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盟旅游全域合作及形成合作机制 工作推进情况的督查报告
- 发布日期:2016-03-30 16:07
- 浏览次数:
按照盟领导工作指示,行署督查室就全盟旅游全域合作及形成合作机制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督查,现报告如下:
一、结合实际,着眼长远,制定区域旅游合作实施方案
围绕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这一总体目标,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布局,以“共享资源、共赢合作、共塑市场、共谋发展”为原则,结合我盟旅游业发展实际,制定了《阿拉善盟区域旅游合作实施方案》。方案由指导思想、合作地区、合作原则、合作机制、合作目标、合作内容、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等内容组成。以充分发挥阿拉善的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口岸优势为基础,依托周边地区的市场优势、产业优势和机制优势,逐步健全我盟旅游业合作机制,深化区域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共同打造黄金旅游圈,促进区域大联盟的良性互动发展新格局。
二、抓住机遇,互惠互利,加大合作力度
(一)2月25日,由盟旗旅游局组织阿左旗旅游协会、部分景区和酒店负责人赴宁夏银川与宁夏旅游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开展座谈。双方就两地旅游合作事宜,提出了建立旅游合作协调机制、会议机制、共同编制规划、合作宣传、行业企业重组整合、企业间合作、衔接重大活动、共同加强市场监管、构建交通服务网络等九项内容。会后两地区各自着手准备并主动跟进对接,遇重大事项请示或协调地方政府,力争本年度形成良好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合作项目。
(二)3月10日,阿右旗文化旅游局和内蒙古巴丹吉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赴张掖参加浙江中青旅2016年全国供应商旅游研讨大会。河西五市旅游联盟成员单位负责人、浙江中青旅相关部门负责人、全国上百家与浙江中青旅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及浙江中青旅各地分公司和同业旅行社负责人200余人应邀参加。内蒙古巴丹吉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会上与浙江中青旅签订了合作共赢协议,联合推动双方的产品和服务。3月11日,浙江中青旅常务副总经理、国内旅游观光总部总经理等一行80多人组成的考察团前往巴丹吉林沙漠景区进行考察踩线。此次旅游研讨会选择在巴丹吉林沙漠考察踩线,是一次区域联动、资源共享、市场互动的体现,将为阿右旗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三)3月24日~28日,盟旅游局宣传促销人员赴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参加2016年蒙古国国际旅游展,就阿拉善独特的旅游资源、便捷的口岸交通和针对蒙古国游客推出的各类精品线路进行了推介,引起蒙方各旅行社的广泛注意和浓厚兴趣,为今年我盟入境旅游市场发展作好铺垫。
(四)3月24日~31日,我盟组织各旗区旅游主管部门和盟内旅游企业赴西安市、兰州市、银川市开展旅游专题宣传促销活动。期间,将邀请三地的旅行社、景区、旅游协会(俱乐部)和新闻媒体开展“苍天圣地阿拉善”旅游专题推介,组织旅游企业座谈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三市旅游企业签订2016年合作协议9份,推动了我盟与周边旅游客源市场的资源共享,加强了与周边地区共同打造和推广旅游线路、互送游客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五)3月26日,我盟举办了2016年阿左旗福因寺(北寺)旅游推介会,邀请了来自宁夏的70余家知名旅行社负责人及10余个区内主流媒体共200余人参加。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对福因寺做了详细介绍,并采取有奖问答、微信关注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推介,同时对我盟月亮湖、通湖、阿拉善大漠奇石文化产业园等景区也进行了特色推介。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与主要客源城市合作。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重庆、广州等主要客源城市,采取举办专题旅游推介会、邀请当地媒体记者、旅行商来我盟踩线等形式,加大点对点的旅游合作,着力提升重点客源地旅游份额。
(二)加大与周边地区合作。借助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平台,以打造区域自驾游和品牌线路、共同推广营销、旅游项目合作、区域间旅游企业联动合作为重点,切实加强与宁甘蒙三省区十五盟市(阿拉善、呼和浩特、包头、乌海、巴彦淖尔、鄂尔多斯、银川、中卫、石嘴山、大武口、张掖、金昌、酒泉、武威、嘉峪关)的旅游合作联盟。进一步创新合作方式,以产品宣传营销为突破口,建立合作机制,确定旅游合作项目,统筹合作政策,强力推进落实,形成优势互补、借力发展、差异化互动的区域旅游合作新格局。
(三)引导盟内旅游企业间合作。一是引导盟内旅游企业联合对外宣传促销,要发挥各自特色资源,形成互补优势,在开展各种旅游节庆活动过程中主动联合促销,积极参与,形成互动互联的合作机制,提升区域整体知名度。二是强化产品建设,引导各旅游企业通力合作,做到相互无缝对接,改变当前单打独斗的局面,增进沟通协调,共同打造具有地区和资源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合作共赢。