准由一期的28500提高到31000(包含养老金),实际禁牧、草畜平衡较一期普涨2535元。对守土戍边户和嘎查动物防疫员每户每年发放补助10000元。由于2016年胡杨林保护区退耕工作未开展,预计2016年额济纳旗补奖资金结余1745.9万元,需到2017年农牧业生产普查后据实发放。

4、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草原补奖项目区总面积240.9万亩,覆盖全1个苏木镇2嘎查,633人。共需资金646.5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630万元,自治区配套2.55万元,盟级配套3万元,开发区配套11万元。开发区提出两套方案:一是标准和阿左旗一致,二是最高标准提高18000元。开发区此次上报新增的198是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乌兰布和示范区和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因规划建设用地,草原被征占的牧民,全部享受高额补偿,开发区计划利用嘎查机动草场联户承包,目前还未开展。若这类人确权工作无法进行,开发区按目前资金分配额度,将会有159.2万元的结余资金。

5、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草原补奖项目区总面积487.4万亩,覆盖2个苏木镇9个牧业嘎查和8个半农半牧嘎查,25726500人。共需资金5314.1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184.9万元;自治区投资21.25万元,盟级配套22万元,开发区配套86万元。腾格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决定补奖标准和阿左旗标准保持一致,按此标准执行预测缺口资金926.98万元(包括公益林调档缺口资金319.68万元),管委会无承担能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妥善化解牧区矛盾问题。1994~1998年期间,从阿拉善左旗及阿拉善右旗牧区草原退牧集中搬迁至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具有一轮草场承包经营权证书但没有二轮草场承包经营权证书的牧民有2404人。目前,这些搬迁移民已步入中老年阶段,其中10%的人口是残疾人,15%属于低保对象。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实施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中,统筹解决搬迁牧民生计问题

2科学测算草原载畜量。我盟在落实第一期草原奖补政策中,各旗区从公平原则出发,统一草原载畜量标准鉴于不同类型的草原其生产力及载畜量也不同的客观实际,统一标准既不利于草原保护,也影响了牧民发展家庭生产的积极性。建议实施新一轮草原奖补政策中进一步利用草原普查成果,科学测算各个区域的合理载畜量,指导牧区牧户开展禁牧和草畜平衡工作

3、提高承担社会责任的牧民补贴标准。一是将兴边护边农牧民纳入草原兼职管护员范围,可适度提高居边护边农牧民群众补贴标准,由相关旗区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享受人员及标准,公示无异后发放。二是将具备草原补奖身份,同时承担嘎查动物防疫员兼任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协管员,纳入草原兼职管护员范围,可适度提高补贴标准,由旗区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享受人员及标准,公示无异后发放。

4、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一是完善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金缴纳机制。全盟统一实行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金委托银行从一卡通中代扣代缴机制,切实保障补奖资金发放规范化。二是取缔以补奖资金为担保基金的各类贷款贴息政策,以保障补奖资金安全。三是及时落实补奖资金。年度补奖资金下达到位后, 60%的禁牧补贴和草畜平衡奖励资金要按时兑现到户,其余40%资金依据草原专职管护员对牧户平时监管的情况及牧业年度牲畜头数清点情况,由苏木镇、嘎查出具发放意见,旗区关部门于每年1220日前,对达到禁牧、草畜平衡标准的农牧民要一次性兑现其余40%的资金,确保各旗区资金不结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