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盟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督查报告
- 发布日期:2016-05-04 16:22
- 浏览次数:
近日,盟行署督查室对全盟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督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5年全盟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一)项目建设情况
2015年全盟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6个,协议引资4631.3亿元,招商签约项目三次产业比重为12.5%:76.8%:10.7%。开工建设项目18个,落地率32%,当年签约落地项目三次产业比重为27.8%:61.1%:11.1%。全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
目104个,引进到位资金156.82亿元,占全盟固定资产投资的45%,同比增长-32.29%,完成全盟任务目标的60.45%。
从项目投资领域看:2015年实施的招商项目三次产业比重9.6%:79.8%:10.6%,其中制造业占42.46%,新能源产业占22.1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8.75%,采矿业占11.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占4.4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1.38%;建筑业占3.5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1.19%;农、林、牧、渔业占3.25%;生态沙产业占1%。从投资规模看,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占97.59%。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占59.63%。
从项目到位资金看:阿左旗占全盟的12.42%,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01.42%;阿右旗占全盟的13.13%,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00.46%;额济纳旗占全盟的12.38%,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79.59%;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占全盟的50.16%,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67.4%;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全盟的10.73%,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21.9%;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占全盟的1.19%,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03.46%。
(二)未落地项目情况
2015年签约项目未落地38个。从项目所在地看:盟本
级未开工招商项目3个、阿左旗14个、阿右旗7个、额济纳旗5个、阿拉善经济开发区3个、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6个。从项目类型看:未落地新能源项目21个、物流园项目1个、石材加工项目1个、地质勘探项目1个、生物制药项目2个、旅游项目2个、新型农药项目1个、新材料项目3个、热电联产项目1个、精细化工项目2个、服务业项目2个、采矿项目1个。
38个未落地项目工作推进情况:21个新能源项目均因未取得指标暂未开工,正在推进项目前期工作;1个物流园项目正在编制可研;1个石材加工项目相关手续已报待审批;1个地质勘探项目正在洽谈资源配置问题;1个新型农药项目生产许可证迁入手续报国家经信部待批;2个新材料项目环评手续近期已取得,目前正在办理土地和开工许可证;2个服务业项目可研已编制完成,正在开展前期工作;1个采矿项目已完成地质勘查工作,储量报告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评审并备案;1个新材料项目、1个热电联产项目、2个精细化工项目均由于企业资金问题暂停实施;生物制药、旅游4个项目,由于土地规划问题暂无实质性进展。
二、2016年一季度招商引资工作情况
(一)项目建设情况。一季度,全盟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2个,同比增长9.1%,到位资金3.78亿元,同比增长-39.82%;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个,同比增长-81.5%,协议引资110.45亿元,同比增长-95.2%。新签约的5个项目中,内蒙古聚实能源有限公司20万吨/年焦化升级改造合成蜡项目、北京润沣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新型化工产业投资基金、中盐吉盐化集团20万吨糊树脂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余2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此外,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项目近期计划签约。
(二)项目洽谈情况。一季度,积极回访了北京天润新能、中国民生投资、内蒙古英利集团、金宝利格集团、北京宜腾凯来科技、三一重型能源装备、无锡禾美农化科技、甘肃星华商贸、华润电力内蒙古分公司等多家已签约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促进项目尽早开工。乌力吉至宁夏中卫迎水桥铁路建设、珠海银隆集团钛酸铁锂电池、重庆长寿化工有限公司4万吨氯丁橡胶、亿利洁能科技有限公司2×75MW背压型热电联产机组、内蒙古通泰化工有限公司三氟甲基吡啶系列产品等项目正在积极协助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早签约。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融资困难影响,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存在观望态度,整体投资乏力。二是我盟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能力差,影响装备制造等项目的落地。三是项目流程长、环节多,一些行政审批部门之间的审批事项,经常互为前置条件,审批周期长,造成项目推进缓慢。四是缺乏指标配额及电力外送通道,新能源项目推进难度大。五是招商引资的环境和服务仍需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的紧迫感不强,还存在工作不积极、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
四、建议及对策
(一)强化招商意识,提高重视程度。经济要发展,投资是关键。当前,我盟的生产力和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落后,经济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仅仅依靠国家投资和自身活力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已越来越不现实,必须借助外力,通过招商引资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通过项目建设来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两年以来全盟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持续走低,全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主要靠京新等重大交通项目来拉动,一旦这些重大项目建成,且没有新项目来支撑带动,我盟经济发展势必将受到影响。因此,全盟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发展、抓项目才是抓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把招商引资工作落到实处。
(二)研究产业政策,科学策划项目。结合盟情实际,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围绕文化旅游、生态建设、商贸流通、盐硝化工、多金属采选冶炼、石材加工和风光新能源等产业链开展相关配套产业招商,同时聘请有关方面的资深专家指导项目策划,或者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策划项目,进一步完善“招商项目库”,夯实招商引资工作基础。大力开展科学招商,一方面力求引进低碳环保、高技术、高效益的大项目,实行招商引资向“选商选资”转变。另一方面,应当采取灵活措施,有大引大,善于把项目做大;有小引小,积小成大,从实际出发,以小项目为突破口,认真对待,立足于小项目的增加和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实现由小到大的转化。
(三)完善要素保障,优化招商环境。从硬环境上:加快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络建设,完善仓储、物流等配套功能,努力做到物流畅通。继续抓搞好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进一步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从软环境上:抓好国家、自治区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落实,在放开投资领域、加大财税扶持、推进项目落地、保障生产要素、提高审批效率等方面,能减免的务必减免到位,该收费的按照规定下限标准执行,用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为投资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项目办理的具体承诺事项和制定招商引资配套政策,严格兑现承诺,保障投资项目所需土地、电力、供水等供给要素,探索实行项目审批委托代办制度,努力营造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舒畅的社会环境、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全力保障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业务培训,打造招商人才。聘请专家定期培训招商人员,学习国际先进的融资策略、引资洽谈技巧、运筹和管理资金的能力,培养招商人员的经济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招商引资专业人才体系,同时积极与资深专家或其他地区招商人员进行交流互动,分享招商经验,探讨招商办法,学习成功案例,努力提高招商能力。同时建立健全招商人才选拔、使用、培训和考核机制,量才适用,充分发挥招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