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盟特色沙产业推进工作的督查报告
- 发布日期:2016-09-08 11:45
- 浏览次数:
一、沙产业规模发展情况
(一)特色沙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方面
一是今年全盟已完成人工梭梭种植35万亩,接种肉苁蓉3.2万亩,保护复壮天然白刺林3万亩,接种锁阳0.7万亩。完成精品林果业种植18680亩,其中:沙漠葡萄2000亩、枸杞10600亩(黑果枸杞5800亩、红枸杞4800亩)、红枣4200亩(26.02万株)、其他果树1880亩。落实围封天然黑果枸杞地块36000亩,完成直播酸枣嫁接800亩。林业部门共采购并发放绿化及经济苗木98.9万株,其中果树26.3万株,覆盖到全盟25个苏木镇、110个嘎查村。
二是引进内蒙古蒙草抗旱公司,投资5.1亿元,重点实施“阿拉善沙生植物科研实验示范项目”。建成并投用“阿拉善荒漠生态植物馆”和32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已种植完成60亩种质资源圃和140亩农业光伏区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统筹协调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农科所等十几家科研院所,吸纳科研团队和人员进行项目合作研发,重点实施了“菌草试验示范基地项目”。
(二)新产品研发方面
一是组织协调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启动实施沙产业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涉及肉苁蓉、锁阳、白刺、苦豆子、甘草、沙葱、沙米、沙芥等特色沙生植物。阿拉善盟沙产业研究院研发的肉苁蓉、锁阳等12项研发产品在第十九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吸引了项目投资商和参会人员的广泛关注。内蒙古宏魁苁蓉集团新沙米研发项目列入自治区2016年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完成沙米有效成分研究鉴定、确定沙米对人体的保健和医疗作用,精加工初级产品三个,完成产品技术评审及生产许可报批等工作。
二是推进和协助研发单位、开发企业申报新食品原料等审批事项,目前,“荒漠肉苁蓉新食品原料申报”顺利通过国家卫计委专家评审委员会技术审查。8月2日—9月2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工信部、农业部等五个重点部委及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锁阳申报新食品原料”项目,“安全性评估报告”已准备完毕,计划递交国家卫计委。其他特色沙生植物产品,正积极申报国家相关批号争取早日进入市场。在推进新食品原料申报的同时,宏魁苁蓉集团、万铭集团和曼德拉公司等企业也在积极申报相关产品的保健食品批号。
三是加快创新成果应用转化,推进沙生资源植物产业化。积极推动“阿拉善肉苁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锁阳高值化产品研发”等沙产业项目实施,为我盟沙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龙头企业带动和品牌品质保证情况
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现已成功引进金沙苑集团、亿利集团、蒙草公司、圣牧高科、悦禾等国内知名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为示范区生态综合治理和沙产业发展提供了可以复制和借鉴的模式。目前,“沙恩·金沙臻堡”系列葡萄酒品牌已经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二、沙产业重点项目研发及创新平台建设情况
一是争取国家、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我盟申报的“内蒙古干旱荒漠区沙化土地治理与沙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经费3000万元的支持。该项目设立9个子课题,由7家科研院所、6家高校、7家企业共同研发,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142人,其中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4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推荐申报的8个项目,获自治区科技厅2016年第一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285万元资金支持。
二是推动重点科研项目成果转化。将“驼血多肽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列入盟级科技计划项目进行支持,并且争取到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支持,该项目由内蒙古东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兰化所共同承担,于今年5月正式投产,预计每年年产驼血多肽2吨,驼血多肽咀嚼片6000万片,实现年产值1.5亿元,年利税2500万元。积极为“沙地寄生植物保水保肥复合材料”等科研项目寻求合作支持推动成果转化。邀请包头市电子商务企业协会专家,为我盟13家沙产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培训。
三是自治区首家“沙产业高新技术孵化器”已正式挂牌运营,现有内蒙古达沃生物科技藻类生物固沙、重庆交通大学“沙子土壤化”生态恢复两个固沙项目入园孵化。达沃生物科技藻类生物固沙项目,目前正在乌兰布和沙漠开展试验示范。重庆交通大学“沙子土壤化”生态恢复项目,目前已在乌兰布和沙漠完成对照试验,正在进行数据分析。
四是组织专家组对沙产业项目进行结题验收。今年6月,组织中科院、自治区、盟内专家组成验收组,邀请中科院北京分院合作处进行指导,对已结题的“沙地寄生植物肉苁蓉和寄主梭梭种子的活力保存和活力检测技术的研发”、“沙葱保鲜及配套技术与研究”、“沙生植物用保水保肥复合材料”、“阿拉善盟地区地产锁阳品质特征研究及白刺资源调查”、“基于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的肉苁蓉基因库的建立及快速检测系统的研发”等5个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组织沙产业项目成果申报2015年度阿拉善盟科学技术奖,4项已授奖,其中1项获得产业化科技创新奖,3项获得科技进步奖。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科技支撑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低、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建议积极组建区内顶尖、国内一流的沙生植物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探索西部干旱荒漠地区生态保护、沙生植物产业化、沙产业发展的现代化模式。
二是企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品牌意识不强,未形成规模效益。建议实行沙生植物产业与农、林、牧、鱼、草业一视同仁的税收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企业引入、企业研发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于有示范性的建设项目,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按投资规模在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项目安排时予以倾斜和照顾。积极培育和扶持沙产业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土地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打造一批比较优势的特色产品和品牌,积极协助龙头企业尽快做好沙生植物产品的产地认证和商标注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